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公司裁员,会先裁掉这5类人
    时间:2025-08-01

公司裁员,会先裁掉这5类人

作为管理教练,我见过太多企业用“优化”“调整”的名义,悄悄展开裁员。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企业裁员率同比上升17%,其中互联网、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是重灾区。
但你知道吗?裁员从来不是随机抽签,而是有清晰的“优先级”。今天,结合我的观察,分享哪些人最容易被公司优化掉,以及如何避免成为那个优化对象。

一、"混日子的刺头"首当其冲:
为什么“刺头”会被优先裁掉?在管理学中有个“破窗效应”,说的是如果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混日子的刺头员工”就是那扇破窗,如果不及时处理,整个团队的风气都会被带坏。
更现实的是,裁掉一个刺头,对公司来说,有往往能换来团队的士气提升——毕竟没领导愿意和整天抱怨,还会跟他冲突的下属共事。所以,公司裁员时,这类人往往首当其冲。
如果刺头能力很强呢?能力再强,也抵不过每天给领导添堵。客户不会因为一个人能力强就签单,但会因为团队氛围差而放弃合作。对公司领导而言,更是如此。
那所说刺头都有哪些特点呢?
1. 情绪污染:总在传播负面情绪,却从不提供解决方案;
2. 规则破坏:明知道公司的制度不允许,却总找借口违反;
3. 价值毁灭:消耗公司的管理成本远高于其创造的价值。
这类人即使不遇到公司裁员,也会被公司找机会处理。因为一个公开顶撞领导的刺头,会诱发三个沉默观望的效仿者;一个混日子的老油条,能带歪五个新人的职业观——这些是影响公司和领导安危的定时炸弹。

二、"性价比差的老油条"最危险:

35岁危机的本质不是年龄歧视,而是性价比失衡。《哈佛商业评论》曾做过一个统计:职场中,35岁以上人的平均薪资是25岁以下人的2.3倍,但效率提升只有1.7倍。当企业面临成本压力时,“老员工=高成本”的标签就会被贴上。
特别是有些老员工的“十年经验”早已被新技术稀释成“一年经验重复十次”。当老板发现市场上能用1/3薪资找到性价比更高的年轻人时,裁掉这些老人就顺理成章了。
更残酷的是,很多老员工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缺乏学习新技能的意愿——而企业需要的,是能快速适应变化的“多面手”。而有的老员工知道什么时候该装忙,什么时候该请假,什么时候该在领导面前表现,这类老油条一定会是公司裁员的“重灾区”。
因为职场不是养老院,而是竞技场。经验值钱,但前提是能持续创造价值。要知道,经验不是免死金牌。

这里温馨提醒一下,步入“老油条”的三个危险信号:
1. 经验折旧:过去的成功经验无法解决新问题;
2. 学习停滞:三年没读完过一本专业书,不想尝试新做法;
3. 抢功推责:遇到问题总想躲,还说"这个我以前没做过"。
其实,对这类老油条躲得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因为在公司裁员时会最危险。

三、"及格线的平庸者"避免不了:
麦肯锡的调研显示,企业中20%的顶尖员工贡献了80%的业绩,而60%的“平庸者”只贡献了15%。当企业需要削减成本时,最先被砍的往往是这60%——毕竟,裁掉1个“平庸者”,可能只需要招0.5个“优秀者”就能弥补损失。因为企业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努力但没结果的人。
我曾问过一位CEO:“如果平庸者很听话呢?”他摇摇头:“听话没用,企业要的是能打胜仗的兵。”这句话,同样值得我们每个自认为“努力但没结果”的人警醒。

如今,60分正在成为危险区。我见过最残酷的案例是某互联网大厂,采用"271排名制"(20%优秀,70%合格,10%淘汰)。在经济下行期,他们把"70%"中的后30%也列入了裁员名单。一个被裁员工哭着说:"我每年都完成KPI,为什么还是我?"HR的回答发人深省:"完成KPI是及格线,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能突破KPI的人。"
其实,对公司而言,被优化的,并不是要针对某个具体的人,而是那些可替代性强的“标准件”。

四、"高成本低产出的伪高管"理应裁:

再来说说高成本低产出的“伪高管”。这类人身居高位,拿着高薪,工作表现却与薪资水平严重不符。他们往往擅长于汇报和表演,实际工作中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经常召开各种会议,讨论各种方案,自己不拍板,总让团队来定,最终也拿不出像样的成果。
概括来说,这类伪高管有三个特征:
1. 职位通胀:头衔越来越高,实际管理能力停滞,不作为,不担当;
2. 责任虚化:出了问题,总说"这是下面人没做好",自己不躬身入局;
3. 成本高昂:工资+福利+办公成本占部门预算30%以上,产出却不足10%。
拉姆·查兰在《领导梯队》中指出,很多高管之所以能升到高位,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资历”或“关系”。但当企业面临生存压力时,这些“伪高管”就会成为最先裁的对象——毕竟,裁掉一个总监,能节省的成本相当于裁掉10个普通员工。
就像杰克·韦尔奇说的:“不能贡献业绩的高管,就像肿瘤,必须切除。”我认为,职位越高,越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因为价值不是由头衔决定的,而是为企业创造多少利润决定的。

五、"能力强但价值观不符的人(野狗)"跑不掉:

最后,说说能力强但价值观不符的人,阿里称之为野狗。这类人,因为工作能力非常强,能够为公司创造巨大的价值,但问题在于,他们的价值观与公司不符,就可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司的利益,甚至钻空子、找漏洞,利用公司的资源为自己谋取私利。
除了这些,这类人还有三个特征:
1. 影响力强:因为单兵作战能力远超平均水平,故在团队里很有话语权;
2. 无视规则:总认为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从而违背团队规则;
3. 破坏团队:他们成功无法复制,但思想和行为对团队具有破坏性。
对于企业来说,文化比能力更重要,不能因为能力强就可以为所欲为。当能力与价值观冲突时,企业会选择价值观——因为能力可以培养,但价值观一旦崩塌,整个企业都会地动山摇。
奈飞文化手册中有一条:“我们只雇佣成年人,但更雇佣奈飞人。”这里的奈飞人,指的是认同公司价值观、能长期与公司共同成长的人。

写在最后:
真正的安全来自构建三维价值护城河:
1. 不可替代:将经验转化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让技能持续生长。
2. 文化契合:做规则的守护者而非破坏者,让价值观成为隐形能力。
3. 未来储备:每天投资1小时在学习上,让认知迭代速度超越行业变化。
记住:优秀的企业从不"裁员",而是持续升级人才配置。当你能成为组织战略中的关键成员,当你的成长速度始终领先于企业成本削减速度,任何经济寒冬都将成为你脱颖而出的机会。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