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做管理,要鸡汤还是鸡血?
- 【中高层管理培训】优柔寡断管理风格
- 销售沟通技巧培训之有效沟通中的六大
- 做管理就是抓人心:管他人,顺人性;
- 做管理,这五个大忌千万不能犯!
- 跟领导相处的7大忌讳,千万不要碰!
- 做管理,不怕员工走人,相反,越淘汰
- 做管理的顶级状态:松弛感!
- 为人处世的“八大忌讳”
- 做管理,一定要撕得下脸皮。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经常听到领导们抱怨:
“我布置的任务,下属总做不好,一点都不上心!”
遇到这种情况,先别急着去怪下属执行力差。
问题可能就出在你自己身上——布置任务的方式大有问题。
想让下属乖乖听话,高效完成任务?
来,做好五步走,轻松搞定,建议学起来!
01
忌猜谜:清晰传达,直戳要点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有些管理者总觉得下达任务就是开会,因此,三天一大会,两天一小会。
把要做的事情简单交代一遍,然后静待交付结果就ok。
但我想说,频繁开会并不等于有效沟通。
很多时候,下属之所以执行力不强、事情没办好。
其实,是因为管理者在布置任务时表达不够清晰。
比如,你对下属说:“做一份项目汇报。”
结果一周后,下属递给你的却是一份月度总结。
这时你当然会生气,但问题真出现在下属身上吗?
其实不然。
如果你一开始就能明确地说明:
“我需要一份季度项目汇报,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下周五前给我。”
那么,下属自然就能get到你的点,执行起来也会更加到位。
所以,布置任务的第一环,千万不能含糊其辞,不然一步错步步错,后续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那该如何去做呢?
这里可以使用“3+1结构化思维”:即背景、内容、重心+交付时间。
比如,你让下属写一份策划方案:
你要讲清楚是什么方案,具体内容有哪些,重心点该放在何处,以及最终交付时间,形成下达任务的闭环。
只有你表达具体了,下属才能听明白,最终成果才能入你心。
因此,在布置任务前一定要记住:前期沟通,清晰明了,准确具体。
02
忌单向:复述确认,对齐信息
在职场中,有效沟通永远都是双向的。
要想任务顺利执行,你得和下属把话说清楚,才能更好地去落地。
那如何产生有效沟通呢?这里要注意两个点:
(1)说了不算,确认才行
管理者在传递任务时,经常想当然地认为:
我说了,下属也就知道了。
但事实上,很多误会和偏差,也就由此产生:
你说了,但下属并没get到。
比如,在工作中,我再三要求员工不允许回复:“好的”,而是回复:“确认,收到”。
虽然看似多此一举,但在这个确认的过程,可以让你规避很多意外。
同样,一场有效的下达,它不是个人的独角戏,而需要你呼我应,所发信息也必须得到下属本人确认。
(2)化繁为简,大家都懂
就是下达任务时,站在下属的认知水平上,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存有沟通漏斗:
心里想的是100%,说出来80%,听到60%,听懂40%,执行20%。
每个人的脑回路,思维认知都是不同的。
很多时候事做不到位,往往不是下属执行力有问题。
而是领导的“我认为”,下属的“我以为”,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因此,在沟通任务时,不要过于卖弄自己的学识,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让下属听明白。
那面对双方的沟通偏差,信息层层递减,该怎么办?
无疑,向上复述是最好的选择!
让下属按自己的理解,去复述一遍你所说的任务,确保双方信息保持高度一致。
03
忌死板:探讨目的,思辨为先
有这样一个故事:
猴王让小猴去种桃子,两猴一组,分工明确。
路过的猴子见它们只浇水不栽树,便急忙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两猴低头回答:“在种树”
猴子接着问:“树呢?没树怎么种?”
挖坑的猴子答:“我的工作是挖坑和埋坑”
另一只猴子说:“我只负责浇水就好”
你看,有的猴子看到的是种树这个全过程,有的只知低头按部就班,却从不思考变通。
虽然是故事,但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小猴”员工还真不少。
他们只知道按管理者的要求去完成任务,却从不思考背后的原因和目的,问题出在哪儿?
其实,管理者也是有责任的。
分配任务时,不能只说“去做这个”,还得解释“为什么做”和“怎么做”。
这样,员工才能明白任务的真正意义,摆脱机械,更好地执行并应对变化。
在线下授课中,我一直强调,团队里是需要灵活思辨的氛围。
只有当员工深入理解任务后,他们才能更有创造力地完成工作,让整个团队更加高效和充满活力!
所以,管理者们,别忘了“点亮”员工工作背后的意义!
04
忌独揽:确认边界,授权有度。
当管理者布置任务时,最怕遇到两种极端:
一是自己插手过多,让下属束手束脚。
二是下属大小事都汇报,任务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头上。
那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解决之道在于明确边界!这里有两点小建议。
(1)授权80%,掌控20%
有研究发现,80%的工作都是可以授权的。
所以,管理者手中的大部分工作都可以放心交给下属去完成。
自己只需聚焦关键的20%,确保大方向不跑偏,其余80%,就放心大胆让下属去施展。
同时,还要设定好让下属汇报的关键节点,以确保不出问题,轻松掌控全局。
(2)量其能,授其权
给了职位,就要给相应的权力。
别搞把下属“扶上马”,却舍不得“撒缰绳”,处处干预这一套。
在授权的同时,管理者也要有毒辣的眼光。
不能盲目地“一刀切”,而要根据下属的能力来匹配。
避免大材小用,小材大用,有才不用和无才宠用。
在下达任务时,做到量才任职、视能授权,循序渐进,确保充分发挥下属的潜能。
总之,布置任务要明确边界,授权有度,做到抓大放小管细。
这样既能保证任务顺利推进,又能让管理者收放自如。
05
忌分歧:征求意见,共筑共识
很多时候,下属在工作中的能力问题,关键还是态度问题。
他们愿不愿意干,直接影响到最终成果。
所以,布置任务时,你还要关心下属是怎么想的。
毕竟,他们是一线执行者,可能有更接地气的见解和建议。
因此,放下身段,主动去探讨,尊重下属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这样不仅能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参与度也会变得更高。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表示:
“做管理,要重视反对意见的价值。”
在工作中,我也一直认为,激励下属去做,不单单自上而下,依靠权力去制约。
而是想办法让下属参与进来,多听他们的反对意见,这样下属会更有存在感。
同样,根据下属反馈的动态,来调整任务安排。
确保双方在做的过程中,更好地达成共识,让执行更顺畅!
总之,好的决策,是面对各种方案的综合选择。
因此,管理者别只顾着布置任务,而忽视了下属的想法。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下属执行力不够,先别看下属的问题,从自身出发。
把自己的管理和布置做好,如何更好地去促成落地结果才是你所思考的。
上一篇 : 做管理,请注意边界感!
下一篇 : 新生代员工不是管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