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盘点2014年世界排名前十企业培训
- 家电行业导购员10大销售技巧---
- 培训管理者能力提升也要遵循“721
- 【凝聚力培训】你的团队站好队形了么
- 【培训指南】讲师要如何选择课堂中的
- 销售沟通技巧培训之营销沟通中的5W
- 培训到底需不需要”打鸡血“?
- 浅谈培训效果评估中的“4R模式”
- 培训讲师的五大自我修养
- “培训讲师范”养成之身体语言篇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服装销售技巧培训
- 家居行业家具销售技巧培训
- 汽车4S店销售技巧培训
- 银行大堂经理服务礼仪培训
- 专业奢侈品培训
- 银行新员工培训
- 员工职业礼仪培训
- 理财经理培训方案
- TTT-KCI培训师专业发展胜任力
- 中国移动客户经理营销技巧与服务技能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当前,培训界可谓风云际会,各大派别层出不穷,各种培训机构、培训模式、培训课程此起彼伏,交相辉映,热闹非常。 培训界流行一句话,叫“培训前有激动,培训中很感动,培训后基本不动”。 很多企业激动完才大呼上当,原来听培训好似做娱乐互动。 这种现象背后也反映出一个现实,就是大多数培训是形式大于内容,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实际的价值。种种培训乱象迫使我们必须要思考一个问题: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形式化的培训还要大行其道多久?
为什么大多数的培训被认为流于形式?答案我想只有一个:无法达到客户期望的效果。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应用一直是培训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培训的存在性。目前比较流行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型有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四层次培训评估模型,考夫曼五层次评估模型(kaufman),菲力普斯(phillips)的五级投资回报率(ROI)模型等。其中以柯式的四层模型最为著名,即将培训效果分为4个层次: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效果层。这四个层次是是递进关系。大致的含义如下:
反应层:即受训人员对培训内容的反应与评价,是整个培训评估中的最低层次。它包括对培训师、培训管理过程、测试过程、课程材料、课程结构的满意等等。
学习层:该层次的评估反应受训者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主要测定学员对培训的知识、态度和技能方面的了解与吸引程度等。
行为层:行为层是测量在培训项目中所学习的技能与知识的转化程度,学员的工作行为有没有得到改善。这方面可以通过学员本人或与其关联的上、下级和同事之间在培训前后的行为变化判断得出。
效果层:用来评价反应、学习、行为的变化对组织绩效带来的正面的和积极的变化。比如销售额的提高、断货率的减少等等。
就笔者多年的培训从业经验来看,至少60%的培训停留在反应效果层面,30%的培训可以达到学习效果,10%可以上升到行为变化层面(这种培训一般是咨询的一部分),只有极少部分可以进入到效果层(咨询式培训)。
由于目前中国培训行业的发展阶段性,相当一部分培训机构以盈利做为主要目的,弱化职业道德与工作使命,做课程超市,做批量化课程;有些老师,成为空中飞人,一套课程研发出来甚至可以用上几年,从而忽略了培训的价值意义。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颠覆以往的供应主导型培训,以客户需求作为培训的根本出发点,形成全新的需求主导型培训模式。
什么是需求?期望与现状的差异就叫需求!什么是需求主导型培训?简而言之,就是在共性化内容的基础上,花大力气进行课前工作,深入了解对象需求,加入个性化课程设计因素,从而缩小期望与现状差异的培训。实践证明,这种按需定制的课程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市场需求,也必将成为未来培训的主流模式。
需求主导型培训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和以往培训不同的是,需求主导型培训会强化课前与课后工作内容。
课前阶段:以终为始,从问题出发,涵盖课前需求诊断与调研、培训问题区分、确定主题大纲、课前需求问卷设计与分析、课程开发等一整套方法和工具。
课中阶段:根据讲师的授课风格与课程主题,综合运用八种授课方法和五类授课技巧,保证课程传播质量。
课后阶段:阶段性跟踪把控课程内容实施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方案,全程监督课程落地。
对于一个老师而言,只有将以客户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过程,才能真正研发设计出让学员醍醐灌顶,受益匪浅的课程,才能从效果上证明培训课程对企业发展的必要存在性,也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培训讲师!
上一篇 : 【培训心得】对企业培训的六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