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41255
课程价格:¥27000/天
课程时长:2 天
课程人气:441
行业类别:行业通用
专业类别:管理技能
授课讲师:张保权
一、学习贯彻中央最新精神 1、主要文件和法律法规 (1)《中国共产党章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4)《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5)《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 (6)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2019年)、《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等。
2、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讲话精神 (1)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如何理解?如何看待“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和“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 (2)十九大报告提出:反腐败要做到零容忍、无死角、全覆盖。如何看待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意志?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道路? (3)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为什么? (4)如何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维护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需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根本任务是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5)2018年11月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10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3、今年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特点:除继续推进延续多年的打虎、拍蝇、猎狐等常规内容外,还有两项新的内容,分别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金融领域反腐。
二、监督执纪问责(与监督调查处置)实际运用的相关方法 (一)纪检机关监督执纪问责的方法: 1、主要原则:(1)贯彻落实“四责协同”机制。(2)贯彻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3)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2、监督的方法:(1)贯彻落实“四责协同”机制。(2)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制度规定:如个人事项报告制度、财产申报制度、“三重一大制度”等;(3)日常监督;(4)纪检监察谈话、函询、个别提醒;(5)召开廉政会议、警示教育大会;(6)充实监督力量。
3、执纪的方法:严格落实“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党的六大纪律,特别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
4、问责的方法:把贯彻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与党纪处分和政务处分结合起来。(1)对于情节较轻的违纪违法行为给予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诫勉谈话。(2)给予违纪人员党纪处分。(3)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4)涉嫌犯罪的,移送检察机关处理。
(二)监察工作的12项措施 1、12项措施的内容:谈话、讯问、询问、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鉴定、留置。 2、实际操作:监察机关采取查封、搜查、扣押、留置等措施,需要办理严格的审批程序,并且需要公安机关的协助和配合。
三、国有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趋势和对策(真实案例)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主要类型 第一大类:贪污贿赂犯罪 1、受贿罪 2、贪污罪 3、挪用公款罪 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5、私分国有资产罪 6、行贿罪 7、单位行贿罪 8、单位受贿罪 9、隐瞒境外存款罪 10、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第二大类:渎职犯罪 11、滥用职权罪 12、玩忽职守罪 典型案例分析:常小兵(中国联通集团原董事长、中国电信集团原董事长)、陶礼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原行长)、赖小民(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原董事长)、杨成林(内蒙古银行原董事长)、彭旭峰(长沙轨道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张新华(广州市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原总经理)、于铁义(黑龙江龙煤集团物资供应公司原总经理)、王义芳(河北钢铁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李令成(河北省融投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山西七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均有高管落马)、天津北方信托公司(五任董事长、一名总经理被查)、王宗南(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原董事长)、苗俭中(中国移动山西公司原董事长)、李欣泽(广州移动原总经理)、马超群(北戴河供水公司原总经理)等。
(二)特点和趋势 1、群体性共同犯罪、窝案、串案日趋严重。 2、合伙犯罪的主体特征。 3、年龄特征:老中青全覆盖,59现象、39现象、26现象。 4、行业与领域:资源型行业、金融、电信、交通、房地产、铁路等。 5、途径与手段:收受房产、汽车、有价证券、消费卡等。 (三)主要原因 1、人性因素。 2、人情社会与潜规则。 3、社会转型期的“浮躁”与“烦恼”。 4、制度漏洞:监督制度不完善。 5、法治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漠。 (四)对策 妥善处理好人与制度的关系。 1、全面从严治党:(1)总要求是忠诚、干净、担当。(2)贯彻落实“四责协同”机制。(3)贯彻落实党委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 2、制度建设:(1)纪检监察派驻机制。(2)内部监督。(3)加强日常监督。(4)纵向监督。(5)财务管理制度。(6)内部审计。 3、紧盯“关键少数”,做好日常监督管理。 4、警示教育大会与机制。 5、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
四、纪检监察公文写作的特点和要求 1、特点:(1)客观。(2)准确。(3)简洁。(4)规范。 2、要求:遵照执行浙江省纪委监委制定的统一的表格和格式。 3、注意事项:(1)时间。(2)当事人和办案人签名。(3)数字要准确。(4)字体要工整。(5)符合党纪国法的行文风格。
姓 名 张保权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3.5 工作经历及 任职情况 法学博士(华东师大)、政治学博士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英国爱丁堡大学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宝钢教育奖获得者,在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陕西蒲白矿务局工作5年,在同济大学从教10年,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中国社会政治分析、当代中国政治与比较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主持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近10项。 主讲课程 模块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与反腐败 1.我国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历史、理论与实践 2.我国反腐败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演变 3.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与实践效果 4.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典型案例解读:基于特定行业的分析 5.新时代党建格局: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 6.制度反腐与法治反腐:反腐败内外部衔接协调机制 7.纪检监察合署办公体制:纪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模块二:当代中国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 8.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实 9.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与制度逻辑 10.我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制度优势 11.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国家权力结构的科学化 模块三:意识形态建设与党性教育 12.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就与当前形势 1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论述 14.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5.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 研究领域 主要教研方向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与反腐败、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比较政治与制度分析 主要研究项目及研究成果 1.出版著作1部(独著),参编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2.主持和参与完成1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级科研课题 3.科研项目: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十九大报告关于反腐败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意识形态建设与政治发展的良性互动研究等 授课特色 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可靠;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剖析与思想启迪结合;注重现场互动,趣味性强,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