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培训到底需不需要”打鸡血“?
    时间:2015-03-31

       随着接受的培训越来越多,听过的培训越来越多,对于培训带给我的思索也越来越多。培训到底是什么?它到底能够给企业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很多老板说,培训后几个星期还好,要是时间长了,比如说两个月后,就没有那种激动的感觉了。

       我相信,这种激动,让人每天都保持兴奋和心潮澎湃的感觉,是人奋发向上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每个人对自己心底的理想自我的一种期待。

       有人说,这不是培训,这是打鸡血。有人说,这就是精神鸦片,还有人说,这是传销。

       但是我们的培训课程,如果真的是精神鸦片,能够真正做到“洗脑”和“精神控制”的并不多。任何一个激励性质的培训效果,被培训的人状态的改变不会超过一个月。

       真正的奋发,不是天天喊口号,表现出兴奋的样子,而是始终将自己的目标藏在心中,表现在每天的行动中,并激励周围的人跟你一起努力。

       从心理学上来说,一个人不可能一直都保持着一种亢奋状态,或者说一个人也不可能始终保持一种悲痛状态,经过时间的消磨,任何一种激烈的情绪,最终都会归于平淡。

       以前经常有人批评三动讲师:听的时候感动,回去想想激动,一觉醒来一动不动。

       此类课程常常是指讲师在课堂上进行煽情和励志,用类似亲情、爱情、友情类的励志故事,来激发人们的爱、希望、同情、乐观、忠诚等多种情绪,转而对课程的理论和讲师的观点进行嫁接,从而达到励志的目的。

       而不仅仅如此,根据NLP神经语言程序学,要想从心理上对学员产生改变,就要先从行为上加以改变,所以会有很多团队建设,实景模拟,喊口号等方式,从行为上加以塑造和加强。

       应该说,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是需要被激励的,特别是平淡的生活让我们内心不起一点点波澜的时候,我们都渴望着这种感动。

       但是这种被临时激起的感动,在课堂上,内心或许有些触动,但是回去之后也仅仅是给周围的人激动地说一说,实际效果却难以持久。

       更有甚者,有很多的培训公司组织的这样的培训,太多这样的形式的内容,反而对于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传授成为次要的,所以造成很多人在听的时候感觉轰轰烈烈,闹过之后,脑中空空。

       培训毕竟不是娱乐节目,每个人期望的收获也不仅仅是笑过闹过感动过。当进入一个培训现场的时候,每个人都带着对培训的期望而来,如果不符合他的期望,留下的也只有失望了。

       “打鸡血”式的培训要不要做?

       对于培训经理来说,可能是个蛮无聊的话题。因为经历过太多的打鸡血的过程,除了自己有些麻木和厌倦之外,心里也明白对于业务一线人员来说,仅仅是心态好,只是业务成功的一个因素而已,而且这种心态好要有永续力,才会发挥真正的作用。

       好的培训,应该是“知识的传授+技能操作+模拟演练+目标激励”,知识是基础,技能是主体,模拟演练是为了减少实战的失败率,目标激励是为了让学员在培训不做的时候他依然能够一路向前。

       如果说,这是一盘菜的话,这是一盘主材和配材都齐全的菜。如果我们想要让菜更好吃一点,我想还可以在菜里面加一点味精,这个味精就是“打鸡血”。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