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盘点2014年世界排名前十企业培训
- 浅析肯德基企业社会责任
- 企业对内对外的有效沟通
- 企业为什么要赋能
- 浅谈中小型企业是否有必要外请培训讲
- 探析“老干妈”陶碧华的企业管理之道
- 谈谈谷歌的那点企业文化
- 浅述知名企业是如何通过贩卖文化成就
- 浅析百事企业社会责任
- 你是个合格的企业培训讲师吗?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打造企业新中层
- 企业员工职业化素养提升
- 企业战略规划与落地
- 房地产调控政策、市场形势与企业对策
- 机械企业生产管理_基于TOC的补给
- 机械企业项目型销售策略和技巧
- 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大
- 企业文化建设与落地
- 建筑企业工作研究与生产线平衡管理
- 汽车生产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物流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导读:刘邦出身低微,经常讲粗话,对儒生也不是很客气,甚至把儒生的帽子当尿壶,整个一地痞流氓。这样的人,凭什么把那么多人才聚在一起呢?刘邦的聚才之道对企业管理的留才又有怎样的启发呢?
比如,张良这个人很有才气,而且很有个性。当年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就是他一手策划的。一般人若想把张良留在身边,可不是容易的事。又如,武将有韩信,韩信这个人多牛气啊。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当年刘邦和韩信讨论每个将军带兵的能力,韩信就有一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由此可见其狂傲程度。像这样的人,刘邦靠什么把他收服到身边,让他为自己卖命呢?
靠他个人的魅力吗?刘邦恰恰似乎有点缺少人们希望看到的领袖魅力,如语言的魅力、长相的魅力、行为举止的魅力等都是一塌糊涂。那他是靠什么呢?
如果你读一下刘邦传记或者跟他有关的资料,你会发现有这么一些细节:刘邦身边的人,在刘邦手下干,每个人都很快乐,大家都觉得刘邦这个人有亲和力。亲和力来自什么地方呢?文人喜欢被欣赏,希望自我价值能实现,刘邦无论对小文人还是大文豪,都能够欣赏,都说他们有才。武将也觉得自己能够受刘邦重用。
韩信当时也是有背叛机会的。比如,在楚汉相争的危急时刻,齐国失利,龙且战死,项羽非常恐慌。就派武涉前去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在这么大的诱惑面前,韩信却谢绝说:“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
我们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邦对人才强大内吸力的本质。刘邦有亲和力,很信任下属,非常愿意给下属这份权力,给人踏实的感觉。他能让所有的文人武士在身边都觉得自己有价值。
反观项羽。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在项羽身边会是什么感受?
项羽很有能力,论打仗,一般人在战场上不是他的对手,而且大家在他身边干,总觉得这个人精力无穷,很有魅力。有的时候项羽会表现出来这种魅力,比如有士兵受伤以后,他就哭,拍拍士兵的肩膀,甚至亲自帮着士兵绑绷带。
但项羽最大的问题是,他没有让身边的人才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正如韩信所说:我跟你项羽多年,做官不过是做个郎中,职位不过是个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的。因为项羽不舍得放权,不放心、不信任他们啊。每当给别人一些封赏或权力时都要犹豫老半天,不舍得给,这样的气量如何能拥有天下?
由此可见,尽管刘邦的个人能力不是很出色,但是他有亲和力,舍得封赏,懂得培养人,培养了很多中层和基层的将领。无论是韩信还是张良,不管是卖肉的还是赶车的,都能团结在他身边,成为大集团里的一个英雄人物,成为一个顶梁柱。企业管理中可见一个领袖自己的具体能力强弱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要会培养中层领导和基层员工。而这个培养人才的过程也就是聚拢人才的过程。
上一篇 :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没有理由不坚持
下一篇 : 如何规避项目管理七大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