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一个保险销售员的血泪独白
- 浅述一个好的leader对团队凝聚
- 如何打造一个适合培训的教室
- 【培训故事】一个培训讲师的故事
- 你为什么想要成为一个培训讲师?
- 领导力培训:盖子法则,领导力决定一
- 赋能——把患有“深井病”的组织慢慢
- 如何成为一个有时间观念的90后?
- 试着评估一下,你是一个成功的零售业
- 建立平行——创造一个不受困境干扰的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8E领导力模型构建
- 零售行业运营管理与数据分析模型
- 企业运营管理与数据分析模型
- 金牌销售技巧 做一个成功的珠宝销售
- 金牌销售技巧 做一个成功的珠宝销售
- 通信行业战略目标指引下的胜任素质模
-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供货商质量管理SQ
- 怎样做一个到位的员工
- 管理者的实践——做一个优秀的经理
- 企业运营管理与数据分析模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一个让你拥有恐怖执行力的顶级模型
为什么你收藏了无数干货,却始终无法行动?
因为三大执行陷阱正在吞噬你的能力:
虚假努力: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看似忙碌,实则原地打转。
完美主义:等待“完美时机”,却沦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无效重复:机械执行却从不校准方向,努力沦为自我感动的“表演”。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困境,答案就是构建执行闭环PDCA循环——谁构建执行闭环的能力越强,谁就拥有更强的破局能力。
01、Plan(计划):用OGSM模型锻造执行利刃
我见过太多人把"加班到深夜"当成勋章,却从不敢直面真相:你所谓的努力,可能只是在错误的方向上狂奔。
“多算胜,少算不胜”——《孙子兵法》的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
关于这一点,推荐大家使用OGSM模型——锻造执行利刃。
1、Objective(目的)
目的是我们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问题。在制定计划时,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目的应该是清晰、具体、有意义的,能够激发我们的内在动力。
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尔说的"知道为什么而战的人,可以承受任何战斗方式。"
2、Goal(目标)
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化和量化,它回答了“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的问题。目标应该是可衡量、可实现、有时限的。
记住:模糊的目标产生焦虑,清晰的指标带来力量。
3、Strategy(策略)
策略是为了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它回答了“我们如何才能达到目标”的问题。在制定策略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资源和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
彼得·德鲁克说,"战略不是未来做什么,而是现在做什么才有未来。"
例如,拼多多杀入电商红海时,没人觉得它能撼动阿里京东。但黄峥团队制定出"农村包围城市+游戏化购物"的非常规策略,硬是在巨头缝隙中撕开万亿市场。
因此,你的策略需要回答三个灵魂拷问:
对手(问题)的致命弱点在哪里?
我有什么关键资源?
如何在关键环节集中优势兵力?
4、Measurement(测量)
测量是对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和反馈,它回答了“我们是否达到了目标”的问题。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执行进度和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策略。
这里的核心是量化,比如把"提升客户满意度"改成"将投诉响应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4小时"。
管理大师戴明"不能量化的东西,就无法管理。"好的测量指标要像飞机仪表盘:实时反馈、异常报警、指导修正。
02、Do(执行):用试错思维启动执行引擎
计划再好,不执行也是空谈。那些等待"万事俱备"的人,永远等不到东风。真正的执行引擎,需要这三个思维:
1、先完成,再完美
很多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倾向,他们总是希望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才肯拿出来展示。然而,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往往会让我们陷入拖延和犹豫的境地。
要知道,完成是1到100的突破,完美是100到101的优化,顺序千万别搞反!
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应该先完成再完美。只有先完成了,我们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然后逐步改进和完善。
2、先僵化,后优化
当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方法或技能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先僵化后优化”的策略。
华为曾花40亿咨询费请IBM做流程改造,任正非要求:"先僵化学习,后优化改进。"
也就是说,我们先严格按照既定的方法和步骤去执行,不要轻易改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3、先模仿,再创新
真正的创新者,都是顶级"抄袭者"。通过模仿,我们可以快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减少试错成本。然后,在模仿的基础上,我们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创新和改进,形成自己独特的执行方式。
例如,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本质是拆解式模仿。特斯拉电池成本降低40%,靠的是拆解松下笔记本电池重新组合;SpaceX猎鹰火箭回收,借鉴的是航海舰艇的着舰技术。
那么,你的执行清单里,有没有列出3个对标对象?
03、Check(检查):用怀疑思维确保执行结果
执行不是埋头苦干,而是定期检查、客观分析。
洛克菲勒曾说,"信任是好事,控制是更好的事。"检查不是走过场,而是要用怀疑思维刺破表象。
1、先小人,后君子
检查过程中,我们要以一种严谨、挑剔的态度去审视自己的执行结果。不害怕发现问题,也不回避问题。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阿里有"闻味道"文化,即新员工要过"气味相投"关。好的检查要像CT机:不放过任何异常信号。
2、先悲观,后乐观
在检查执行结果时,我们要先从悲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避免在问题发生时手忙脚乱。
正如任正非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华为有个"备胎计划",海思芯片默默研发十年,直到被美国制裁才转正。
这种"未胜先虑败"的思维,让华为在5G战场立于不败之地。你的风险预案库里,有没有应对"黑天鹅"的B计划?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直保持悲观的态度,在分析完问题后,我们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挑战。
04、Act(处理):用迭代思维升级执行系统
执行不是冲刺,而是无限优化。真正的恐怖执行力,在于永不停止的进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具备迭代思维,不断升级自己的执行系统。
1、用5WHY法找根因
当发现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而要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5WHY法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找根因的方法。
它通过连续问“为什么”,一层一层地深入分析问题,直到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例如:销售额下降→客户数量减少→客户满意度下降→产品质量问题→生产工艺不合理。
通过这样的连续追问,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找到根因,问题就解决了80%。
2、用KISS复盘法精进
KISS复盘法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复盘工具,通过四个维度(保持、改进、停止、开始)将经验转化为可执行的改进计划,适用于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和个人成长等场景。
Keep(保持):识别项目中表现优异的部分。
Improve(改进):分析执行中的不足并提出具体优化方案。
Stop(停止):终止无效或负面影响的行为。
Start(开始):引入新策略或工具。
通过以上4步优化我们的执行系统,改善我们的执行过程,并且不断进行PDCA循环,如此你的执行力会不断加强。
写在最后:
结果不好,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执行系统出了故障!
用PDCA循环构建高效闭环:
计划阶段:用OGSM模型明确方向;
执行阶段:用试错思维勇敢行动;
检查阶段:用怀疑思维客观分析;
处理阶段:用迭代思维持续升级。
最后送你一句话:
“我们不是在完成任务,而是在迭代人生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