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8090后是怎样一群人?
- 热点新闻:江苏丰县校车事故疑问:水
- 如何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 为什么管理者更喜欢用年轻人?如何去
- 工作中不喜欢的任务,拒绝还是服从?
- 为什么老员工不愿意带新人?
- 为什么老员工不愿意带新人?这三点很
- 为什么学校不解决窗帘问题,而是解决
- 如何从易疲劳体质,变成一个精力充沛
- 为什么管理一严,员工就走人?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家里老人催你考公,说稳定才是铁饭碗,你明明喜欢搞点自己的小事业,嘴上还是得应着 “我再看看”。
你是不是也发现了?我们好像从小就被教听话才对,可越活越觉得,那些 “不怎么听话” 的人,反而活得更明白?
但你别急着学人家!我见过有人跟领导叫板,三年就升了主管;也见过有人天天跟同事抬杠,半年就被开除了。同样是 “不服从”,为什么有人成事有人栽跟头呢?
今天我来说说到底什么样的不服从是真聪明,什么样的是瞎折腾?
01别误解了:低服从性不是叛逆,是自我清醒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总爱给 “不听话” 的人贴标签,叛逆、刺头、不懂规矩。但仔细想想,那些真正服从性不高的人,和纯粹的捣蛋鬼根本不是一回事。
服从性低从来不是简单的对抗,而是源于一套扎实的内在价值体系。
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家里穷得叮当响,哥哥孙少安劝他留村种地娶媳妇,这在当时是最 “正确” 的人生公式。可他偏要揣着两本书去黄原当揽工汉,后来又到煤矿挖煤。有人说他折腾,可他心里清楚:按部就班的生活再安稳,也填不满对自我价值的渴望。
反观我们身边,太多人主动把社会的评价体系往自己身上套。
考试排名、职位高低、月薪多少,像一把把尺子天天量自己。领导骂两句就怀疑人生,同事说两句就辗转难眠,本质上是把自我价值的解释权拱手让人了。
而服从性低的人,早早就建立了 “自我叙事”:我是谁,我要什么,不用别人定义。
其实人生来就不是乖乖听话的性子。小时候我们都问过 “为什么”,只是后来被一次次规训成了 “知道了”。
高压环境下,人会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这不是成熟,是人格的割裂。而低服从性的人,活得更整合,他们允许自己有脾气、有想法,不用为了迎合别人把自己拧成麻花。
02不 “听话” 的人,结局为什么不一样?
为啥同样是不服从,有人混得风生水起,有人跌得头破血流?关键看背后有没有底气。
1、 第一种服从性低是有不可代替的资本。《亮剑》里的李云龙,绝对是服从性低的典型。上级让他突围,他偏要去救张大彪;让他原地待命,他敢擅自攻打平安县城。可旅长再骂,也舍不得处分他,因为他手里有硬资本:能打仗、能练兵,带出的独立团战斗力顶得上一个师。
这种服从性低,是有底气的谈判:我不按你的规则来,但能给你想要的结果。就像职场里那些技术大牛,不用打卡加班,却能拿下核心项目,公司不但不罚,还得供着。
2、 另一种服从性低,是没了退路的破釜沉舟。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从来不是日子过好了才造反,而是活不下去了才喊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现实里也一样,那些放下稳定工作创业的人,不是任性,是看透了顺着走只能饿肚子。就像有些中年人突然转行,旁人骂冲动,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再不闯一把就真的老了。
3、 最怕的是第三种 “伪服从性低”,没本事还爱抬杠。让他做表格,抱怨软件不好用;让他跑业务,吐槽客户太挑剔。把顶撞当个性,把抬杠当能力,这种不是不服从,是没认清自己的位置。
就像有些年轻人天天喊 “躺平”,却连基本工作都做不好,最后只能在换工作和交房租的循环里打转。
经济学里有个 “选择成本” 理论:服从的代价是自由,不服从的代价是风险。低服从性的人,都是敢赌的人,赌自己的眼光,赌自己的本事。而那些只靠情绪对抗的人,赌的是运气,输是迟早的事。
03这个时代,乖孩子拿不到大蛋糕
现在服从性高的人越来越多了。怕失业、怕没饭吃、怕被孤立,于是成了小心翼翼的 工具人。可你发现没,那些升职快、赚大钱的,从来不是最听话的。
公司奖励的不是点头哈腰的人,是能解决问题的人;客户认可的不是会说场面话的人,是能交付结果的人。
就像李云龙,旅长骂归骂,该提拔还得提拔,因为需要他打仗;就像孙少平,矿长批评他 “不安分”,却还是把重要工作交给了他,因为他靠谱。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要活成李云龙。低服从性不是必须叛逆,而是不盲从。
你可以选择稳定的工作,但别因为别人都这样就放弃爱好;你可以听领导的建议,但别因为他是领导就放弃思考。就像有人在体制内安安稳稳,但利用业余时间搞创作,这也是一种低服从性,不被 “体制内就该求稳” 的标签困住。
04普通人怎么拥有低服从性?三步就够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既没有孙少平的勇气,也没有李云龙的能力,怎么才能活得不盲从?其实低服从性普通人也能做到。
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判断标尺。不用急着跟别人比,先想清楚自己真正在意什么:是喜欢安稳还是想拼一把?是看重家庭还是更想搞事业?当你有了明确的标尺,就不会被别人的意见牵着走。
其次要积累不服从的资本。没本事的不服从是找死,有本事的不服从才是底气。哪怕每天多学一小时技能,多积累一个客户资源,都是在为自己攒底气。。
最后要学会灵活妥协。不服从不是非要跟全世界为敌,该低头时低头,该坚持时坚持。《狂飙》里的安欣后期也懂得 “蛰伏”,表面上被调去宣传科,暗地里还在查线索。这种 “表面服从,内心坚持” 的智慧,比硬拼更长久。
写在最后:
说到底,服从性低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活得更像自己。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听话就能过好,也不是叛逆就能成功。真正的清醒,是知道哪些该听,哪些不该听。
你可以不跟别人走一样的路,不按别人的标准活,只要你想清楚了方向,有本事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份不 “听话”,就是你最珍贵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