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证券营销技巧:打开客户的第一扇门
- 邱柏森老师湖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
- 【培训机构排名】行课网2015年第
- 供应商如何打造第一印象
- 《打造中层管理者的高效执行力》-重
- 《高绩效团队建设与有效激励》湖南省
- 营销人员在销售过程中最容易犯的十大
- 蒋小华雪花啤酒第一期《中层角色认知
- “第一夫人”热,看企业软实力提升
- 《企业执行力》-第一期山西高速公路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互联网思维管理模式1.0版——中国
- 互联网思维管理模式1.0版——中国
- 清华大学微信营销培训第一课
- 互联网思维管理模式1.0版——中国
- 微赢智慧,刘东明上海交大微营销第一
- 90后入职第一课—卓越员工职业化修
- 微营销第一课,微博微信微视频培训
- 8090后职场第一课
- 消费金融营销第一人:邓超明老师介绍
- 微营销第一课,微信微博微视频总裁班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导语:有一种管理,让人窒息。
表面风平浪静,内心万马奔腾,这大概是当下许多人在工作中的真实状态。
最讽刺的是,当管理者在台上大谈情绪稳定,下属却在台下默默搜索如何离职?如何cue领导不被发现?
讲真的,真正情绪稳定的下属,都喜欢暗处发疯。他们不会在会议上拍桌子,也不会在办公室里跟你顶嘴,只会在凌晨三点的朋友圈发一首emo音乐,配上一句“今天天气真好”,第二天依旧准时出现在工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而这一切,很多时候都源于一种逼疯人不偿命的管理方式:微管理。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01, 什么才是真正的“微管理”
如果管理手段有个“逼疯指数排行榜”,微管理绝对高居榜首。
那什么是微管理呢?
就是管理者像影子一样无处不在,像放大镜一样审视每个细节。从邮件标点符号到PPT字体颜色,从客户拜访的每一句话到每周报告的格式模板,事无巨细,全部都要按照他的方式来。
然而,微光管理并不会让工作结果更好,只会让执行的人崩溃。当你把99%的精力都用来应付领导那1%的偏好,哪还有心思思考真正重要的事?
02, 为什么管理者会沉迷微管理
微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控制欲的失控。 是管理者对失控的恐惧,转化成了对细节的极端控制。他们不相信下属的判断,不认可下属的能力,于是在细节上绝对掌控来换取内心的安全感。
怕失控: 很多管理者是从执行层提拔的,他们熟悉业务细节,却不熟悉管理艺术。当下属的做法与他们的经验不符时,第一反应是会出错,而不是可能有新思路。
怕失色: 有些管理者担心,如果团队离开自己也能运转良好,会显得自己不重要。于是刻意制造复杂性,让所有工作都离不开自己的专业指导。
怕失败: 高层压力最终传递到中层,管理者担心团队失败就是自己的失败。于是选择了一种最直接也最愚蠢的方式,亲自去把控每一个细节,确保不出错。
03, 微管理的3大危害
当领导亲力亲为,事事都去拿捏,以为这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讽刺的是,越害怕失败,越容易失败。
微管理让团队失去主动性和创造力,最终只能做出平庸如模板的成果,人人都一样。
(1) 剥夺成长,把下属变成工具
人之所以能成长,是因为能自己做决定、能思考、能试错。
而微管理从第一步就掐断了这个过程。它不需要你思考怎么做才对,只需要你执行按我的来。
李薇的上司每次派活都配一套标准操作流程,细致到第一句怎么说、第二步怎么迈。刚开始她觉得挺安心:“领导真靠谱,什么都教。”半年后她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主动思考的习惯:“我变得不敢做决定,凡事都要请示,甚至他开始嫌我不主动,可我早就被他训成只能听话’的人了。”
此时,下属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你只是他意志的延伸,一个会呼吸的工具。
(2) 否定价值,让下属努力白费
人需要反馈,特别是正向的认可。
但微管理者有一种所谓的“天赋”,他们总能精准地从你熬了三天夜的成果中,挑出一个毫不相干的细节然后说:“这不行,改。”
比如,你为了一个项目加班加点,反复打磨,满心期待交上去。领导看完,沉默半晌说:“整体挺好,但第二页那个图表,颜色搭配不太和谐,你再调一下。”
当时就愣在那:“我那么多通宵,那么多内容上的突破他看不见,只看见颜色不好看?”
那一刻,你突然觉得自己的努力像个笑话。
(3) 浪费时间,忙碌但没进展
微管理是效率的敌人。
当领导要求所有邮件必须抄送他,随时会插进来问进度、要报告、提修改。据统计,每天她花在写日报、整理材料、回应临时询问、调整无关细节的时间——超过6小时。
真正用来推进项目的时间,所剩无几。
整个团队都在为领导的控制欲打工,而不是为出成果打工。忙是真的忙,累也是真的累,但月底一看:业绩?没有。
04, 如何判断领导是不是微管理
这几个信号,如果中了一半以上,你可能正活在水深火热中:
他更关心你是否按他的方式做,而不是结果好不好;
要求你事无巨细地汇报:日报、周报、月报、专项报…;
永远要提修改意见,哪怕最初版本已经足够好;
名义上授权,实际上每一步都得经过他;
对格式、排版的执着远大于内容。
虽然说,细节决定成败,但我想说,如果一味死抠细节,领导累,下属更累。
05, 如何应对领导的微管理
面对微管理,我们无法决定领导的想法,但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做法。以下有一些小小的建议,还是值得一试。
对领导:
定义结果,放开过程:讲清楚你要什么,别管别人怎么做;
信任下属,容错成长:给下属犯错的空间,控制欲只会让团队越来越不敢做事;
抓大放小:问自己:“这个细节如果没那么完美,会影响结果吗?”如果不会,请忍住;
用提问代替命令:不直接给答案,多问“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设定检查点,而不是随时监视:约定关键节点沟通,别突然闯入别人的工作流程。
对自己:
用结果说话:做出成绩,赢得信任,他才可能慢慢放手;
主动沟通:接到任务时问清楚:“你最看重的是什么?底线是什么?”
管理预期:明确告诉他你的节奏:“如果您想要周五看到方案,那我周三前需要定方向,期间尽量不打断。”
提供选项,而不是只会提问:别问“怎么办”,而是说“有A和B两个方案,我认为A更合适,因为…”;
守住底线:如果某些要求实在不合理,温和但坚定地回应:“如果全部按这个标准,可能需要额外三天,您能接受吗?”
写在最后:
马云说过两句大实话:“员工离职,无非两个原因:一是钱没给够,二是心委屈了。”
微管理,完美地同时做到了这两点,既浪费了下属的时间(变相降薪),又践踏了下属的自尊(真心委屈)。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是自己多么厉害,而是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变得厉害;不是控制多少细节,而是释放多少潜能。
最高级的管理,是营造一个环境:大家清楚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而做,有资源支持,也能被真心认可。
如果你是一位管理者,下次又想指点细节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是在帮他们,还是在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上一篇 : 别人不尊重你时,请记住海格力斯效应:你越纠缠,输的越惨
下一篇 : 做人做事太粘稠,真的很难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