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企业培训中的“精确精神”
    时间:2015-05-15

本文来自三茅人力资源网 李慜


培训是关于生命成长质量的故事,原本也可以这样热气升腾,悠然神往。


过去的三十几年中国经济环境波澜跌宕,企业活得艰难,呼吸困难还得应对来势汹汹的精神食粮,是绿色的还是转基因的无力判断,只能用了再看,有的消化不良、有的食物中毒,有的直接成为历史。


西方的精确精神给了刚刚解缚的中国狠狠一巴掌,质量管理倡导的思维方式把全社会都变成了制造工厂,“给我数字、给我结果、给我落地、给我具体点儿”成为“实战”群体的最爱,他们认为这种充满职业化味道的说法很酷,也对得起工作总结。


自然而然,程式化、模式化、工具化的东西越来越多,偏颇由此开始。


以下选择若干典型问题,依次爆来。


关于培训需求。

有差距才有需求,有需求培训才有意义。企业里一共三类需求:一类固定,一类不定,一类德性。固定的存在于工作说明书和劳动者现状之间,只要企业还没倒,这种需求就存在。排的时候看准了逻辑顺序,从组织到岗位到个体,从战略到关键岗位到KPI;不定的就是现在风行市场的那些东西,团队、沟通、跨部门……,阶段性发病阶段性治,历史的问题历史看;德性是指当家人的德性,老包和秦桧好的不是一口儿,都算文化。找需求不容易:先找迹象,再从中提炼差距(初识别),判断哪些是真实的需求(二次识别),最后给需求排序,问题十之八九出在最后这步。与企业生存轴心的密切程度是需求排序的依据,譬如:餐饮企业的直接产品是菜品。有人说菜要人来做,人的状态不好不行,所以应该先提高人的认识,这就是对“以人为本”彻头彻尾的误解。这里的人不是“人”而是使用价值,管理根本就不是管人而是规范特定环境下(职业环境)的特定行为,不信管管试试?外贸公司的戏迷在八小时以内只能做对公司有助益的事情,这是因为与之相关的行为才会产生服务于企业愿景的使用价值。保持现金流靠的是直接产品,比态度重要得多,卖力不开心者众,至少可以保障产品质量;卖力又开心,产品质量更优,产量更大。好心态可以锦上添花,却要基于企业基本生命体征正常的前提,把人凌驾在企业生存基本原理之上显然不够理智。至于“让员工和企业愿景统一”,以目前的意识形态来看,还差着好几站。2007年,五家超大型国企各自收获了一份成绩为零的社会责任调查报告,于是,所有的培训都要给社会责任培训让路,那些习惯了琢磨企业里那点事的培训者对执政党的感受浑然不觉,这就是没理解为什么很多规律前面要加上“一般”,这不是中国人规避风险的小聪明,它的意思是“变通”。


关于培训活动。

内在关联:项目开发报告书里的需求、实施计划书里的目标、评估方案里的标准没有建立起内在对应,无需多言,回炉再造。三个需求、五个目标、十个标准可以理解,两个需求、六个目标、五个标准就有意思:既然评估标准从目标中来,本应多出的部分被谁贪污了?除此之外,判断培训者职业水平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认为培训已经开始就没必要校正需求,重视培训自身之外的外在因素,不重视现场出现的新需求,把唐纳德的四级评估作为一维的模型使用等等。毋庸多言,大力加强企业培训从业人员的高层次工作素养是无法回避的课题。


保障底限。企业是经济体,这里的培训底限是:制度、高管和钱。制度是法,法治是基础,没有规矩不要谈行为;高管是起子,需要哪瓶开哪瓶,培训是跨部门行为,调不动人、财、物干脆别动,没有这个,“放开了干,怎么想就怎么干,别有顾虑”等同于公交车售票员那句“下一趟车马上就来”;拿钱说事,别谈情怀,就算前两者都满足,不把培训工作的相关表现和各级负责人的绩效奖金挂深钩,培训就是浮云。至于形形色色的“不支持”、“不好办”,只做提醒:现行体制机制和培训应该怎么做是两码事,不能用个人感觉混淆对培训活动的理性判断。


关于培训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关于人、责任、制度的事情尽人皆知,不加赘述。特别要强调的是建立和维护培训数据库和做好知识管理工作。这两项工作直接关系到所有培训活动的最高成本,其外在表现叫做“无序繁忙”,土豆鲍鱼一勺烩,人才培养不定向,成才周期过长均属此列。至于工学矛盾,直接弄到便携式电子设备里,指定日期考试。


关于人的再判断。前面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所有活动必须有法可依,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企业都没有搞清楚“先法治再人治”的道理。我们的毛病在于喜欢求全责备,在同一个节点上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尤其是在法治没有成熟的情况下,滥搞人治,过多地关注人的感觉,嘴里喊着解放生产力,激发创造力,现实中却以为让员工舒服,做好动员工作,甚至取悦员工就可以达到目的,这不仅是自欺欺人,也是本末倒置。“以人为本”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众所熟知的梅奥实验也并没有离开企业生存规律这一根基。守规则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涵,在企业里,这个概念定义的是基于经济活动的互惠互利,而不是一面倒。劳动者是直接参与职业经济活动的人,他们履行的是契约而非盟约。企业人必须首先遵循企业的生存规律,才能有合理的创造活动,这就是为什么没有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目标管理、执行力这些嚼烂了的培训正是这些原理在企业里出现问题时的表现。无数事实证明,断章取义是成本最低的用脑方式,总以为柔性的东西能柔性地解决所有问题,在不该下功夫的地方产生太多无意义的内耗,一系列混乱由此开始。


关于精确和模糊的尺度。这是东方人最不擅长的事情,做培训评估只做到二级,不仅是因为成本高,更主要的原因是搞不清精确和模糊的尺度。现今企业里的培训大多属于控制类,精确者众,激发自由类少,不知如何运用,或者有一些能看明白,却不愿意懂。这跟企业越来越懒有关系,这个懒不是指不办事,而是办事不负责任,不过脑子。脑子去哪了?外包了。招聘外包、项目外包都可以理解,连脑子都要外包就要出问题。结果就是出现了过多的培训需求,其中的一大半本应该企业自主解决,但是企业自己不分析,直接跑到外面找人来讲课。这里面的尺度又找不到了,把关把的什么?年龄?性别?长相?他自己都懒得思考,所以就找个最近最直观的,搞经验崇拜,培训完了再骂大街,郁闷为什么培训没效果。这个时候早就把“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西方国家搞质量管理,一堆西格码就把东方人闹懵了,也跟着凑热闹,嚷嚷着实战、落地,把不合适的高度给了数据,就像那些小粉丝给艺人不相匹配的社会定位。给自己留数字、留结果,唯独没有留余地,没有余地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热情,希望当然无从谈起。给我们一根旗杆,我们可以把它插上山巅;直接把旗杆焊到地里,就只能围着它转。舍恩伯格写大数据时代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情愫:人跟数字走,世界真奇妙。东方人善用模糊,和含糊不同,模糊很美,因为它涵盖的意义很宽广。营养学家推荐食物时说多吃蛋白质,不说多吃海虾,是因为有人海鲜过敏,模糊不是不负责任。《易经》够模糊了,全世界都在研究,当然,你也可以说它不实战。


关于培训的质量。培训的质量和给谁做没关系。中基层培训质量不一定比高层差,老总听了一耳朵总裁班,学会了投资赔钱;技术员培训之后发明了专利,技术更新换代,整个产业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前者不知所以,后者建立了行业新秩序。培训的质量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培训者不是来自显其能,他必须尽最大努力减少自己对于培训的影响,动辄搞上一大堆自我介绍,那是《非诚勿扰》;坐在下边听的要明白自己的目的不是来评判培训者,也不是找毛病,更不是寻找优越感,培训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思维流——能够持续激发创造力的思维流,我在《培训革命》一书中把培训定义为“激发个性化创造力的行为艺术”,意指这可以作为衡量培训质量优劣的关键参考指标。


假如非得来个总结,那就是从需求到再评估,模糊先行,没有模糊,培训无从流畅;没有模糊,具体无处容身;没有模糊,培训失去灵魂;没有模糊,培训不是艺术。


追随企业,精确是纲,得熟;拯救企业,精确是病,得治。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