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总理说“厚植工匠文化”,你读懂了么
- 走向领导岗,必须读懂《毛选》最接近
- 读懂这篇文章,等于清华MBA毕业
- 读懂:礼仪
- 10条心理学定律:读懂人性,看透人
- 非财人员读懂财务报表对企业的重要性
- 读懂这5点,瞬间让那些职场上的糊涂
- 14个扎心的道理,读懂的人不简单!
- 当好新时代的领导,必须读懂这11句
- 走向领导岗,必须读懂《孙子兵法》这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人才管理(赋能)特训班
- 从经营业务中读懂公司
- 新时代,新思路,新作为,新成果——
- 新时代,新思路,新作为,新成果——
- 读懂客户让业绩倍增——知彼解己的销
- EI情商(情感智能)领导力
- 读懂合伙人 课程大纲
- 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在金融银行领域
- 以色识人,读懂她的心
- 如何读懂和管理财务报告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导语:《毛选》你有读过几遍?
上周,我在红色摇篮 革命圣地长沙给青岛一家企业上课,这一期的课程偏向员工自我管理。
其中,一位学员的发言,让我印象很深:“《毛选》我已经读了两遍,我还要在读一遍。”
他说这话时眼神笃定,没有丝毫标榜的意思。
我看着他,突然觉得,这一代年轻人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清醒。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近几年《毛选》静悄悄地火起来了。
它不再是老一辈书柜里的红色经典,反而出现在我们的微信朋友圈、管理者办公桌、创业者的背包里中,真正成为大家在读、在用的“实操手册”。
因为,它讲的从来不只是历史、战争或政治,讲的还是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分析现实,如何做成事情。
而这种“如何”,恰恰是今天这个不确定时代里,我们最需要却又最稀缺的能力。
读懂《毛选》的人到底能有多通透?接下来,我们聊一聊。
01, 不飘在空中,而是扎进土里
《毛选》的第一大魅力,是极度接地气。
它从来不讲正确的废话,反而经常一针见血。比如,很多人天天喊“要实事求是”,但到底怎么做?
《毛选》里是这么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我们都听过,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
大多数人都是,问题还没搞清楚,就开始高谈阔论;数据没看过几页,就急着下结论;用户没聊过几个,就自信地说“我觉得他们需要……”
但《毛选》给的思路是:你要解决问题,就先得把自己“沉下去”。
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不是大道理,这是方法。
如果你是一个产品经理,天天在办公室猜用户喜欢什么,不如真的去泡论坛、加用户微信、甚至去他们工作生活的场景里待一待,有了调研,你才能有更好地产品对标产出。
通透的人,不信传言、不信感觉,只信自己亲眼看到、亲手验证的东西。
02, 不抱怨困难,而是转化矛盾
《毛选》里最经典的思想之一,就是矛盾论。
它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哈?其实特别好理解:
所有问题的背后,都是矛盾。而真正的高手,不是消灭困难,是转化矛盾。
就像你带团队,发现大家积极性不高。
普通管理者会抱怨:“95后真难带!”、“员工躺平真没办法!”
但读懂了《毛选》的人会想:这个问题的“内部矛盾”是什么?
是激励不到位?目标不清晰?还是大家看不到成长?
如何把“公司要业绩”和“员工要成长”这两个矛盾统一起来?
再比如,你做产品,总觉得资源不够、时间不够、支持不够。
《毛选》会告诉你:我们要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
不是抱怨“别人不配合”,而是去想:怎样让技术觉得这个功能有意思?、怎样让运营愿意主动推?、怎样让老板觉得这个项目值得投?
把对手变成队友,把阻力变成推力,这才是真本事。
03, 不盲目努力,而是集中精力打胜仗
《毛选》里另一个极其实战的思想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说白了就是,别把力气散着用,看准最关键的地方,砸下去!
很多人做事是这样的,目标列了十个资源分散投,每个都做一点,每个都不出色。
而《毛选》的做法是: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比如,你这个季度最重要的目标是提升用户留存率,那就把80%的人力、预算、精力全部押上去!其他不重要的事,先放一放。
一个版本,只解决一个关键问题,一个阶段,只打一场关键战役。
通透的人,不贪多、不求全,只要能赢的漂亮。
04, 不自我感动,而是脚踏实地往前走
《毛选》里最震撼人的,是它始终有一种冷静的乐观。不灌鸡汤,不说只要你相信就能成功,反而非常现实: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意思是,做成事情,要付出代价,要真枪实干,要准备走曲折路的。
在工作中,很多人做事容易陷入自我感动:
加班到深夜,发个朋友圈努力、方案写了一百页,觉得自己真辛苦、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周报,然后抱怨“为什么结果不好?”
可静下心来想想,这些辛苦,你有多少是真正奔着结果去的?有多少努力只是看起来努力,却没解决真正的问题?
《毛选》讲得很明白:“胜利不会自动走向我们,我们必须自己走向胜利。”
你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的自我欣赏,过程再精彩、再感人,如果拿不到结果,都是白搭。
05, 不固执经验,而是随时准备迭代
《毛选》里几乎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它反复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没有什么方法能适用一辈子,没有什么策略能通吃所有场景。
今天有用的,明天可能就要调整;在这个团队成功的,换一个团队可能就要失败。
所以,要持续地尝试、复盘、调整、再尝试…就像它说的:“我们是革命者,千万不要丧失革命精神。”
什么是革命精神?
在我看来,就是永远不自满、不固化、不摆老资格。随时准备推翻自己、重建学习、再次出发。
工作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人最大的进步,不是积累了多少经验,而是能不断打破经验,保持迭代的勇气。
写在最后:
读完《毛选》的人,往往会有一个感受:
原来真正的高手,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他们能从一堆乱麻中,快速找到那根主线;能从无数噪音中,识别出最关键的声音。
而这,恰恰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
所以,如果你也觉得信息很多,但判断很少、声音很多,但方向很少、焦虑很多,但方法很少……
不妨换个方式,重新打开《毛选》。
它不会给你答案,但会给你思考答案的勇气和方法。
世界是复杂的,但做事可以简单;
道路是曲折的,但方向必须清晰。
这或许就是读透《毛选》的人,最后的那份通透。远比答案来的更重要。
点个红心,咱们评论区聊一聊吧。
上一篇 : 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
下一篇 : 领导眼中能力差的人,都有这4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