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训课程 > 课程内容
广告1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更多 》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更多 》
相关最新下载资料

企业为什么远程在线办公效率低下?

课程编号:26295

课程价格:¥32000/天

课程时长:2 天

课程人气:436

行业类别:行业通用     

专业类别:管理技能 

授课讲师:韩迎娣

  • 课程说明
  • 讲师介绍
  • 选择同类课
【培训对象】


【培训收益】


1、亲自参与
企业建立敏捷环境,企业最高领导、合伙人、高管及全员,都要建立敏捷管理共识,并且全员参与其中。针对工作任务与协作关系,要制定清晰的执行计划,参与人与责任人。
2、扩大授权范围
敏捷管理过程,难免会有组织内部节奏不均衡现象,导致内部团队和流程产生冲突,高管必须思考如何将敏捷管理的知识经验传递到企业各个组织,使团队能够积极参与与协作。
3、交付价值
交付价值有两个层面,一是创造客户价值,二是价值管理
首先:创造客户价值,要从客户价值出发,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核心诉求),价值输出,精益思维(一个MVP,一个精益分析),从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来满足客户价值诉求;
企业经营过程,要求团队考勤,不是为了考勤而考勤,是为了让团队实现创造价值,但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团队每个成员每天或者每个时间周期,完成的工作任务与价值,并不能核算清晰,要以价值、成果交付为导向来清晰核定,团队成员工作任务与实际效益的关系,有效剥离不产生价值的无效工作。
4、从用户角度思考
业务端的产品负责人必须始终致力于满足用户的需求。团队在设计产品和服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终端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其特定需求,要走到用户身边去验证需求。
5、建立“刚好够用”的习惯
敏捷开发强调“边测试边学习”,即尽快发布对终端用户具有一定价值的最小可行产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迭代。那么敏捷管理也是如此,建立最小可交付意识,工作任务不断交付,不断迭代。
6、建立执行标准与交付标准
企业高管,不仅仅是带领团队,分配任务,还要训练团队进行有交付标准的执行能力,交付出来的工作成果才可控,而这个标准,是建立在企业提出的最高标准基础上。比如,我在带团队的时候,给团队提出标准:大于标点符号的错误都是事故。这个标准非常严苛,可能我也不一定完全做到,但这个标准悬挂心中,团队就会朝着这个标准去努力,直至达成。如果不建立标准,团队交付出来的成果质量,有可能就是五花八门。
7、采用迭代式方式
迭代是指把一个复杂且执行周期很长的任务,分解为很多小周期、可完成的任务,这样的一个周期就是一次迭代的过程;
每一次迭代都可以生产或开发出一个可以交付的任务及成果。
所以当我们明确OKR (业务目标管理方法)后,执行小组将主要采用迭代式工作方式,不断交付可供客户使用和验证的最小可行性产品(MVP),获取反馈后再不断迭代改进,最终打磨出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爆款产品。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有大迭代,即:战略、方向、商业模式等迭代;还有小迭代,即:产品优化、业务流程、工作方式、运营、营销等迭代。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建立迭代周期,每个执行组织、团队都要建立迭代周期,通常1~2周为一个周期进行迭代冲刺,每个“冲刺”都像是一次短跑,只要从 “起点”跑到设定好的“终点”,便可实现一次可交付工作任务。这种固定的周期节奏能够使小组成员免于“拖延推诿”,并且因为自己能够达成的工作量而感到振奋。一年约52周,企业可在全年持续迭代至少30次以上,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进步与发展速度。
敏捷管理即是企业非常好的管理手段,同时也是一个方法,理念,甚至是企业的文化与习惯;
上面我们阐述了管理问题,现在我们再说说工具的问题,在这里说的工具就是数字化管理及业务工具,我们都知道,采用目前很多企业采用远程办公的时候,辅助性数字化工具很多,这些工具大部分属于在线的汇报性、输入性工具,并没有把工作过程直接展现出来,这也使的工作进度及管理失控,也没有体现可视化工作方式。比如说:平常工作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做完之后,在系统上再把今天的工作录入一遍,万一遇到对系统工具不熟悉的团队,干脆企业招专业人员,美其名曰,系统运营人员,帮助大家录入数据,这样的方式有什么弊端吗?
1、不实时,并不能随时随地知道团队正在做什么,发生哪些执行行为;
2、低效高成本,企业不仅投入数字化系统的费用,还要额外增加工作时间来输入系统,等于每天的工作执行两遍,工作执行一遍,系统执行一遍;
3、数据误差及不真实,数据输入的时候,对工作的过程并不能完全清晰的记录,只是一个总结性记录,即使有一些过程表单,但也是数据断层;
4、容易出错,这里面出错,有两个现象,一个是手滑,不留心写错,125写成1250,还有一个是故意出错,为了迎合KPI,迎合管理;
所以,从系统里表现出来的是,KPI都是95分以上,工作结果也很好,数据完美,团队完美,工作完美,但企业就是不赚钱,从肉眼看到的问题,系统里根本反应不出来,那这种现象,就是数字化管理工具,业务工具的失败,而这种现象,目前在95%以上的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也恰恰反应了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在做数字化管理或业务工具的时候,没有实现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也就是工具不能帮助大家工作,而是业务与技术的两层皮,脱离了,这不仅仅是给执行团队造成负担,给管理及决策也造成负担,形成的最终结果就是:企业花费了很多钱投入了系统,出了一个不能反应工作真实状态的结果,一个完美而毫无意义的数据结果。而这样的系统,放到远程办公,进行团队协作,直接就是失控,这也是为什么会产生管理焦虑的原因。也就是并没有按照交付价值的商业目标,去做系统设计;
应该如何解决呢?给大家几个方法: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一个是管理层面,一个是业务层面,事实上,从数字化工具,是要通过业务来体现管理成效的,所以:
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围绕产品生命周期、服务生命周期、客户生命周期或项目生命周期来梳理自己的数字化系统主线;
2、在梳理的过程中,要考虑几点:a、企业目前的数字化系统与应用现状;b、经营管理中,有哪些核心问题比较突出?c、这些问题对企业的经营影响有多大?d、在业务实现的路径上,如何帮助组织效率更高?
3、在设计数字系统的过程中,让业务与系统进行深度融合,系统工具要能够帮助团队来执行工作,工作过程中的数据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不是额外输入,通过系统工具来帮助团队实现工作的效率更高,比如这有两个场景:1、当我们想要出门打车的时候,用滴滴或者其他网约车平台能够帮助我们叫车,然后下楼出门,完成行程,而用户的出行轨迹是随着行程进程自然而然产生的。2、那如果换一下场景,打车的时候,先站在马路边打车,到了目的地后,再打开滴滴或网约车平台输入起点到终点,而用户的出行轨迹是事后手工产生的,而这样的工具对用户叫车没有任何帮助,我相信当换成这样一个工具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会再用滴滴或者网约车,这也是大部分企业目前的现状;
4、通过用数字化工具,实现团队管理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一线人员,其次是主管,经理,高管,最后到最高决策,也就是落实数字化工具的时候,是自下而上的,每个层面的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数据都是实时产生,那么最终到了最高决策的时候,数据是实时,真实有效的数据。也能随时反应我们的工作状态,实现可视化的业务执行与管理;
5、要有迭代习惯,也就是不要考虑一次性有一个完美的系统工具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不存在,也不现实。而是先解决核心的问题,逐步迭代,慢慢外延,最终实现全面的管理。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