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总理说“厚植工匠文化”,你读懂了么?
    时间:2017-03-27

 2017年的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说:“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然而——

 

“一生能成为一‘匠’,这种浪漫到骨子里的情怀,的确让人很着迷。但令我沮丧的是,我暂时做不到,我目前的生活不允许这样,我的公司似乎也没有这样的环境。”一次工匠精神培训的课堂上,一位不太“识趣”的学员这样分享他的感受。


他的分享打破了培训现场的热闹,他的反馈与明亮的灯光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不过,他的分享触动了我,也让不少领导陷入了沉思。


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明,我们是工匠精神的始祖。然而,工匠精神在我国近代竟然差点失传,以致我们需要重拾工匠精神。当我们从国家层面全力倡导工匠精神时,发现落实到基层是困难重重。


“倡导工匠精神无非是领导强制下属,老板洗脑员工,自己忍受痛苦”,有人这样看待企业倡导工匠精神这件事。他们认为工匠精神有“强迫症”、“苦行僧”的含义。有人甚至将工匠精神与工匠等同起来,认为提倡工匠精神便是鼓励大家去做工匠。他们心目中的工匠是不讨人喜欢的。


我曾让学员们闭上双眼,脑海想象匠人的形象。有人的描述是,“在一个残垣破壁的老巷子中,身穿破褂子的人,一声不吭地埋头苦干,还有些悠然自得。”年轻人确实没有兴趣,一点也不向往这样的场景。


他们会津津乐道于“网红”,梦想自己一夜之间就红遍大江南北。他们脑海里的想法是:如果能靠脸吃饭,谁还去打拼?这与我国现阶段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有很大关系,加上传统工匠有很多不合时宜的做法,导致人们在认知上有偏差,造成工匠不像“网红”那样受人追捧。



 

 

 

01
我们并不缺少工匠精神,缺少的是对工匠的尊重,即缺少工匠文化。

 

 

 

 

我们对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理解,从精英阶层到普通老百姓都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我们并不缺少工匠,缺少的是对工匠的尊重。我们的教育、文化、制度及社会现实,从某种意义上“杀死”了真正的工匠,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形成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围——工匠精神缺失的“罪魁祸首”是工匠文化的缺失。


培育工匠文化,“生产”新工匠是倡导工匠精神的重中之重。坦率来说,这正是我要写《咫尺匠心:新工匠是怎样炼成的》初衷之一,它不同于一般只讨论工匠精神内涵的书籍。


塑造工匠文化是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是我国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生产世界级产品的根本大计。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文件中提到工匠精神,目前已火爆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有关我提出的“新工匠精神”方面的话题也是汗牛充栋,不乏有知名专家学者妙语连珠。当然,这是好事。


可是,从近期为企业做工匠精神的培训来看,不少企业仍停留在思想灌输层面。有的企业纯粹是因为工匠精神是当下的热门话题,走过场,做做秀,喊喊口号而已。特别让人不能苟同的是,将“工匠精神”印在营销海报上,自称产品为“匠品”,自诩怀揣“匠心”。这与“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并无区别,自欺欺人。


倘若如此,我们怎能实现李克强总理倡导的“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如何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企业如何能实现长盛不衰呢?显然不能!




 

 

 

02
工匠精神与民族特性无关

 

 

 

 

有人把“工匠精神”的缺失归因于民族特性,但同为德意志民族,原民主德国的“工匠精神”就远不如联邦德国。浙江大学姚先国教授讲述自己1986年第一次到当时东柏林考察时的情景:物资短缺,商品价格便宜但种类少,服务态度差,上饭馆要排长队。


买了几本书想邮寄,在西柏林是很方便的事,在东柏林却很麻烦,要跑商店买邮寄的箱子、带子、胶水,自己包装。剩下的包装材料扔了可惜,带着累赘。在联邦德国随时可以体会到的“工匠精神”,在东德却难见踪影。

 

姚先国教授还提到,柏林附近的波茨坦市是当年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签署《波茨坦公告》的地方。然而,这里道路坑坑洼洼,楼房破旧不堪。最能说明“工匠精神”差异的是该市的大剧院。据说,两德统一时,该剧院已经拆毁准备重修,地基已开始打桩了。


但统一后的新政府认为,新剧院至少要达到使用百年的高标准,原设计太差,要推倒重来。新方案要3年设计、5年建造,但老剧院已经拆了,居民8年内看不上戏,怎么行?市政府决定在新址旁搭一个临时剧院,以满足居民近8年的需要。结果是,临时大剧院功能齐备,舒适耐用,并非“临时”凑合。


我给德资企业博西华培训时,学员都是中国人,但做事的态度与行为与一般的企业就是不一样。例如,上课笔记工工整整,上课秩序井井有条,连布置的课后作业,都一丝不苟地呈现出来。这是什么力量导致的结果?制度的力量,文化的魅力!否则,不可能出现如此美丽的“景象”。


我参观他们的生产车间,车间环境已无须多说,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他们制度和标准特别多,而且很明确,有预警性。执行起来也很严格,谁违反就处罚谁,且非常及时,也没有下不为例这样的说法。


从以上的情景不难看出,管理制度与治理机制是决定“工匠精神”的重要因素。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驱罗伯特·欧文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形成好的品行,坏的环境则使人形成坏的品行,即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当然,没有永远的好人,也没永远的坏人,关键看有什么样的制度环境。



 

 

 

03
莫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把工匠精神上升到一个人的境界和格局,这固然是好事,可是没有肥沃的工匠“土壤”,就不可能有工匠精神的“生根发芽”。


例如,有的企业做了工匠精神培训,却没有推出相应的行动措施和工匠制度,自然没什么效果。同时,我发现一个现象:越是小公司越喜欢做心态方面的培训,越是大公司越崇尚做运营流程及制度建设方面的培训。


不少企业在做工匠精神方面的培训时,员工是听听感动,想想激动,回去却一动不动。也有些企业将工匠理念张贴得随处可见,甚至有“张灯结彩”之感,可一阵喧嚣之后,大家的工作依然如故,并没有什么起色。


建立不起工匠制度,就难有工匠习惯,就不可能有工匠精神的产生。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构建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工匠习惯,产生工匠精神,形成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不会凭空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工匠精神呈现于产品和服务中,存在于人们的行为和用户的口碑中。显然,一味灌输工匠精神的理念是远远不够,得让理念从“墙上”跳到现实工作中去,让理念内化到全员的心里去。


所以,工匠精神不是短期可以形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积累,内化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同时,它需要环境的滋养和组织整体能力的提升,从而沉淀深厚的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需在领导的倡导下,以执行文化为铺垫,以制度为措施,集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真正培植好工匠成长的肥沃土壤。它需要匠心领导者像园丁一样松土、浇水、施肥、剪枝进行精心栽培,形成成熟的工匠文化,让匠心成为一种普遍景象。这就必须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建设等多方面的协同,建立适合工匠生长的文化土壤,持续累进而成。


工匠精神不是从头脑里“灌输”进去,而是从心里“长”出来的;不是从上往下“压”出来,而是从下面往上“高涨”起来的。如此,才能铸造出更多的新工匠。

 

 

 

 

 

《咫尺匠心》恰逢其时

 

 

抢先订购吧!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助理师师,电话13857108608,QQ:2850149137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