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做管理,没人“骂”你,才是最大的不幸!
    时间:2023-09-28

 做管理,没人“骂”你,才是最大的不幸!


在企业中,管理者往往扮演着一个繁重而艰难的角色,不仅需要引导团队、制约下属,同时还要考虑增长、促进发展。然而就是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难点,那就是员工对管理者的反馈,甚至员工“骂”你。对于这些“骂”,管理者应该如何看待呢?
“被骂”对任何人而言,的确称不上舒服,但反过来想想,做管理没人“骂”你,又何尝不是做管理的最大悲哀呢?

1, “骂”是员工意见的反馈。
在一个健康的企业组织中,员工的反馈是至关重要的。企业想要健康发展就必须重视员工的反馈,哪怕是“骂”你,也是值得认真倾听。当然这里的“骂”更多的是意见的一种体现。没人“骂”你或者听不到员工的心声,管理者就像聋子一样无助。
这一点Goole公司做的就非常好,相教于传统企业,它更鼓励员工畅所欲言、鼓励多方信息的共享,从而打破信息壁垒,让员工眼界大开,更好的进行信息传递,甚至Goole还鼓励员工发挥自身创意,参与全员TGIF大会,参与到公司的决策中来。
久而久之,员工经常在公司的内部论坛上表达他们的观点,甚至对公司的策略提出质疑,这些反馈都被管理层认真对待,并成为了公司决策的重要依据。

2.“骂”是员工的内心期待
如果员工有反馈,但没有负面反馈,尤比如,没人“骂”你,就是好事吗?回答是否定的,要么是员工不敢“骂”你,要么是员工懒得“骂”你,这都不是什么好事。一个人会“骂”你,说明他对你还有期待,而有意见却不“骂”你,说明他已心灰意冷,对你没有期待了。正如“嫌货才是买货人”。
在管理中,员工本身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真实感受,而这种“骂”更多的是来源于下属对于管理者某些政策或管理自身行为的不满。作为管理者,理所应当静下以来去倾听底层的声音,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所做的决策。

3.“骂”是员工情绪的释放
一个人把情绪发泄出来,总比埋在心里要好得多,对工作会更有帮助些。有时侯,“骂”出来了,问题通常就解决了一半。
牢骚效应就告诉我们,允许员工发牢骚的团队比不允许员工发牢骚的团队,士气更高,因为压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与排解。反过来说,有情绪却不“骂”你,便会降低员工士气。
因此,管理者多听少说,让员工发泄情绪,以便提高员工的士气。

4.“骂”是员工参与的象征。
有意见表达是参与的体现。只有当员工真正的去做、去落实管理者的决策,他才会在做的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同想法,这时下属便会主动向管理者报备。只有当员工感到自己的观点被重视、被采纳,他们才会更愿意参与到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中,这种参与感不仅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正如,亚马逊公司的员工经常在公司“贝佐斯广播”中,直接向CEO杰夫·贝佐斯提问,这种开放的政策让员工感到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同样管理者也最大鼓励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公司的各项工作中来,以便更好的去完成。
员工敢“骂”你,说明管理者很开明。历史上正是李世民的开明,才有魏征的直言不讳的进谏,不是吗?

5.“骂”是工作改进的源泉
对于员工的“骂”,不仅仅考验管理者的洞察力,更考验管理者处理冲突和不满的技巧—如何接受并处理员工的“骂”,将其转化为改进工作的方法和提升团队凝聚力的动力。
Starbucks的CEO凯文·约翰逊,经常被员工和客户在社交媒体上批评。然而,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他作为领导者并没有闪躲也没有压制,反而是细细研究起每条批评的内容,是不是自己做的真有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源头把关,从自身做起,将大众的批评视为提升品牌和改进服务的绝佳机会。

5.“骂”是团队管理的艺术。
对管理者来说,“骂”是对下属高标准严要求,是对下属“爱”的另一种体现。
几个月前,我曾在公众号中写过一篇文章《领导者必须学会“骂人”》,而在日常管理中,我也一直坚信当领导、做管理,必须学会“骂人”,这是一种管理的艺术:不会“骂人”或从不“骂人”的领导,一定不是好领导,而总是“骂人”或一味“骂人”的领导也是不合格的领导。
管理者通过“骂”表达自己的立场,强调自己的要求,达到改善的目的。“老好人”管理者,并不会得到团队的爱戴。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做管理你没办法做到,让每个员工都对你满意,恰恰这也不是管理者所追求的目标。
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理性看待员工的“骂”,敞开心扉接受员工的“骂”,倾听他们的意见、抓住改进工作的机会,建立更强大的团队和更健康的组织文化。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