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浅析办公室推行5s管理的意义
- 培训管理者能力提升也要遵循“721
- 医药营销管理的5个核心
- 金融证券业销售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 探析“老干妈”陶碧华的企业管理之道
- 岗位分析法——管理岗位描述问卷法、
- 管仲:春秋霸主“职业经理人”的管理
- 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应对政策
- 干货解读:私人银行和全方位财富管理
- 战略管理工具:EFE矩阵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管理者有三欠:嘴欠、手欠、脑子欠!
导语:管理上的“欠”,本质上是领导越界的蠢。
带团队,最忌讳的不是下属不给力,而是领导太欠。
很多时候事情搞不起来,问题往往就出在管理者身上,总结起来就三个字:“欠火候”——手欠、嘴欠、脑子欠。
这三个毛病要是不改,再厉害的团队也得被折腾散架。
01, 手欠,废团队
“手欠” 说白了就是管得太宽,明明手下有人干活,偏要自己插一脚。
这种管理看着特勤快,其实是懒 —— 懒得培养人,懒得相信人,就信自己那一套,迟早把团队给干废。
(1) 你干得越爽,下属越废物
不少管理者就喜欢当救火队长,看见下属搞不定就抢过来自己干,完事还特得意:“你看我就行。”
但你想过没,你倒是过了瘾,手下呢?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不会。时间长了谁还动脑子,反正有领导兜底。
解决这事儿也简单,别总想着自己上。
1、给下属划好权责范围。哪些事必须他们自己搞定,哪些事可以求助,写得明明白白。
2、遇到卡壳,不直接给答案。多问问:“目前卡在了哪?”、“你觉得这事有几种解决办法”、“每种办法可能出啥岔子?”
3、给试错,逼着下属自己想。允许他们犯错,但得让他们从错误中学到东西,这比你替他们干一百次都管用。
(2) 你管得越碎,团队越磨蹭
有些领导,从工作流程到细枝末节,全按自己的标准来,还总盯着进度指手画脚。
你以为这是抓细节提效率,实际上团队早已被管烦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节奏,你把权力攥成拳头,大家自然没了主动往前冲的劲头。做任何事都得先揣摩下,怕不合领导心意,动作自然就磨蹭。
毕竟做得多错得多,那还不如按你的指令慢慢磨,反正责任不在自己。
要想让团队跑起来,你就得明确目标和截止时间,中间的路让他们自己选。少点指手画脚,反而能看到下属甩开膀子干活。
(3) 你揽得越全,自己越疲惫
当领导,别总当那个“操碎心的妈”。
下属报表错了,你大手一挥自己改;新人跟客户聊崩了,你火急火燎去救场;连部门开个会,议题都得你替他们想明白。
你以为这是负责?
你改一次,他就敢错十次;你救一次场,他下次还敢把天捅破;你把活儿全揽了,他们就敢上班摸鱼刷手机。
结果呢?你天天加班,他们准时下班逛夜市。你累到腰椎间盘突出,他们还背后嘀咕领导瞎操心。
等你哪天撑不住了,团队立马就瘫痪,因为没人能顶得起来。
02, 嘴欠,毁威信
说话不过脑的领导,比猪队友更可怕。猪队友坑的是事,你坑的是人心。
这番骚操作,能让团队三个月的干劲原地蒸发。
(1)讲话不看时机
最让下属炸毛的,是永远不知道领导下一句是雷还是雨。该正经的时候瞎开玩笑,该轻松的时候偏要较真。这不是管理,这是雷区。
开口前,先问自己:现在说这话合适吗?
具体操作可遵循 "三看原则":
1、看场合:正式会议适合部署工作,非正式场合适合情感沟通;
2、看对象:对基层员工多给方法,对中层管理多给方向;
3、看氛围:当团队处于兴奋状态时慎用否定,当陷入僵局时及时引导。
(2)说话带有情绪
谁都有脾气,但作为领导,把情绪挂在嘴上就不合适了。
“你是不是傻?”、“这点事儿都干不好,滚蛋算了”,这话一出口,问题没解决,还把人得罪了。
听到这,下属心里肯定不服气,要么跟你对着干,要么混日子,最后吃亏的还是你。
情绪管理,领导必修课,别让脾气毁了你!
脾气上来时,先深呼吸,数三个数,告诉自己:“冷静,冷静,别冲动。”
实在忍不住,就说:“这事儿我现在有点想法,等我想想再跟你说。”
遇到问题,先稳住情绪,再去解决问题。
(3)批评不分场合
不给下属留面子,领导最后自己也没面子。
批评人时得选对地方:能一对一的说,就别叫第三个人;必须多人在场时,先肯定再提意见,这叫 "给一颗甜枣,打一个巴掌",虽然老套但是管用。
比如, "小王这次方案整体还行,数据部分做得扎实,就是预算分配得再改改,参考下上次那个案例就行",而不是上来直接吼 "你这是什么方案?预算算了吗?"
办公室不是刑场,没必要搞 "公开批评" 那套。下属做错事,私下关起门来说,哪怕你骂几句,至少给人留了面子,心里还能记你点好。
03, 脑子欠,耗自己
“脑子欠” 的管理者,就像没头苍蝇,没清晰思路,没正确判断,带着团队瞎转,自己也被耗得没力气。
(1)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度内耗
爱揪着小事死磕,芝麻大的事能在脑子里想几天,正经事全都耽误了。
报表里一个标点错了,他能拉着下属开两小时会讨论,正经数据分析全耽误了。员工办公桌乱点,他能念叨一整天,自己气够呛,员工也心烦。
这些破事不影响结果,非要较劲,纯属自耗。一天就 24 小时,把精力耗在这上面,项目规划、团队发展这些大事反倒没空管,最后团队节奏乱了,自己累成狗,图啥?
该抓的抓,该放的放。看一件事值不值得操心,就看它对结果有没有影响。别让无关痛痒的事榨干精力。
(2)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
不少管理者爱把别人的错往自己身上揽,瞎自责,最后把自己逼垮。
下属谈崩客户,明明是下属准备不足、技巧不行,他非想 “是不是我没教好”“没盯紧”,越想越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吃不下睡不着,自己先垮了,团队工作也受影响。
别的部门出岔子,八竿子打不着,他也琢磨 “是不是我没配合好”,整天忧心忡忡,焦虑得不行。
谁的责任谁担着,啥都往自己身上揽,救不了别人,还得把自己拖下水。管理者精力该用在带团队、定方向上,别傻呵呵自耗。
(3)把假设当事实反复折磨自己
员工和他不说话,他也不问原因,就想 “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一整天盯着人家啥也干不进去。结果人家根本不是他想的那样。
项目推进一半,客户反馈冷淡点,他就假设 “客户不满意”、“项目要黄”,开始焦虑,一会儿想改方案,一会儿想换人对接,折腾得团队人心惶惶,最后项目好好的,自己先吓破胆。
没影的事别瞎猜,想知道真相就去问、去看。把假设当事实,就是自己给自己下套,越钻越深。
管理者得有定力,别被胡思乱想牵着走,不然没等问题来,自己先垮了。
写在最后:
带团队,说到底就是带自己。
改毛病,不用一步到位,先从三件事开始:
1、这周让下属自己拍板三个决策,哪怕你觉得他会搞砸
2、说话前先憋三秒,想想这话能不能明天再说
3、每天晚上问自己:今天操心的事,跟赚钱有关系吗?
上一篇 :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而不是考验道德
下一篇 : 领导如何通过聊天,判断一个人是否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