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16059
课程价格:¥15000/天
课程时长:2 天
课程人气:1503
行业类别:机械行业
专业类别:中层管理
授课讲师:董玉川
第一部分: 管理者的技术发展 我们的技术是什么?如何发展? 未来技术是什么?你的核心能力是如何修炼的? 我们的产品与别人的产品有什么区别。 我们以前工作的缺点和发展分别怎样 我们技术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案例分析: 微软的产品与我们产品的区别。 技术成本的分析 管理成本的讨论。 本节培训的目的在于促使培训理解企业以及个人于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关系,明白并开始理解“技术”与“管理”的含义与区别。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学习、竞争的大环境,并激励每一个人完善对自己的要求,并能开始思考自己职业生涯的目标与方向。 第二部分: 管理者的定义、定位及特点 管理的起源 古典、近代、当代管理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者 管理者的职能:计划、控制、组织、领导 管理职能的划分 你知道自己在管理什么吗? 你知道自己需要领导谁? 管理的目标,领导的方向 案例演练: 领导,这个事情我应该怎么办? 你管理者什么样的人 服务性领导 作为下属的管理者(下级) 作为同事的管理者(平级) 作为上司的管理者(上级) 团队的形成,及其凝聚力的铸造 带好并留住我们的员工,“板凳”计划 案例分析: 典型团队的特点 讨论:榜样的力量 根据我们多年从事研发管理咨询的经验发现中国企业95%以上的研发中基层主管都是从技术能力比较强的工程师中提拔起来的,但是他们很多刚刚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角色不能转换,过度关注技术细节,无法正确识别技术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区别。 第三部分: 管理的八大核心要素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成功实现从技术走向管理转变的关键 成功的实现角色换位 ISO9000,被管理学界奉为最成功的管理圣经,最基础的管理体系。从这里面,我们能体会到那些由技术走向管理之路的捷径? 第三部分: 从技术到管理的核心改善 关乎技术,我们原来做了些什么 关乎管理,我们做了些什么 提高的空间和方向 技术工作前的准备 技术工作中的控制 技术工作结束后的总结 管理的准备 管理的控制 管理阶段性的总结 从技术走向管理的习惯培养 坏习惯何妨? 是心态冷了,还是没有了热情? 思想在这转变之路上的意义 目标,指引这条转变之路 既然从技术走向了管理,必定意味着角色发生了转变,那就需要改善一些东西了,比如方法,比如习惯。 思想是人们生命的灵魂,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髓。我们一定要把提高“思想的力量”摆在首要位置,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常思考、会思考、善思考、敢思考、能创造性思考的人。 第四部分: 从技术到管理的态度转变 态度决定一切 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人,什么都不缺,就缺态度 环境对态度的影响 态度对命运的决定意义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态度 日本人的现场为什么能做好? 文化的差异导致我们前进的方向 管理所需要的态度 培养的方法,由此带来现场改善的机会。 刘班长的工作方法讨论 心怀感恩,快乐工作 报仇与报恩 感恩的心态 感恩父母!感恩企业!感恩社会! 感恩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学会感恩,带着爱心去工作! 激发员工士气,增强团队凝聚力! 优秀人才与一般工作人员的重要区别——忠诚 优秀人才与一般工作人员的重要区别——责任 案例分析: 讨论:管理带来什么态度,态度制造什么现场,现场产出什么产品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态度决定一切,凡成大事者,都渴望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都有强烈成功的欲望,也都拥有强烈的信念,这是所有成功的出发点,走向财富和成功的第一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了良好的心态才能不断追求积极上进的态度。成功固然可喜,失败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不理想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人的一生很难做常胜将军,关键是如何对待。 第五部分: 技术靠说,管理用心——管理的沟通之路 性格与领导力 每个型格的性格解析 性格素描、形象气质 行为表现、深层动机 性格变化、领导风格 自我测试---通过问卷测试自我性格 对号入座---参加者探索自己的型号 性格识别---导师提问协助区分性格 用性格去沟通 用沟通去建立团队 有了沟通,才有直指人心的激励 多听少说,沟通大师的必由之路 会听会说,领导者的修炼方式 只有被激励了,才有无畏的执行力 团队与个人的关系 团队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对团队的促进 关注工作表现,提高激励指导水平 了解人性内在,处理员工情绪问题 把握性格杠杆,促进团队沟通与上下互动 深入心灵,掌握选才育人留人的关键 辨认心理模式,因人而宜实施管理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格正是洞察人心、解读他人行为及思维模式,把握人性优势与局限的实效工具。而洞悉人性,正是企业管理者开展管理实践的关注支点和有力杠杆。九型人格的掌握和应用,已成为管理者践行的永恒话题 沟通是一门艺术,艺术就需要技巧。现代的社会尤其需要沟通,才有驾驭组织和协调的能力,才能团结人、凝聚人。 第六部分 技术靠努力,管理凭执行——激励执行之路 如何预见你的工作? 计划你的工作,工作你的计划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弗雷德理克.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为什么执行,执行的目的是什么?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狭隘的主人翁与简单的职业化 用结果意识激励你的愿景 我们应该用什么激励和被激励 员工为什么执行力差? 成就感,一种莫名的但是力量强大的激励 你的引导出了什么问题 管理者只有持续地跟进、跟进、再跟进 你是教练还是队员 培训激励,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 结果:价值的体现 过程:方法的精进 第七部分: 从技术到管理,再到领导力——管理影响力 情商的修炼 领导特质,领导艺术,领导的修炼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内圣外王之道 企业,是不是家? 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勇者不惧,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领导特质,领导艺术,领导的修炼 培养领导者的领导素质 什么是领导,领导什么 领导的技巧与品德的关系 分析自己的领导风格 想要在你的职业生涯中遥遥领先必备: 领导力——影响力
化学工程学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国际职业训练协会(IPTA)授证培训师,著名MTP管理、职业化素养培训师及生产、生产质量管理培训专家。董玉川先生被评为2010年度全球50强企业管理华人讲师,并被业界喻为中国百位最具竞争力培训讲师之一。国内数十家知名管理咨询与管理培训机构特聘讲师。 董玉川先生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制造业、快销品企业中担任过企业管理经理、销售副总、生产质量总监等职务,从事过生产、销售、质量管理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企业实际管理经验。
首席技术官:从技术大牛到赋能领导者
【课程说明】随着技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技术管理者特别是首席技术官(CTO)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就自然变得举足轻重。然而,在企业管理培训中,更多注重的是非技术层面人员的培训。本课程专门为技术管理者提供关于匠心和赋能两大核心素养的“知识大餐”。本课程主要对象为企业的首席技术官(技术资源的行政管理者:制订有关技术的发展愿景..
¥ 元/ 天
人气:1651
从技术走向管理
第一单元 技术到管理转型概述1.技术管理者的价值2.技术管理者的职业通道3.小测试:您是否具备管理者潜质4.克服转型的心理障碍5.从技术走向管理的四个阶段第二单元 觉悟认知阶段:理解角色定位是成功的起点1.技术管理者的角色认知技术人员的特点与期待角色认知——战..
人气:966
从技术走向管理高级实务班
【课程背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技术和资本必须通过有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发挥作用和功效。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卓有成效是可以学到的,也是必须学到的。然而,众多技术或专业背景的管理者,由于其知识与工作背景的局限性,在走上管理岗位时却面临着诸多困惑和难题,这说明他们需要完成转型和蜕变!l如何实现技术人才向..
¥25,000 元/ 天
人气:3235
1. 技术人员转型于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转换1.1技术人员向管理转型的必要性1.1.1对管理的基本认识——(分享管理大师的经典理论)1.1.2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素质模型1.1.3技术人员与各级管理者行为动机的差异1.1.4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九大思维模式区别1.2管理角色的定位和转型1.2.2典型技..
人气:2113
从骨干走向管理:管理者如何成长
第一讲 认识管理:成为管理者的前提条件1、 新视角:管理的真正含义2、 再定位:管理者的动态角色3、 四作为:管理工作的四要素4、 新趋势:现代管理发展方向第二讲 胜任特征:成为管理者的素质条件1、 特质基础:管理成长条件2、 成功品质:七个管理准则3、 胜任模型:中国管理特征第三讲 角色转变:从技术到..
人气:2033
课程背景根据我们多年从事技术管理咨询的经验,发现中国企业95%以上的中基层主管都是从技术能力比较强的工程师中提拔起来的,很多刚刚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角色不能转换,过度关注技术细节;认真帮助下属可是他们并不买账;凡事亲力亲为,忙得焦头烂额,可是上司却嫌效率太低;希望下属多提意见,可是他们却什么都不说,不愿意承担责任;上司让制定工作计划,可却无从下手;..
人气: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