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杀死你的不是懒惰,而是“伪勤奋”!
    时间:2023-10-09

杀死你的不是懒惰,而是“伪勤奋”!


在职场,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怪相”:有的人忙忙碌碌,脚步不停,却终究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效率却高到无比惊人。
为什么都是忙忙碌碌,结果天差地别?关键是被“勤奋”所害,这4点千万不要踩雷。

01, 行动勤奋,战略懒惰。
你了解过“懒蚂蚁效应”吗?
日本北海道大学曾对黑蚁群的活动轨迹,进行过跟踪调查。他们采样了30只蚂蚁作为实验标本,结果却发现:
大约80%的蚂蚁辛勤从事工作,清理蚁穴、收集食物,忙碌不停。而剩余的那20%,则整日无所事事,几乎不参加任何工作,从而人们把它们叫做“懒蚂蚁”。
可有趣的情况发生了,当生物学家在“懒蚂蚁”身上做出标记,并阻断它们的食物来源。那些平时勤劳的蚂蚁则毫无规则、满地乱跑,这时“懒蚂蚁”却“挺身而出”,带领伙伴走向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看似懒,实则一直在动脑思考,如何为团队找到食物作补给。
你看,这就如同在日常的工作中,勤劳努力的人有的是,但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像“懒蚂蚁”那样有着深度思考的人。
正如,有的人只知道埋头赶路,却从不思考路在何方。等到交付结果时,不仅走错了方向,还浪费了时间精力,白做无用功。
而有的人,做事前会深度思考:到底能不能做?方向对不对?如何去借力?他都会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思考,然后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去推进。
正如,那20%的“懒蚂蚁”指导80%的勤劳蚂蚁。在如此激烈的职场中,如果你已站到“懒蚂蚁”的位置,那不妨定下心来,好好“偷懒”去深度思考。
讲真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你自己努力的程度,而是你大脑思考的深度来决定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腾出时间多用来思考,而不是总是埋头苦干,更不是不思考却在错误的方向瞎干—战术的勤奋掩盖不了战略的懒惰。

02, 仓鼠跑轮,原地打转。
在线下授课中,我经常用“拉磨”一词来做比喻,看似在不停地走,但始终是在原地打转,像仓鼠跑轮一样。
其实,工作中70%都是重复性的,只有30%需要有创造性。而真正有心的人,会把70%的精力投入到30%的创造性工作中,而30%的精力去做那70%的重复性机械工作。但大多数人往往相反,把70%的精力甚至更多,投入到那些重复性机械工作中。
于我而言,真正的勤奋最直观的一个衡量标准是:“目标是什么”,这很重要。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要让管理变得卓有成效,取决于你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花了多少时间。”
一旦自己晋升到管理层,时间便从不属于自己,不仅要忙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平衡团队内部问题,甚至时不时被大领导叫去开会,这样下来每天的来回奔波,很容易让自己陷入“伪勤奋”陷阱。
一个每天看似很勤奋、很忙碌,但没任何目标,这样的忙碌是毫无意义的。简单来说,真正的忙碌是具有目标感的,聚焦目标才能避免瞎忙。
值得注意,忙,意味着“心亡”,往往是盲目地干,对未来茫然的结果。

03, 过程精彩,结果枉然。
结果是对勤奋最好的诠释,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放屁,这番话毋庸置疑。
就好比有些人看了100本书,确实每本都有翻过的痕迹,可与他交谈内容时,只是肤浅一代,这就是所谓勤奋的效果?100本书是结果,但每本书中的内容,是否真的消化了它?这才是最终要取得效果啊。
很多人表面上读了很多的书,听了很多课,但由于缺乏思考或没有学以致用,学习便是无效的。学习学习,不但要学,还要习,更要看成效。
在职场中更是这个道理,每天上班比别人早,下班比别人晚,但结果却和别人一样,或者是更差,这不是自己欺骗自己吗?
毕竟,勤劳与苦劳只是一字之差,但结果却千差万别,没有结果的勤劳,都是枉然。所以,在工作当中,要学会复盘,对照目前与结果,检验工作实际成效,过程精彩掩盖了结果的缺失。

04, 低效勤奋,习惯拖延。
一个人是否真正勤奋,执行效能也是考察因素,拖延是很多人常犯毛病。
当别人用3天就能做好的方案,你需要忙碌7天才能完成,那么你的忙碌就显得有些廉价。
有些人经常加班,但成果和没加班一个样,甚至还不如没加班的,这就是低效的勤奋。
这里的问题往往是,抓不到重点、习惯拖延、方法不对路等。
只有当你不断地提升自身效率,更好更快的去完成工作,这样才能让你的时间付出价值最大化。
总之,执行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习惯决定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决定价值产出。避免工作拖延、常更新、常检查,懂得在工作中检查,最大化提升自身效率。

写在最后:
罗素说:“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
很多时候,用脑思考,抓住重点,方法对路,这才是真正的勤奋,而不是线性放大努力,为自己维持表面上看上去的勤奋。
要明白,瞎忙比闲着更可怕。因此,请远离那些无效或低效的勤奋。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