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训课程 > 课程内容
广告1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更多 》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更多 》
相关最新下载资料

标准化法、商标法与产品质量法综合解读

课程编号:62815

课程价格:¥18000/天

课程时长:1 天

课程人气:15

行业类别:行业通用     

专业类别:企业管理 

授课讲师:李皖彰

  • 课程说明
  • 讲师介绍
  • 选择同类课
【培训对象】
企业中层管理者、核心员工

【培训收益】
1. 提升学员对基本法律法规与新修法律法规的认知 2. 提升学员能源立法的理念与认知 3. 增强学员内控合规意识,实现企业长久稳定发展 4. 增强员工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增强认识,严守边界、防范风险

第一讲:标准法、商标法、产品质量法与企业经营的关系
一、标准是质量的基础,商标是质量的“外在标识”,质量是商标价值的“内核”
《标准化法》:技术规范的“底线”,保障产品/服务的安全性、通用性
《商标法》:品牌价值的“护城河”,保护商誉与市场识别度
《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的“安全网”,规范生产销售责任
二、企业常见合规场景
研发阶段:产品标准制定、商标设计注册;
生产阶段:标准符合性、质量控制;
销售阶段:商标使用规范、质量承诺履行;
售后阶段:质量纠纷处理、商标维权。
第二讲:《标准化法》深度解读
核心目标:掌握标准制定、实施与合规管理的实务要点
一、法律框架与核心概念
标准的分类:国家标准(强制/推荐)、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强制性标准(GB)的“底线”地位: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
推荐性标准(GB/T)的市场化作用:提升竞争力、行业共识
二、企业标准化的合规要求
企业标准的制定:技术指标不得低于强制性标准,鼓励高于推荐性标准
标准的公开与备案:企业标准需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开
标准实施的监督:市场监管部门抽查标准符合性,不符合强制标准的需承担行政/民事责任。
【案例解析】某企业产品执行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
第三讲:《商标法》核心规则与实务
核心目标:掌握商标注册、使用与维权的法律要点,规避品牌风险
一、商标法律体系与核心概念
商标的定义与功能:区分商品/服务来源的标识
商标权的取得:注册原则(“申请在先”+“使用在先”补充)、禁用条款
商标分类: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
二、企业商标管理的合规要点
注册阶段:商标查询(避免近似)、类别选择(核心+关联类别)、申请流程(9个月初审+3个月公告)
使用阶段:规范使用(不得自行改变商标图样)、证据保留(发票、合同、广告等,用于续展或维权)
维权阶段:侵权认定(“混淆可能性”标准)、维权途径(行政投诉、民事诉讼、刑事报案)
【案例解析】某公司因商标未规范使用(缩小logo比例)导致维权失败(法院认定“未实际使用注册商标”)
【案例解析】恶意抢注“火神山”商标被宣告无效(违反《商标法》第10条“有害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第四讲:《产品质量法》重点解析
核心目标:掌握产品质量责任边界,规避生产销售环节的法律风险
一、法律框架与核心概念
产品范围: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产品质量责任主体:生产者(严格责任)、销售者(过错责任+追偿权)
禁止性行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虚假质量标识
二、企业产品质量合规要点
生产环节: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执行标准符合性
销售环节:履行告知义务(产品使用说明、警示标志)、保留进货凭证
质量纠纷处理:消费者索赔(“退一赔三”适用条件)、行政处罚应对
【案例解析】生产者因产品缺陷导致人身伤害,被判承担医疗费+残疾赔偿金(《产品质量法》第44条)
第五讲:课程总结与行动规划
知识回顾:三大法律的核心条款与关联关系
企业合规清单: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的法律风险点与应对措施
行动建议:建立跨部门合规协作机制(法务+质量+品牌)
在实际工作中实现“标准筑基、商标护牌、质量固本”的综合合规目标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