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业生产精细化改善与制造成本降低
- 机械企业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改善与提升
- Excel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和量化分
- 大数据时代的销售行为管理—精细化销售
- 大数据时代的销售行为管理-精细化销售
- 商业地产开发之——商业规划设计精细化
- 基于Excel的精细销售管理、数据分
- 大店店长精细化管理实战班
- 举办建筑业改革背景下工程造价全过程精
- 清华大学流程工业成本收益精细化管理提
- 课程说明
- 讲师介绍
- 选择同类课
中高层管理者
【培训收益】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1、企业管理常识
l 管理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过程。
l 管理包括“管”和“理”,“管”是监督和控制,“理”是逻辑和规律。我们的管理长期以来重“管”轻“理”。
l 管理依靠规则,规则即群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可接受的规范和准则。
l 关于事的规则主要是流程、程序,关于人的规则主要是岗位、制度。
l 未经验证的规则是有漏洞的,未经训练的岗位是有风险的。
l 管理的复杂性在于把简单的规则坚持下去。
l 企业管理的唯一出发点是客户满意,且同样适用于内部营销。
l 工作闭环
l 七种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加工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或过早的浪费
l 库存危害: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占用空间增加机会成本,物品价值降低造成呆滞品,使先进先出的作业发生困难,对设备能力及人员需求产生误判,使管理的紧张感丧失
2、精细化管理定义
l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协同、高效的持续运行
3、如何理解精细化管理
l 企业必须关注相关者的人生幸福
l 企业使命、企业家人格和企业文化的统一
l 上下游的合作不只是企业管理问题,同时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l 企业必然经过人治、法治和文治三个阶段
l 精细化管理是追求完美的理念,包括第一次做对、累积误差和以十当一
l 科学管理承认方法和工具的复制
l 规则不可能覆盖管理的全部,故可借助套筒扳手原理
l 企业管理的最基本推进方式是:把经验整理成规则,把规则训练成习惯,把习惯沉淀为文化
二、精细化管理的三大原则
4、分工合作原则
l 战略的本质是定位,定位的难点是不做什么。
l 如果你还很不起眼,那你就必须先将你的市场界定得足够小,然后在这个小池塘中,你就是大鱼了。看一家企业的竞争力,不是看它的销售额,而是看它的细分市场的占有率。
l 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分工和合作,分工使得每一个人的工作简单化,使普通人都有成为专家的可能。
5、持续改进原则
l 问计于客户(“三板斧”调研)
l 问计于员工
l 问计于专家
l 问计于管理层(性价比、资源、文化的考量)
6、造物造人原则
l 管与理
l 职业生涯规划
l “知识品德”说
l 过程管理
l “零缺陷工作”把人看成组织的主体,把人的态度放在比技术更重要的立场来思考,并且坚信随着人的素质的提升一定能提前预防缺陷和主动改进缺陷
l 孔明察人7策: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福祸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三、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四个阶段
7、规范化
l 一个组织依靠规则指导下属行为的程度称之为规范化。
l 一个团队的能力不能超出总经理的个人能力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l 管理者要多做选择题,少做问答题,不做论述题。
l 征求多数人意见,找少数人商量,一个人做决定。
l 上级可以越级调查,但不可以越级指挥和越级决策;下级可以越级投诉,但不可以越级汇报和多头汇报。
l 五级授权:指挥式、批准式、把关式、追踪式、委托式
8、标准化
l 可操作,易执行,能复制
l 标准是你应该接受的工作最低水平。
l 教会说“不可能”的员工说“不,可能”。
l 人的意志力是由责任感决定的。
l 不要责怪辞职的员工不忠,要诚恳请教他为何离开公司。
l 批评是指出员工尚不自知的错误。
l 每天问一遍:是你解决了问题,还是你成为了问题的一部分?
9、数据化
l 标准数字化
l 量化考核
l 管理数据库
l 内部市场化
10、信息化
l 高度的信息共享
l 零时间高速运算
l 程序和标准固化
四、精细化管理推进的六个模块
11、决策保证
l 总经理是管理专家的专家。抓住大事,放开小事,允许错事,防止坏事。
l 领导只有为下属所犯错误承担责任的义务,没有发泄个人情绪的权力。
l 计划你的工作,工作你的计划。如果计划赶不上变化,那一定是你的计划没有考虑到变化或者没有对变化的预测能力。
l 企业战略
l 领导能力
12、规则基础
l 当我们留下“特殊情况”,我们就给投机钻营者留下了大量的特殊机会;当我们采用“原则上”,我们就已经打算放弃原则。
l 当我们的规则能覆盖我们将要做的所有事情,我们才有做好它的可能。
l 发现点的问题,寻求面的解决。管理者需要解决类型性问题,对现有错误的纠正不是难点更不是关键,更难的和关键的是及时找到造成错误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l 考核是管理的导向。
l 考核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培训。
l 因素权数法考核:指标(因素)、权重(数量)、目标值、采集方式
13、沟通纽带
l 随机沟通
l 例会设计
l 信息共享
14、技术手段
l 知识工具:鱼刺图、年行事历
l 时间管理技术:定置基础、专注于一、四象限法、可以说不、从生物钟、化零为整、间作套种
15、训练方法
l 意识养成
l 西点执行力
l “军姿”训练(案例:枣矿)
l 一个人的意识很难改变,管理活动可以通过强制改变行为,长期的行为改变可以达到改变意识的目的。
16、文化保障
l 中国文化的特点:以道德代宗教,以伦理代法律,远离集团生活,以家庭为组织
l 管理强调“四严”:严格的规则、严肃的执行、严酷的训练和严谨的文化。
l 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l 职业化:德国人的笨和日本人的傻
l 契约精神:欧洲和美国历史上的决斗
l 企业文化与管理规则的有机结合
著名企业管理专家,
中国精细化管理的倡导者,
1992年下海,曾任:
香港恒雅(深圳)公司 市场部经理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商务部经理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
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 主任
国资委商务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 主任委员
现任: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南昌陆军学院等客座教授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公司 首席讲师
北京汪中求细节管理咨询公司 首席咨询师
2004年,汪中求老师及博士德团队策划出版了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销量500多万册,影响了上亿人的行为模式,2005年,在此基础上,汪老师提出了“精细化管理”这一理念,被誉为“中国精细化管理之父”,出版的畅销书《精细化管理》,这本书也成为了影响企业管理、政府管理最重要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方法。
十余年来,随着在精细化管理领域不断的研究和丰富,在企业和政府、军队深入的诊断和咨询,对于精细化管理这一领域,汪老师和他的师资团队已经自成一派,完善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理论和实操的完美结合,都让汪老师在精细化这个领域成为开创者和鼻祖,汪老师提倡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对中国企业及政府、军队管理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导意义。
论文:
在《企业管理》、《中国商业评论》、《经理人》、《销售与市场》、《当代企业世界》、《人力资源》、《经济导报》、《江西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念》、《中国文化中的精细化管理元素漫谈》、《透过细节看日本》、《做好细节的4个习惯》、《回到营销的本质》、《营销不是精彩的忽悠》、《国企人才匮乏原因初探》、《江西迎接WTO的对策》、《老板,第一客户》、《管理培训该向何处去》等80余篇。
讲授课程:
1. 精细化管理
2. 精细化营销
3. 契约精神
4. 零缺陷管理
5. 零缺陷工作
6. 细节决定成败
7. 浪费的都是利润
讲课学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国防大学、中央党校、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南昌陆军学院等
讲座课程:
《细节决定成败》、《科学管理与领导艺术》、《执行力的境界》、《政府管理的ESC》、《危机管理的7个关键细节》、《大学生的自我营销》
2004年至今,在全国各省市巡回讲座750场,接受培训的学员总数超过48万人;接受培训的单位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葛洲坝集团、大庆油田、惠普(上海)公司、东风汽车、太原钢铁、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国家安全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二炮司令部、第38集团军、沈阳市政府、成都市委、河南省交通厅、九江市政府等。
著作:
《细节决定成败》,加印89次,2005年发行量即超过100万册;
版权出口到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韩国
《细节决定成败Ⅱ》,发行量40万册,翻译出口韩国
《精细化管理》(吴宏彪、刘兴旺合著),发行量50万册
处女作《营销人的自我营销》,发行量超过10万册
2008年出版《1750-1950的中国》(与王筱宇合著),
2009年推出《契约精神》,
2010年《谁能超越丰田》
2013年重磅推出《汪中求经典图书掌中宝》
-
一、开门红的意义1、什么是开门红2、开门红的意义3、开门红的重要性二、开门红的推动举措1、销售人员应该做什么:开门红保费目标与收入目标订制挑战高目标;2、管理人员应该做什么:3、开门红必胜的方法:全面总动员战术4、改变习惯:“五要六做到”5、开门红操作流程:热烈启动、团队先行、节奏明快、工具多样..
-
【课程背景】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宏伟目标,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我国精细化安全管理思路: 治理隐患、主动防范事故,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1.1 工程项目市场开发1.1.1工程项目市场环境1.1.2工程项目市场的挑战与发展趋势1.1.3工程项目营销的困境与决策原则1.1.4工程项目营销的特征与方法1.1.5工程项目营销策略创新1.1.6 项目策划与跟踪1.1.7 项目投标前的风险评估1.2 工程项目投标1.2.1投标/不投标的决策1.2.2投标取胜的..
-
第一单元 项目化管理1.项目与项目化2.项目化管理对企业的价值3.哪些核心工作适合于项目化管理4.项目化管理的组织支撑跨职能的项目团队项目化办公室项目重要干系人5.项目化管理的制度建立6.项目化管理的文化传播7.项目化管理的推进路线8.多项目管理的策略9.案例..
-
第一讲:监管最新政策解读及监管要求一、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势二、今年监管重点内容1. 民营及小微企业服务政策;房地产行业政策;金融扶贫政策以及其他重点领域宏观调控政策2. 授信管理;不良资产管理;信贷资产转让;3. 理财业务;同业业务;表外与合作业务4. 高风险机构处置;异地非持牌机构管理;案件查处和行业廉洁三、监管目..
-
第一讲:支行行长等管理人员能力管理与提升一、基层管理者角色定位1. 从业务骨干向基层管理者角色转变2. 避免中层经理的两种病症-急于表现、过于缓和3. 针对上中下三层的定位分析4. 管理者的陈述与表达二、实用沟通与领导艺术1. 沟通的作用2. 为啥沟通不畅3. 沟通能力提升4. 职场沟通理念三、支行行长等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