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浅析办公室推行5s管理的意义
- 培训管理者能力提升也要遵循“721
- 金融证券业销售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 医药营销管理的5个核心
- 探析“老干妈”陶碧华的企业管理之道
- 岗位分析法——管理岗位描述问卷法、
- 管仲:春秋霸主“职业经理人”的管理
- 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应对政策
- 干货解读:私人银行和全方位财富管理
- 12月3日蒋小华老师《角色定位与管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管理不讲对错,只讲解决问题
导语:麦肯锡调研显示:高效管理者70%时间用于解决问题而非判断对错
凌晨两点,创业公司的会议室里,技术总监指着屏幕上的代码说:“这个架构根本不符合规范!”产品经理拍着桌子喊:“但用户需要的就是这个功能!”就在双方争执不下时,CEO突然问:“我们是要证明自己正确,还是要在月底上线?”全场突然安静
其实,管理对错并非首要,解决问题才是核心。
当管理者执着于证明自己正确时,企业正在为他们的"真理之争"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
据统计,管理者每花费1小时争论对错,企业就损失约4200元机会成本
01管理不讲对错,只讲解决问题
管理其实是有灰度的,除了原则性的问题外,大多数时候不讲对错,只讲解决问题。
首先,管理风格上不讲对错
你看腾讯某事业部总监的"温柔管理"(每周下午茶谈心),字节跳动某团队的"高压模式"(数据看板实时排名)均完成200%业绩。风格无对错,关键是看哪种风格能带来结果,能让团队高效运转。
在设定目标的时候,也是不讲对错的。
记住一个原则,执行优先,方向可调
因为目标是人定的,位置不同,看法就不同。就像盲人摸象,各有各的道理,所以对于领导设定的目标我们应该执行优先
市场会变,客户会变,目标也得跟着变。别死磕原计划,在执行中调整,灵活应对才是王道。任正非说了,方向大致对,组织有活力,就行!
最后,也是我最想强调的一点,就是工作现场不讲对错
丰田生产线有个黄金法则:发现异常时,工人可以立即拉停整条产线。某次停线引发争议,厂长只说了一句:“现在不是讨论该不该停的时候,而是要在15分钟内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不可控的意外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技术故障、市场变化还是客户投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无法完全避免的。
而当问题发生时,指责、批评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破坏团队氛围,降低团队的问题解决能力。
管理者正确做法应该是立即行动,基于事实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纠结于谁对谁错,谁应该承担责任。
3F现场管理原则分享给大家
Fast(快速止损):物理隔离问题区(如拉警戒带)+ 情绪镇定话术("现在我们先解决________,关于责任问题我们后续专门讨论")
Focus(聚焦方案):用“五问法”快速定位
1. 现在能做什么?(立即行动项)
2. 谁能在10分钟内到场?(关键资源)
3. 损失天花板是多少?(止损红线)
4. 用户最不能接受什么?(保底方案)
5. 最晚什么时候必须决策?(死亡时间)
Forward(向前推进):双线作战法
明线:小时级作战室(贴满进度便利贴)
暗线:预备队同步启动B计划
02管理者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1、解决现在的问题,救火要快准狠
当问题发生时,优秀的管理者的关键思维应该是先止血,再治病
不要纠结“为什么会起火”,而要先回答“现在能做什么”。
具体如何做?救火三铁律
铁律一——快隔离
例如:技术故障,立即切备用服务器;面对客户投诉,单独建群安抚关键用户,避免舆情扩
然后组三人决策小组
必须包含:最懂问题的人(技术)+ 最懂客户的人(业务)+ 能调资源的人(领导)
参考特斯拉工厂的“三键原则”:任何员工发现问题,可同时呼叫技术、生产、安全负责人
铁律二——保核心
保用户:每30分钟同步进展(哪怕只说“正在处理”)
案例:某外卖平台服务器崩溃时,第一时间推送“所有订单免配送费”稳住用户
保主线:砍掉20%非核心功能(比如暂时关闭数据报表,优先保障交易流程)
参考微信早期原则:先让消息发出去,再优化显示效果
保数据:立即存盘(像游戏存档),设置回滚底线(如“凌晨3点未解决就回退版本”)
铁律三——速复盘
1小时战后复盘,只回答三个问题:
哪次决策耽误了时间?
如果重来,最先做什么?
明天就能改什么?
2、解决未来的问题:防火要深透稳
任正非说:“会救火的是班长,会防火的才是将军”。亚马逊CEO贝佐斯有个著名比喻:“好管理者应该像园丁,在雨季蓄水,为旱季准备”。
所以防火的核心逻辑就是,晴天修屋顶,雨季建水渠
具体如何做?
第一招:早预警
比问题早一步发现,管理者应该建立自己的“预警仪表盘”,重点关注:
客户重复投诉的问题(超过3次即亮黄灯)
员工私下吐槽的痛点(匿名收集每周高频词)
系统周期性波动规律(如每月25号的服务器负载)
第二招:强免疫
丰田生产线上,新员工入职要先拆解300个故障零件;腾讯游戏团队要求每个策划必须参与客服轮岗。这些看似“浪费时间”的安排,实则是最高效的风险防控。
这里建议管理者每季度做三件事:
(1)交叉培训2小时(让技术学客服话术,产品学运维常识)
(2)模拟实战演练(拔网线、删数据库,观察团队反应速度)
(3)更新案例库(把过往事故整理成册,新员工必读)
第三招:晒隐患
海底捞后厨安装着360度无死角监控,不是为了监视员工,而是方便随时发现操作隐患。这种“透明化”思维同样适用于管理:
(1)晨会新增2分钟:每人说1个可能的隐患
(2)周报开辟“脆弱性诊断”专栏,分析当前最薄弱的环节
(3)重大决策前进行“崩溃测试”,追问哪个环节最可能出问题?
管理者的价值不在于扑灭多少明火,而在于让团队闻到焦味时就找到灭火器。毕竟,最好的危机管理,就是让危机来不及发生。
写在最后:
优秀的管理者不会浪费精力证明自己正确,而是把所有能量聚焦于——让问题的解决,成为团队成长的最佳养料。
上一篇 : 晋升管理层后,请逼自己养成这五个工作习惯
下一篇 : 高层、中层、基层,分别为什么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