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美国终于低头!教员思想这一招,让特朗普彻底认输!
    时间:2025-05-13

美国终于低头!教员思想这一招,让特朗普彻底认输!

昨日,中美经贸谈判结果超预期,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各取消91%关税,暂缓24%关税。
这场贸易战,为何突然迎来转折?因为中国用实力证明:谈判桌上的尊重,从来不是靠妥协,而是靠斗争。
不免想起教员的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关于关税战,结合教员思想,谈谈我的看法。

一、 敢于冲突: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想起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用鲜血和生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教员曾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句话在2025年的中美关税战中得到了惊人相似的印证。
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17.9%关税,人民币汇率随之贬值13.7%,最终美国消费者承担的商品价格上涨仅4.1%。这一“成功经验”让特朗普团队误以为找到了“零成本收割”的密码,甚至在2025年将关税提升至145%。
但历史不会重复,只会押韵——中国没有选择妥协,而是以稀土断供、新能源技术壁垒、大飞机订单分流等“杀手锏”反制,迫使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至5%,财政负担濒临崩溃。
特朗普团队曾妄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国屈服,却忽略了博弈论中的核心逻辑:当一方表现出绝对不可妥协的底线时,另一方才会真正坐下来谈判。
2025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公开承认:“双方分歧可能没有想象中大。”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中国用“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姿态,让美国意识到:妥协的代价远低于对抗的收益。
而且中国没有主动打电话求和,而是用行动让美国意识到:妥协的代价远高于坚持。正如教员所说:“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这对我们普通人的启示是:面对压迫,沉默就是纵容。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是否也经常遇到“关税战”式的压迫?在职场中,面对不合理的要求,你是否选择默默忍受?在消费中,面对商家的霸王条款,你是否选择忍气吞声?
记住:敢于冲突,才能赢得尊重;敢于说不,才能守护底线。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敢于冲突,也善于冲突。示弱只会招致更猛烈的攻击。

二、 善于斗争: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这也是教员的斗争哲学。在关税战中,中国不仅展现了战略定力,更在战术层面做到了精准反制。
1、在战略层面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美国军工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2025年,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更严格的管制,直接打击了美国F-35战斗机的生产计划。
还有,新能源汽车逆袭,比如,比亚迪电动车在美墨边境的畅销,让美国车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2025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突破15%,而特斯拉的股价却因关税战下跌20%。
2、在战术层面
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能源等商品实施关税豁免,既保护了国内消费者利益,又分化了美国内部的利益集团。
中国在关税战中始终保持“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的节奏,既不主动升级冲突,也不被动挨打。
这普通人的启示:用智慧化解冲突。面对不公平的竞争,与其正面硬刚,不如用数据和业绩说话。面对无理取闹的人,与其纠缠不清,不如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记住:斗争不是蛮干,而是智慧与勇气的结合。

三、 保持警惕:特朗普的嘴骗人的鬼,也别高兴太早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但纸老虎也是会咬人的。”教员同样告诫道。
虽然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战中被迫调整策略,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特朗普政府曾多次声称“中国正在与美国谈判”,试图误导其他国家。
注意,《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暂缓24%关税。这里面还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包括很多的细节。
美国的承诺永远伴随着附加条件,为下一轮谈判预留空间,
另外,历史告诉我们,特朗普的“认怂”从未持续太久。2019年,他曾宣布“与中国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随后又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华为;2025年,他一边声称“关税将大幅减少”,一边却对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等商品豁免关税。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正是其“交易的艺术”的核心。
关于特朗普的“谈判艺术”,我曾总结成两点:一是高开低走,即狮子大开口,要价离谱,锚定高价,然后再谈;二是蚕食小利,能争取尽量争取。他是典型的商业思维。
因此,我们不因一时的胜利而骄傲,不因一时的困难而动摇。要加强国际合作,与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这普通人的启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即使目前工作稳定,也要保持学习,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即使目前经济宽裕,也要做好储蓄,应对可能的危机。
记住:居安思危,方能长治久安。

四、提升硬实力:打铁还须自身硬
“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用百年屈辱换来的教训。
在关税战中,中国之所以能赢得主动权,根本原因在于硬实力的提升。
2025年,中国国产28纳米芯片实现量产,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C919订单突破1000架,波音和空客的市场份额被蚕食。
还有华为在全球5G基站市场份额超过40%,美国被迫放宽对华为的制裁。特别是中国在AI论文发表数量和专利申请量上均位居全球第一。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中国对基础科研的持续投入:2024年,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超过欧盟平均水平。

对普通人的启示,就是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其抱怨公司不公平,不如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如投资自己的大脑。
记住:打铁还须自身硬,实力才是硬道理。


写在最后:
关税战的硝烟暂散,但大国博弈永无终局。
对中国而言,这场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对国家:科技自主、供应链安全仍是核心
对企业:全球化布局,避免“卡脖子”
对个人:提升不可替代性,才是最好的护城河
记住:谈判桌上的尊重,永远来自实力。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