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训课程 > 课程内容
广告1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更多 》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更多 》
相关最新下载资料

电力系统舆情管理

课程编号:57623

课程价格:¥19000/天

课程时长:2 天

课程人气:148

行业类别:电力煤炭     

专业类别:管理技能 

授课讲师:钟理勇

  • 课程说明
  • 讲师介绍
  • 选择同类课
【培训对象】


【培训收益】


第一节:当今时代网络舆情大势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网络舆情,是指媒体或网民借助互联网,对某一焦点问题、社会公共事务等所表现出的情绪、态度或发表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
二、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网友讨论-形成网络舆论-压力
政府应对-再掀波澜-(如果应对不当)-政府解决问题-网友注意力转移网络舆情消散
三、网络舆情事件的分类;1. 监督政府类;2. 爱国情绪类;3. 谣言类;4. 公平公正类;5. 网络黑手操纵类;
四、网络舆情频发的原因;1.互联网和社会的发展,网民出现的变化;2.网络载体的多样化成为网络舆情频发的重要推动力量;3.一些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和少数官员素质低下,成为舆情热点发生的导火索;4.回应舆情时机把握不准,催发多个网络舆情的“连锁反应”; 5.不当回应导致网络舆情复杂化。
五、当今网络舆情大势的五大变化;1.危机传播者;2.危机传播媒体;3.危机信息内容;4.危机传播的对象;;5.危机传播效果;
六、当今网络舆情的5大规律;1.恶性传言;2.恶性假设;3.破窗效应;4.危机共振;5.长尾效应;
课程讨论:如何有效识别潜在舆情危机
第二节:当今网络舆情的处置原则
一、企业进行网络舆情应对的基本策略;1.建设一批坚实的网络宣传阵地;2.打造一支精锐的网络管理队伍;3.完善一个高效的网络监管体系;4.营造一种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
二、网络舆情的防控技巧;1.及时捕捉网络舆情热点;2.积极、妥善面对网络舆情;3.第一时间抢占“山头”;4.培养网上“意见领袖”;
三、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原则;1. 第一时间;2.真实坦诚;3.第三方;4.息事宁人;5.口径统一;6.留有余地;
第三节:电力系统舆情的内容及特点
一、电力系统舆情的内容;1.电力系统舆情数量增长趋势明显;2.电力系统舆情影响电网企业品牌形象;3.电力系统舆情容易引发媒体炒作;4.在电力系统舆情应急处置中“发声难”;
二、电力系统舆情原因分析;1.安全生产事故;2.利益相关方;3.企业改革改制;4.少数干部职工不当言行;5.媒体不实报道;
三、电力系统舆情应对策略研究;1.注重监测研判,掌握第一手资料;2. 快速准确反应,主动正面发声;3. 提升信息透明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4. 熟练运用新媒体,团结网络有生力量;5.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责任央企形象;
课程讨论:如何迅速有效应对电力系统舆情?
第四节:地市公司及县公司常见的舆情风险点分析
一、电力系统地市公司及县公司的舆情现状分析;1.企业管理的不重视,比如,针对停电事故,供电企业虽然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展抢救工作,但通常都不会针对停电原因,发布相应的说明信息,因而社会民众极易产生负面舆情;2.缺乏危机公关意识,再加上公关危机应急制度不够完善,因而经常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二、电力系统地市公司及县公司的舆情风险点;
1.央企的背景方面:因供电企业的垄断标签,公众就会把供电企业的暴利、高薪酬、高福利等待遇情况推向风口浪尖,被社会抨击。
2.供电服务方面:用电负荷快速递增,电网建设与改造严重滞后;线路设备过载、“卡脖子”现象突出,“两率”得不到保障;对服务设施的投入不足,供电抢修和服务难以达到正常的承诺要求;有偿服务的纠纷也会导致舆情风险。
3.电价执行和收费方面:主要表现在欠费停电未履行告知义务、恢复供电不及时、催费通知不到位等。特别是因停电导致用户损失的赔偿责任和损失金额难以达成一致,增加了恶意投诉和炒作的风险。
4.改革发展方面:近年来,供电企业顺应国家改革发展步伐,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如特高压建设、智能电网(表)推广、农电体制上划、主辅分离等,因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厉害关系,供电企业容易被当成炮灰。如物业产权不清问题;
5.供电安全方面:主要有高压线路跨越房屋、电力设施与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等的安全距离不够;用户线路老化、破损,造成的安全事故;触电伤亡、电器设施烧坏;属用户产权的电力设施发生安全事故等。如高压线下垂钓等问题;
6.企业内部稳定方面:职工子女就业、公车改革管理、同工同酬等身份、待遇、公平问题,都是职工关注和炒作的热点话题。三、第三方;
三、电力系统地市公司及县公司的舆情管理方法
1.要从思想上重视舆情;重视舆情是维护品牌形象的需要。所以一要重视,不敌视。二要敏感,不反感。三要包容,不包庇。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舆论监督,以坚定、坚决的态度和行动治理“负面事实”。
2.要从制度上防控舆情;要建立完善、统一、高效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信息报告制度、新闻发布制度、舆情收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
3.要从人员上管控舆情;建立舆情防控大监督体系。内部应建立通讯员队伍,形成核心、骨干、普通三级舆情监督网络。每个班组应设立一名通讯员,及时有效监控媒体报道、网络信息,确保发生事情时信息灵通、快速反映、及时应对。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基层供电企业尤其是地市和县级供电企业至少要设立2名新闻发言人,必须由负责电力调度、安全生产、市场营销等与客户密切相关的负责人担任,代表公司对外发布信息,接受媒体采访。
4.要从行动上化解舆情;主动出击,积极响应舆情。舆情并不可怕,发生舆情后,要按照“不惊慌、不害怕、不回避”的方法,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让媒体和群众逐渐了解事实真相,了解工作性质和工作程序,赢得对企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5.要从结果上反思舆情;在大众麦克风时代,舆情处置不是简单的“监测”加“删帖”,而是全方位的舆情管理。舆情事件处置结束后,要对舆情处置过程中的相关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要针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及暴露问题,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舆情管理机制。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