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土壤
    时间:2016-11-25

 

工匠精神,在德国被称为“劳动精神”,在美国被称为“职业精神”,在日本被称为“匠人精神”,在韩国被称为“达人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指在某项具体的工作上几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打造顶级的质量,也类似于我们中国人的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工匠精神可以适用于任何领域,农,工,商,都可以贯彻。比如烧菜,做衣服,种花,任何一件不起眼的小工作,被灌注入工匠精神后,都能够获得极大的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却存在无数私人的小作坊,甚至英国女王穿衣服,也要去找一家小作坊定做,这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近年来,这个术语也开始在中国工商界流行,苹果的成功据说就是因为乔布斯、乔纳森等人的“工匠精神”,魅族号称以“工匠精神”做手机,TCL董事长李东生也呼吁“我们需要重拾工匠精神”。
 
而职业教育,正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之一。
 
德国的职业教育久负盛名。德国一所农业职业学校的课堂上,校长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如果让你经营一个拥有150头牛的养牛场,你如何精确计算出所需的水、电、农业机械、精粗饲料、药物的数量,以及雇工的工资、税收等各项费用?”经过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校长再拿出畜牧研究所的权威报告,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分析、解释。

 中国的职业教育,似乎缺乏发展的相应条件和文化支持。
 
安徽休宁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木工班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学校别出心裁为毕业生颁发“匠士”学位。每年毕业典礼上,毕业生身着隆重的“匠士”服,头戴“匠士”帽,庄严肃立。据校方的解释,“匠”代表了娴熟的职业技能、谋生能力,而“士”则代表了一个人的文明修养、人生信念。这大概体现了校方把职业意识与传统观念相对接的苦心。然而,效果并不是很好,木工班已连续多年招不满学生。
 
校长的解释是:“休宁县自古被称为"状元县",家长觉得学木工很没面子,上大学才有出息。”
 
儒家则向来就是知识分子的宗教,孔子有“君子不器”的说法,论语中他对学生问稼穑之事很不以为然。按主流的儒家观念来看,匠人们营营役役、雕虫绣花,都是些末技,士君子不为也。士君子要修齐治平,不为物役。如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崇尚笔墨,讲求简、淡、疏、旷,贬斥工笔、色彩,“匠人气”、“画工气”、“匠气满纸”是对作品与作者最为不屑的评价。
 

由此可见,中国的职业教育要取得充分发展,需要克服传统观念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