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员工激励切勿用错“标尺”
    时间:2013-08-15

对员工进行激励制,是现阶段企业争相效仿的管理制度。但大多企业都没有将这项制度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且用错了衡量标尺。这不仅不会让员工激励成为激发全员工作积极性的动力,更会让企业制度形同虚设,失去全员信赖感。因此,将激励制贯彻执行,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以下,将简要分析企业在进行激励管理中需要规避的误区:

 

其一,将“激励”与“奖励”混为一谈

 

从本质上来说,激励旨在通过调控员工未来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程度来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激励应强调如何影响员工未来的工作行为,而不应侧重于对员工过去成绩的奖赏。但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吃透激励的本质,用“公平、公正”等这些衡量奖励制度科学性的标准来指导公司的人才激励工作,导致员工的注意力长期停留在对过去业绩的斤斤计较上。这也是很多中小企业“长不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二,忽视岗位价值评估的适用条件

 

作为核算薪酬额度的标尺,岗位价值评估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对于处在成熟期的企业来说,岗位内容基本固化,用岗位价值来间接反映任职者的价值是妥当的。但对于处在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来说,岗位内容可谓变化莫测,且兼岗、轮岗现象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岗位的价值与人的价值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应关系,生硬地套用岗位价值评估工具,不仅不能为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提供参考,而且会抑制员工的潜能发挥。

 

其三,缺乏长期激励手段

 

激励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激励力度,更取决于激励的方向。很多中小企业的人才激励之所以无效,不是因为企业投入的激励基金太少,而是没有明确的激励方向。奖金、提成等短期激励工具只是对过去成绩的一种认可,饱含计划性的长期激励才是指引员工工作方向的明灯,而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长期激励可谓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纵然员工想为企业效力,也会因找不到明确的前进方向而“只出勤不出力”。

 

其四,监控力度不够

 

无论是短期激励,还是长期激励,其发放时机、发放理由、发放形式、发放频率都非常重要。可以说,人才激励是一门非常强调规划性和操作性的艺术。同样的钱,不同的给法,其效果会天壤之别。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往往对工资额度、奖金数量、提成点数非常关注,而忽视了对薪酬结构的规划和薪酬动态管理的设计,导致激励丧失了调控员工行为的功能。在监督人缺位的情况下,一些自控能力偏弱的员工就会躺在低效的温床上熟睡。

 

企业制度要想完成与之既定的效用,就必须保证这项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并且能让这项制度与时俱进,及时推陈出新,以适应企业发展的情况。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