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是最好的激励办法
- 精益生产对企业的价值
- 移动微学习时代培训的价值和意义
- 泉山湖置业公司《打造最有价值员工-
- 创新管理培训:创新管理在企业管理中
- 做管理,要鸡汤还是鸡血?
- 咨询公司存在的价值
- “培训无用论”不该成为企业的主流价
- “互联网+”的驱动:验证价值,验证
- 张维迎:学者在乎身后名声才能创造真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哲学与人生价值观
- 医药生产企业精益生产之VSM价值流
- 做最有价值的员工
- 机械企业管理培训_服务创造价值
- 服装企业_打造网络营销管理价值最大
- 2016价值创造型企业大学研修班上
- 价值工程与研发(设计)成本控制
- 差异化的盈利模型设计:价值定位
- 房地产项目强势品牌打造及价值提升路
- 品牌战略与价值塑造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带团队,不少管理者陷入了一个怪圈:天天盯着KPI那几个数字,满脑子想着怎么用权力去制服下属。
可结果咋样呢?
团队里人心都散了,有能力、有本事的员工一个接一个地跑了,留下来的呢,全是在那混日子,磨洋工的。
为什么?因为你只看到了管理的“形”,却忽略了管理的“神”。
01, 被看见:下属要的不是“画饼”,而是“你眼里有我”
在管理的初始阶段,让下属“被看见”是构建良好关系的基础。
员工和公司之间,可不是一纸劳动合同那么简单,还有一层无形的“情感契约”。员工来上班,也不只是为了那点工资,他们更渴望被认可、被理解、被支持。
这就好比谈恋爱,光有钱可不行,还得有真心、有陪伴。
领导若能在工作中给予员工足够多的情绪价值,即便工资低些,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地追随。相反,整天只知压榨,就算你开的薪资再高,员工有合适的机会也会跑路。
就像之前网上的热议话题,有员工在一家小公司,工资不算高,但领导对他特别好,经常鼓励他、支持他,还给他很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后来有个大公司开双倍工资挖他,他竟然拒绝了。为啥呢?
他说在小公司里,能感受到领导对他的重视和关心,工作起来有干劲;去大公司,虽然工资高,但可能就是“小透明”,没人在意他的感受。
员工想要的,是领导能真正“看见”他们。
尼采曾说过:“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前提是得有人把你从沙子里挖出来。”领导就是那个挖金子的人,哪怕员工身上只有一丝微光,也得把它放大。
所以,领导们别只顾着盯业绩,把眼睛擦亮点,多看看你的员工,他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存在感”,你给到位了吗?
02, 被理解:下属要的不是“鸡汤”,而是“你懂我的苦”
当信任的基石稳固,管理者需要进一步让下属“被理解”。
在工作中,当下属遇到困难、感到委屈,最不想听的就是那些无关痛痒的“领导鸡汤”。员工真正需要的是领导能像战友一样,懂他们的苦。
就像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好的领导,他会努力去理解员工的悲欢,知道他们在工作中的压力,为完成任务付出的努力,也知道他们背后的家庭重担。
你看,腾讯旗下的游戏工作室,工作强度大,竞争激烈。
有一次,一个游戏策划团队为了赶重要的游戏版本更新,连续加班好几个星期。团队里有个年轻的策划员,因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身体出现了不适,情绪也变得低落。
在一次项目进度汇报会上,他忍不住向领导倾诉了自己的压力和痛苦。
领导没有批评他情绪化,而是说:“我特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我们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压力大、节奏快。你为了这个项目付出了这么多,身体却出了问题,这是我的责任,没合理安排好工作进度。你先休息几天,把身体养好,工作的事情我们团队一起想办法解决。”
之后,领导重新调整了工作计划,还安排了其他同事分担一部分工作。
这个年轻策划人员听了领导的话,心里特别感动,身体恢复后,工作更加努力。
这就是“被理解”的力量。
当领导能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时,员工就会觉得领导是和自己和团队一起并肩作战。
如果领导总是高高在上,不理解员工的难处,与其说教,倒不如多花点时间去了解他们。
03, 被托底:下属要的不是“口号”,而是“你替我扛”
在工作中,我们也不乏看到一些领导“大家加油干,出了问题我们一起承担”,结果真出了问题,他跑得比谁都快。
但员工真正想要的是出了问题,领导能成为他们最后的保障,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替我扛”。
就像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士兵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背后有战友,有指挥官,会支持他们,会保护他们。
在职场中也是一样,员工犯了错,你别急着骂,先站出来,和他们一起面对,一起解决。在这里我有3点小建议。
(1)承诺“责任豁免”
在团队面临重大项目或挑战时,领导公开承诺,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团队整体决策失误导致项目出现问题,领导将承担主要责任,不会追究员工的个人责任,让员工没后顾之忧。
(2)组建“危机应对小组”
针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领导提前组建“危机应对小组”。
当危机发生时,领导带领小组迅速响应,制定解决方案,积极协调资源,让员工看到领导在危机面前的担当和能力。
(3)学会“错误复盘”
当团队出现错误时,领导不指责、不抱怨,而是组织“错误复盘”会议。
在会议上,领导引导大家客观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将复盘结果分享给整个团队,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让员工从错误中成长,而不是陷入恐惧和自责。
美的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一个巨大的危机。
当时,美的在某新兴市场推出的一款家电产品,因为当地的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不同,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引发了大量消费者的投诉和退货。
负责这个市场的销售团队负责人非常自责,担心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会受到影响。
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得知后,没有指责他,而是第一时间赶到当地,了解情况。他召集了当地的销售、研发、售后团队,开了一个紧急会议。
在会上,方洪波一起与大家分析原因,协调公司总部一切资源,研发团队负责改进产品质量,销售团队负责做好客户沟通和市场安抚工作,售后团队负责解决好已经出现的问题。
在方洪波的带领下,美的迅速调整了策略,重新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信任,业务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这就是“被托底”的魅力。
当领导能在员工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为他们遮风挡雨,关键时刻,替员工扛一扛,成为他们的真依靠,他们才能放宽心为自己而拼。
04, 被点燃,下属要的不是“你对我好”,而是“你逼我变强”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下属“被点燃”。
尤其对00后员工而言,他们真正需要的是领导能点燃他们内心的激情,让他们变强。
稻盛和夫曾将人分为四类:自燃型、可燃型、阻燃型、不燃型。
自燃型的人,就像火焰,自己就能燃烧,还能源源不断地释放能量,感染身边人;
可燃型的人,需要外界的点燃才能发光发热;
阻燃型的人,即便外界如何努力,也很难让他们产生工作的热情;
不燃型的人,不仅自己没有动力,还会给周围人带来消极影响。
有些领导总是喜欢做老好人,对员工和和气气,本着你好我好大家好。员工工作做得好,就夸几句;做得不好,也不批评,怕得罪人。
这样的领导,表面上看和员工关系不错,但实际上,团队就像一潭死水。
好的领导,会通过鼓励、引导和适当的压力,不断地给员工设定目标,挑战他们的极限,逼着他们不断成长和进步,让员工从可燃型逐渐转变为自燃型。
只有当领导真正点燃下属的内心,让下属发自内心去热爱手头上的工作,才能有机会把它干好。
就像乔布斯所说:
“你的工作将占据你生活的大部分,唯一能让你真正满足的方法就是做你认为伟大的工作。而唯一做伟大工作的方法是爱你所做的事。如果你还没有找到,继续找,不要停下来。”
写在最后:
管理不纯靠KPI,也不靠硬权力,而是一场关于情绪价值的最终较量。
在工作中,我们也不难发现,那些能被员工追着跑的领导,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把情绪价值玩到了极致。
从“被看见”,到“被理解”,再到“被托底”,最终“被点燃”,领导若能层层递进,为下属提供丰富的情绪价值,便能打造出一支卓越团队。
最后送你三句话:
1、员工不会为你的公司拼命,但会为自己的尊严、梦想、安全感拼命;
2、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员工觉得“我不是在为领导打工,而是在为自己奋斗”;
3、从今天起,每天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今天为团队提供了多少情绪价值?”
因为,你给员工的情绪价值,最终都会变成他们回馈给你的战斗力。
上一篇 : 判断一个员工到底值不值得培养,关键看这5点
下一篇 : 适合做管理的人,有3项重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