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相关热门文章
- 盘点2014年世界排名前十企业培训
- 家电行业导购员10大销售技巧---
- 培训管理者能力提升也要遵循“721
- 【凝聚力培训】你的团队站好队形了么
- 【培训指南】讲师要如何选择课堂中的
- 销售沟通技巧培训之营销沟通中的5W
- 培训到底需不需要”打鸡血“?
- 浅谈培训效果评估中的“4R模式”
- 培训讲师的五大自我修养
- “培训讲师范”养成之身体语言篇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服装销售技巧培训
- 家居行业家具销售技巧培训
- 汽车4S店销售技巧培训
- 银行大堂经理服务礼仪培训
- 专业奢侈品培训
- 银行新员工培训
- 员工职业礼仪培训
- 理财经理培训方案
- TTT-KCI培训师专业发展胜任力
- 中国移动客户经理营销技巧与服务技能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培训的3个底层逻辑
时间:2022-07-27
有人问,老师,你做了10多年的培训,关于人才培训有什么法门?我说,综合来说就3个关键词,第一,锦上添花;第二,志在取胜;第三,刻意练习。
1.锦上添花——强化优点,摒弃“缺啥补啥”的思想
有本《动物的学校》的书讲述了动物学校开设跑步、爬树、游泳和飞行在内的一系列课程,并规定所有的动物必须无条件地学习所有的课程。
结果,鸭子由于练习跑步,脚蹼严重受损,游泳成绩降到中等;兔子本来是跑步冠军了,但是由于在无数次补考游泳,造成精神失常。
松鼠本是爬树高手,可是飞行课老师硬是要他从地面飞到树上,而不是从树上跳到地面,导致腿部抽筋,最后连爬树课也只得了个C,跑步得了个D。
在毕业典礼上,得第一名竟然是鳗鱼,就是平均分第一名,泳技可以,爬、跑、飞都会那么一点点。
你可能会笑话“动物学校”这种幼稚的行径,但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情况。人们为追求全面发展,常常忽略优势的发挥。
因为任何一个人,能达到的最好状态就是他原本优势的升级。正如有句俗语说: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语教,三等人用棍棒教,四等人用刀砍掉。
特别是,我们无法改变顽固之人,假如一个人对学习没有兴趣,且很顽固,培训对他没有意义;只有培训那些愿意改变的,有潜力之人。
哈佛培养的永远是顶端的高材生,华为招聘的也一定是头部的高材生。无论是哈佛还是华为,都无法把一个曾经很“劣质”的人打造成顶级的优等生。
2.志在取胜——不“比赛”,培训的意义就不大
比如,一支球队志在成长,而不比赛,每天只安排训练,虽有进步,但进步幅度不大;如果志在取胜,除了训练,也真刀真枪地决一胜负,这种改进的效果立竿见影。
同理,有诸如提升业绩、超越竞争对手类似明确目标的培训,比把培训当作福利,其效果要好得多。就培训形式而言,实行小组PK制,培训效果会大增。
因此,不要问:怎样才能成长,而要问:怎样才能把事情做成功。成长是取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一心只想成长的人往往得不到成长。
就我而言,最好的培训就是“以教代学”“标杆学习”。
3.刻意练习——先量变,再质变
量变,就是遵循10000小时黄金定律,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10000小时的努力。比如学游泳,就是把简单的动作重复1000次,10000次。
为什么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听了很多课,依然没卵用?这当中关键是,从道理到行动,需要把“道理”从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正如:读一百本书不如把一本书读一百遍。
质变,就是刻意练习,不断从舒适区进入挑战区,并获得有效反馈。一个人吃了一辈子的饭,为什么没成为吃饭专家;为什么一个人打一辈子的篮球,也不过是个业余选手,要成为专业选手,必须进行刻意练习——不适应的时候往往是成长的时候。
就培训而言,别相信那些说一次两次培训能让你脱胎换骨的鬼话。
综上所述,人才培训的关键密码,可以概括为:以强化优势为前提,以志在取胜为目标,以刻意练习为路径。
1.锦上添花——强化优点,摒弃“缺啥补啥”的思想
有本《动物的学校》的书讲述了动物学校开设跑步、爬树、游泳和飞行在内的一系列课程,并规定所有的动物必须无条件地学习所有的课程。
结果,鸭子由于练习跑步,脚蹼严重受损,游泳成绩降到中等;兔子本来是跑步冠军了,但是由于在无数次补考游泳,造成精神失常。
松鼠本是爬树高手,可是飞行课老师硬是要他从地面飞到树上,而不是从树上跳到地面,导致腿部抽筋,最后连爬树课也只得了个C,跑步得了个D。
在毕业典礼上,得第一名竟然是鳗鱼,就是平均分第一名,泳技可以,爬、跑、飞都会那么一点点。
你可能会笑话“动物学校”这种幼稚的行径,但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情况。人们为追求全面发展,常常忽略优势的发挥。
因为任何一个人,能达到的最好状态就是他原本优势的升级。正如有句俗语说: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语教,三等人用棍棒教,四等人用刀砍掉。
特别是,我们无法改变顽固之人,假如一个人对学习没有兴趣,且很顽固,培训对他没有意义;只有培训那些愿意改变的,有潜力之人。
哈佛培养的永远是顶端的高材生,华为招聘的也一定是头部的高材生。无论是哈佛还是华为,都无法把一个曾经很“劣质”的人打造成顶级的优等生。
2.志在取胜——不“比赛”,培训的意义就不大
比如,一支球队志在成长,而不比赛,每天只安排训练,虽有进步,但进步幅度不大;如果志在取胜,除了训练,也真刀真枪地决一胜负,这种改进的效果立竿见影。
同理,有诸如提升业绩、超越竞争对手类似明确目标的培训,比把培训当作福利,其效果要好得多。就培训形式而言,实行小组PK制,培训效果会大增。
因此,不要问:怎样才能成长,而要问:怎样才能把事情做成功。成长是取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一心只想成长的人往往得不到成长。
就我而言,最好的培训就是“以教代学”“标杆学习”。
3.刻意练习——先量变,再质变
量变,就是遵循10000小时黄金定律,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10000小时的努力。比如学游泳,就是把简单的动作重复1000次,10000次。
为什么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听了很多课,依然没卵用?这当中关键是,从道理到行动,需要把“道理”从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正如:读一百本书不如把一本书读一百遍。
质变,就是刻意练习,不断从舒适区进入挑战区,并获得有效反馈。一个人吃了一辈子的饭,为什么没成为吃饭专家;为什么一个人打一辈子的篮球,也不过是个业余选手,要成为专业选手,必须进行刻意练习——不适应的时候往往是成长的时候。
就培训而言,别相信那些说一次两次培训能让你脱胎换骨的鬼话。
综上所述,人才培训的关键密码,可以概括为:以强化优势为前提,以志在取胜为目标,以刻意练习为路径。
上一篇 : 员工是老板的命,老板是员工的运
下一篇 :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8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