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浅析办公室推行5s管理的意义
- 培训管理者能力提升也要遵循“721
- 浅谈培训效果评估中的“4R模式”
- 金融证券业销售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 医药营销管理的5个核心
- 探析“老干妈”陶碧华的企业管理之道
- 岗位分析法——管理岗位描述问卷法、
- 管仲:春秋霸主“职业经理人”的管理
- 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应对政策
- 干货解读:私人银行和全方位财富管理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最近一段时间,接触了不少培训行业的朋友,大家经常问的问题中,培训效果评估这个主题基本可以站在前三的列表中。
讨论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如何理解大家对于培训效果的关切?
站在培训经理的角度,评估得到培训的效果,是希望得到利益相关方--比如管理层、业务部门的价值认可。那如何理解利益相关方对于培训效果的关切呢?培训经理一般的理解:利益相关方是为了投资回报。其实,培训经理对于利益相关方的理解并不准确,管理层和业务部门要的并不是投资回报,而是需求的满足,也就是期望的满足。培训的利益相关方似乎对培训有更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培训或人才培养并不是一件短期可以得到投资回报的事情。我想这是培训评估领域最大的误解。
其次要弄清楚:什么是培训效果?
培训行业关于培训效果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是以柯氏评估为代表的,他认为培训效果有四个(或五个)层次,分别是感受反应、习得程度、行为改变程度、产生的业务结果或者说绩效;第二是以菲利普斯为代表的,就是投资回报ROI。关于什么是培训效果,其实我们之间分歧是很大的,没有共同的标准,讨论抑或争论没有太大意义。
简单分析一下这几个培训效果的定义。1、培训感受反应,比较容易收集,也很直观,易于传播,是比较好的评价培训效果的指标。2、培训习得也就是经常说的考试成绩,评价的是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因为涉及到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其水准,说服力比较差,取得的数据信度和效度不高,用于评估培训效果并不好。3、行为。是实践中认同度比较高的领域,难点在于数据收集,因为与培训的行为转化的流程重叠,如果培训项目设计了完整的行为转化活动,可以化解这个难题。4、绩效。这是实践中最难以操作的领域,很难收集绩效收据,也很难剥离绩效的非培训影响因子。5、ROI。与绩效类似。第4和第5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两种评估形式产生了与业务竞争的不良影响,很难获得管理层和业务部门的认同。
简单小结。利益相关方关注的培训效果,其实是关注需求期望的是否得到满足。真实世界的培训效果,利益相关方认可和有意义的定义顺序是行为--》感受反应--》习得--》绩效--》ROI。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只关注前三或前二,重点项目可以关注第四个。
我从来没有看到利益相关方看到一堆的培训评估数据而认可培训的,我看到的认可是:利益相关方看到您在做他们关注的需求,并有迹象表明需求得到了满足。
既然培训效果的关注只是客户的声音,客户的需求是培训需求的满足程度,那么培训经理应该从关注培训效果转为关注培训需求管理(注意,不是需求分析)。培训效果只是培训需求满足的报告的一部分。
所谓的培训需求管理包含三部分,见下图:
分为三个部分:
1、需求开启(open)。培训经理首要任务是决定要做什么,而不是如何做,这就要求培训经理需要一定的咨询诊断的顾问能力,能够区分客户声音和客户需求,能够区分需要和想要,能够区分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同时,培训经理在分析诊断的基础上,面对客户时,应该准备一套提议方案,而不是傻傻地询问内部客户。
2、确认与参与(involvement)。有经验的培训经理都了解管理层、业务参与的重要性,并能设计他们参与的机制和广泛性,将零散的需求转化为组织的需求。培训经理应该切忌自己玩独角游戏,也切忌挟天子以令诸侯,借高阶领导的主持玩独角游戏。
3、需求关闭(close)。内部客户需求是否被满足,过程中的报告机制和改进机制相当关键,培训经理应该具备基本的向上管理和横向管理的能力,确保需求可以准确的关闭。
上一篇 : 传统商业模式或将重新构建
下一篇 :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要素:组织的轻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