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相关热门文章
- 一个保险销售员的血泪独白
- 浅述一个好的leader对团队凝聚
- 如何打造一个适合培训的教室
- 【培训故事】一个培训讲师的故事
- 你为什么想要成为一个培训讲师?
- 赋能——把患有“深井病”的组织慢慢
- 领导力培训:盖子法则,领导力决定一
- 如何成为一个有时间观念的90后?
- 试着评估一下,你是一个成功的零售业
- 建立平行——创造一个不受困境干扰的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金牌销售技巧 做一个成功的珠宝销售
- 金牌销售技巧 做一个成功的珠宝销售
-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供货商质量管理SQ
- 怎样做一个到位的员工
- 管理者的实践——做一个优秀的经理
- 金牌销售技巧 做一个成功的珠宝销售
-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好老板
- 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下属
- 如何作一个优秀的经销商/代理商
- 管理者的实践——做一个优秀的业务经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一个残忍的真相:不管你对下属多好,不遗余力的培养他,给他们最好的,到头来,他们未必会像你一样对你好
时间:2025-11-10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熬夜帮下属改方案到凌晨,帮下属避坑,甚至为了帮他挡职场风波,自己跟领导硬扛。
你总觉得,真心换真心,等你需要的时候,他总会像你待他那样站出来。可最后呢?
他在利益面前把你当跳板,连句像样的问候都成了奢侈。
这种失落,比被竞争对手算计更让人怅然。
你掏的是情义,他算的是利弊;你教的是担当,他学的是利己。
这不是你做得不够,而是职场里藏着最真实的真相:你的栽培是情分,他的回报是选择,从来没有天经地义的对等。
01你铺的成长路,他选了另一个出口
《平凡的荣耀》里吴恪之与孙弈秋的故事,道尽了中年管理者培养下属的真实境遇:你倾尽全力带他成长,他最终会循着内心准则选择前路。这不是背叛,而是职业觉醒的必然。
孙弈秋空降金宸资本四组时,是个连 Excel 公式都不会的 “职场小白”。组长吴恪之虽起初抵触,却心软收留并悉心调教:逐行拆解报告逻辑教他抓风险点,带他实操客户对接并补位救场,还顶着非议保他留在核心组。
真正让孙弈秋蜕变的是日环项目 —— 吴恪之带他深度参与尽调,教他识别财务造假。但项目中发现造假后,高层以孙弈秋离职相逼,要吴恪之妥协。吴恪之愿为保他让步,孙弈秋却看懂自己已成拖累,为不违原则主动辞职。
后来吴恪之辞职创业开事务所,第一时间邀孙弈秋加入核心岗位,孙弈秋却拒绝了 —— 他选择先自考本科补全学历,想靠硬实力重返行业。吴恪之虽惋惜,却坦然表示:“我教你的本就是站稳脚跟的本事,不是绑着你走我的路。”
培养的价值从不在回报上,而在彼此成长的轨迹里。 你在教他的过程中,重新梳理了自己的经验体系,这是自我能力的沉淀;
他在你的指导下站稳脚跟,这是你造才能力的证明。
你给的是攀登的梯子,他要的是自己的山顶,两者并不矛盾。
02不是他白眼狼,是你错把职场当江湖
为什么你掏心掏肺,却换不来同等的回报?不是下属天生白眼狼,是你从一开始就搞错了职场的底层逻辑。
首先,你混淆了培养和投资的区别。
你以为对下属好是江湖结义,盼着他将来涌泉相报;
你的培养是他的成长跳板,跳上去自然要看向更高处。你给下属机会,她抓住后便瞄准更高的职位,而非停留在回报知遇的层面。
你在讲人情,他在拼前程,逻辑不同,期待难免落空。不在一个频道上,怎么可能对等?
其次,你高估了恩情在利益面前的重量。
心理学家说,人,强烈的欲望是被认可,但比这更强烈的是求生存。对下属来说,你的好是锦上添花,可职位、薪资、前途是雪中送炭。
当两者冲突时,他选后者太正常了。康宁公司就算亏损,也坚持给优秀员工奖励,就是因为他们懂:员工的忠诚从来不是靠恩情维系的,而是靠价值匹配。
你以为恩情能拴住人,可利益才是职场最实在的纽带。
最后,你忘了成长轨迹本就不同。
你吃过的苦、守过的规矩,是你的人生答案;
但下属的人生考题不一样,他没必要按你的答案来。
你看重情义担当,是因为你靠这个闯过了难关;
他看重效率利益,是因为他的职场环境更讲竞争。
你把自己的生存哲学当成了标准答案,可下属有自己的生存逻辑,他没义务活成你的样子。
03放下回报执念,你的价值从不是别人的复制品
知道了这些真相,很多管理者会问:那还值得用心培养下属吗?
当然值得。只是你要放下等价交换的执念,明白培养下属是修己,不是渡人。
第一, 培养下属的核心价值,是成就你的不可替代性。
李斯特虽然没得到杜拉拉的特殊关照,但全公司都知道他能培养出优秀人才,这成了他最硬的名片。
你教下属本事,不是为了让他回报你,而是为了证明你有造才的能力,这比下属的一句感谢值钱多了。
团队效率高了,你的业绩好了,你的职场地位自然稳了,这才是最实在的回报。
第二, 对下属好,是你的格局,不是他的义务。
你愿意熬夜改方案、愿意分享经验,说明你有同理心、有担当,这是你作为管理者的闪光点。
但别把这份闪光点变成捆绑别人的道德枷锁。他对你好,是惊喜;不对你好,是常态。
你对别人的好,从来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体现的是你的人品,不是用来交换的筹码。
第三, 最稳的靠山永远是你自己。
很多管理者之所以失落,是因为把太多希望寄托在下属身上,觉得培养出传人就能高枕无忧。
可职场里从来没有永远的依靠,只有永远的价值。你与其盼着下属对你好,不如花时间提升自己,学新的管理方法,拓更广的人脉,让自己在行业里无可替代。
就算下属走了,你还有本事在,这才是最稳的底气。
其实我们都当过下属,当年老领导对我们好,我们后来也未必能时时回报,对吧?
可能是太忙忘了联系,也可能是立场不同没法帮忙。所以现在轮到自己当领导,也该明白:下属不是你的复制品,更不是你的债务人。
写在最后:
你对下属好,是你的格局;他不对你好,是他的选择。不必为此纠结,更不必否定自己的付出。
职场的成熟从不求被回报,只求不后悔。那些你教出去的本事,那些你付出的真心,终会变成你的口碑和底气,这比下属一时的回报,更长久,也更可靠。
当你不再期待别人像你一样对自己好,才算真正读懂了管理,也读懂了人性。
上一篇 : 服从性不高的都是什么人?
下一篇 : 原来这也是 “隐形羞辱”,很多领导没意识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