当前位置: 首页 > 内训课程 > 课程内容
广告1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更多 》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更多 》
相关最新下载资料

企业内训师课程开发与设计实战训练

课程编号:63326

课程价格:¥16500/天

课程时长:3 天

课程人气:6

行业类别:行业通用     

专业类别:职业素养 

授课讲师:鄢雷

  • 课程说明
  • 讲师介绍
  • 选择同类课
【培训对象】
企业内部内训师(含初、中级内训师,尤其需要独立开发课程的内训师); 人力资源部/培训部/企业商学院等相关成员(培训主管/专员/讲师等); 骨干员工(需将组织/部门/岗位经验转化为课程,承担内部培训任务的高绩效员工)。

【培训收益】
1、能力层面 掌握课程的“需求诊断→结构设计→素材开发→教学落地”的全流程方法,能独立开发符合业务需求、学员爱听且能懂的课程; 熟练运用各项实战工具(如需求画布、教学法匹配表等),快速将业务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课程产品; 具备数字化课件设计思维,能结合Deepseek、 Canva等AI工具,丰富完善课程内容并提升课程的开发设计效率。 2、成果层面 课程结束后,每位学员可产出1套完整课程包(如大纲、PPT、学员讲义、案例库等),或完成1门微课的开发与试讲; 学员可获得一份课程开发工具包,课后可直接复用工具模板,快速启动新课题开发。 3、组织层面 为企业沉淀业务型课程资产,解决培训内容与业务两张皮的问题,让培训真正服务于战略目标落地和绩效提升; 培养一批会开发、能落地的内训师骨干,推动企业内部课程体系的持续迭代与优化。

从0到1——课程定位与结构化设计
第一部分 需求诊断——找到课程的必要性和价值性
核心目标:避免自嗨型课程,让课程从原点就对准业务需求
认知突破:好课程=业务痛点×学员刚需×培训价值
1、需求三角定位法
业务KPI差距+学员能力短板+培训可解决项
工具:课题选择需求分析画布
案例:分析某企业新员工留存率低的问题,深挖本质需求
输出:课程需求验证表(含 3 个以上业务部门/关键岗位签字确认的痛点)
2、目标锚定
方法:课程目标界定的ABCD法则
工具:目标分级表
案例:某公司内训师开发沟通技巧的课程,对比“传统目标VS实战目标”的差异
演练:为自选课题设计符合ABCD法及SMART原则的三级目标
第二部分 结构破冰——三步搭建课程骨架
核心目标:告别流水账课程,让内容自带可记忆、可传播的基因
认知突破:结构化是课程的隐形说服力
1、定框架:金字塔型课程结构
课题设计
公式:场景化问题+解决方案(如客户投诉处理—3步化敌为友)
课程逻辑设计和选择
三种结构(明线):WWH结构/要素结构/流程结构
三条逻辑(暗线):时间线/问题线/利益线
工具:课程结构逻辑适配矩阵
课程内容拆解及比重安排
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学、学什么及怎么练、学完怎么用
20-20-60法则:20%导入+60%主体+20%转化
演练:用思维导图工具现场绘制课程结构,小组互评课程的逻辑清晰度
2、定内容:三维课程内容设计
知识线:概念→原理→方法/工具
案例线:失败案例→优化案例→学员共创案例
互动线:应答式→参与式→共创式
工具:三维内容对照表(确保每个模块有知识/方法、有场景/案例、有互动/产出)
3、定记忆点:课程细节锚定
核心工具:每个模块提炼1个极简工具
观点:为每部分的课程内容设计1句核心观点/金句
场景:每个模块开头用1个真实业务场景切入
工具:模块锚点设计表
演练:以跨部门协作为例,分组完成模块锚点设计表
第三部分 素材库搭建——让课程内容精彩
核心目标:解决“干货不干”的问题,让每个知识点都有画面、有方法、有共鸣
认知突破:素材不是堆砌,是精准命中学员痛点的弹药
1、案例素材开发
工具:SCORE模型(场景+冲突+选择+结果+延伸)
演练:结合业务场景(如跨部门协作的矛盾),分组编写带互动问题的案例
避雷:学员要避免完美案例,保留20%的不完美细节以增强真实感
2、 视觉素材设计
图片:用Canva等AI工具搜索素材(场景关键词+情绪词)
图表:四种经典图表模板(对比图、流程图、数据图、概念图)
视频:三分钟视频剪辑技巧(剪映实操)
演练:如何把抽象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匹配上视觉化的素材
3、其他素材整理
数据/互动/模板/故事等素材
工具:常用素材类型及适用场景匹配表
从1到100——教学落地与成果交付
第四部分 教学方法设计——让知识活起来
核心目标:解决满堂灌的问题,让课堂成为学员主导的学习场
认知突破: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配的组合
1、教学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问答、演示、演练、案例、研讨、角色扮演等
示例(演示教学法四步骤):我做你看、你做我纠、复盘优化、独立操作
案例:某企业内训师如何教会学员对某个现场设备的操作
工具:教学方法匹配表(根据知识/技能/态度等内容匹配不同的教学方法)
练习:学员设计10分钟混合教学方案(含2种及以上教学法)
演练:学员选择1个知识点,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演绎
2、互动设计
游戏化:知识闯关卡片(如每掌握1个工具或方法,获得1枚徽章)
技术流:利用常用的引导技术和工具,激发学员参与、交流和共创
避雷:互动红线清单(避免为互动而互动,每个互动必须指向目标)
演练:学员针对某一个培训知识点设计互动流程,并现场模拟
第五部分 课件制作——从能用到好用
核心目标:告别word 搬家式PPT,让课件成为无需讲师也能自学的教材
认知突破:课件是静默的讲师,需兼顾逻辑与美感
1、极简PPT设计法则
结构层:四大原则(结论先行-分类清楚-上下对应-排列逻辑)
视觉层:统一色系+选择字体字号+配图配表
页面层:排版原则(对齐-留白-层次-对比-重复)
交互层:为PPT页面添加链接(视频/音频/动画等)
练习:选择1个模块,按PPT设计法则要求对页面进行设计并做美化处理
2、学员讲义设计
讲义设计四步法
内容筛选:留核心、去冗余、强关联(避免PPT搬家)
结构设计:模块化+可视化(学员看得懂、找得到)
互动嵌入:让学员动起来,而非看下去(避免被动阅读)
适配优化:根据课程类型/学员特点调整”(避免一刀切)
工具:讲义设计模板、讲义自检表
练习:将PPT内容转化为填空式讲义
第六部分 实战验收——课程路演与迭代
核心目标:通过最小可行性验证,确保课程能落地、可复制
认知突破:好课程是试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1、十分钟“微试讲”
流程:抽签决定→快速备课→现场演绎→多维点评(结构/内容/互动等)
工具:四维评分表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