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很多人以为,对贵人多说好话、按指令做事,就能被提携。
但看遍职场和历史里的提携案例,我发现真相完全相反:被贵人主动拉一把的晚辈,从不是最会讨好的那个,而是能让贵人觉得,你比我想象中更有用。
01两种 “讨喜人设” 为何走不远?
在聊真正的招大佬喜欢的晚辈特质前,得先弄明白哪些行为看似讨喜,实则在错失机会。这两个常见误区,很多人至今还在踩。
第一种是只会附和的人。你有没有遇过这种同事?开会永远坐角落记笔记,就算看见方案里明显的漏洞,也闷不吭声;领导说什么都点头称对、说没问题,可真问他具体怎么干,就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唐太宗曾在朝堂上提过,他早期身边不乏这样的大臣,每次议事都只会歌颂圣明,可问到具体落地办法时,却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后来贞观之治的诸多良策,反而多来自敢直接提反对意见的臣子。
贵人站得越高,越难听到真实的声音。他们身边从不缺点头哈腰的人,缺的是能帮他看到盲区的人。如果你的存在只是为了提供情绪价值,他凭什么把稀缺的机会分给你?
第二种是只会照做的人。这类人总觉得把领导交代的事做好就行,接到任务从不多问一句,更不会想有没有更省事的办法。比如领导让统计客户数据,他就只整理个表格交上去,从不想着多提一句最近某类客户的咨询量涨了,要不要重点跟进。
贵人需要的是多走一步的人,不仅能完成指令,还能提前想到可能出的风险、琢磨怎么优化方案。要是你的价值就停在按部就班做事,随时能被别人替代,哪来被提携的份呢?
02贵人真正青睐哪种人设呢?
跳出误区会发现,贵人眼里的可塑之才,本质都是价值共生体,既能承接资源,又能反向创造新价值。这三种特质,比任何讨好都管用。
1. 敢说不对,更能给方案
贵人最烦两种人:一种是只会附和的人,另一种是只会挑错却拿不出办法的人。而真正稀缺的,是敢说不对,还能接着说该怎么改的人。
魏征早年是太子李建成的下属,还劝过李建成早点防着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找他问罪,没想到魏征一点不慌:可惜太子没听我的,不然也不会有今天。李世民反倒觉得他耿直有胆量,把他留在身边。
后来唐太宗想封禅泰山,彰显自己的功绩,大臣们都跟着夸陛下圣明。只有魏征站出来反对:现在看着国泰民安,但粮仓还没装满,这么多人去泰山,又费人力又费钱财,别忘了隋朝是怎么亡的。唐太宗当场脸就沉了,退朝后还说要杀了他。可魏征没只提反对,而是接着说:不如先让百姓好好过日子,把太严的法令改改,等国家实力再强点,再商量封禅的事也不迟。
唐太宗冷静下来后,还真听了他的建议。后来唐太宗说:我像块金子,魏征就是好工匠,经他打磨,我才能成有用的宝器。
这里的关键是先补坑,再提意见。敢说事情不妥的底气,从来不是胆子大,是你手里有实在的东西,说方案有问题,是有实际情况撑着;说方向错了,是有替代的思路。要是只会说我觉得不对,却没解决办法,那不是帮人,是添乱。你说贵人真缺那声您说得对吗?他缺的是有人在他要犯错时,能拉他一把的人。
2. 敢扛事,更能填坑
职场里最骗人的说法,是敢担责就会被重视。真相是贵人只敢提携能扛事且能填坑的人,不是敢当替罪羊的人。
2021 年教培行业政策一调整,新东方一下就难了:上千个教学点关了门,几万员工要吃饭,还有好多学员等着退学费。不少人劝他:赶紧把手里的资产变现后离开,你又不缺那点钱。
可俞敏洪没走。他在内部会议上说:这些员工上有老下有小,我不能不管他们。面对退学费和发工资这两件急事,他没拖延:卖了部分资产,先给被裁的员工结了工资和赔偿,学员要退学费也无条件办理。还把闲置的八万套新课桌椅,无偿捐给了农村学校,别浪费了还能用的东西。
解决完眼前的麻烦,他又带着团队找新出路,做起了农产品直播。刚开始也不顺利,账号还被封过,但他没放弃,跟着团队一起研究选什么产品、怎么说直播话术,最后靠实在的风格打开了市场。
后来有投资人说,愿意接着支持他,不是因为直播多有前景,是看见他没把自己当高高在上的老板,愿意跟团队一起扛困难,还能找到新出路。
贵人的资源,从不会给只会冒险的人,只会给能控制风险的人。
3. 懂感恩,更能创结果
很多人觉得受了贵人的恩,多汇报、多送礼就够了。太天真了。贵人最想要的回报,从来不是物质感谢,而是你能用他给的机会,帮他实现他想做却没做成的事。这种成长后反哺的能力,才是让贵人持续愿意帮你的核心。
就像魏征后来去世时,唐太宗说:魏征殁,朕亡一镜也。贵人提携你,本质是把你当成延伸的手脚,你能触到他够不着的领域,能落地他没精力做的事情,这才是最硬核的回报。你以为价值反哺是我用了你的方法做成了小事?错了,是我用你给的机会,帮你做成了你想做却没做成的大事。
03员工怎么搭贵人,管理者怎么识人才?
聊完特质,更重要的是怎么做到。不管你是想被提携的员工,还是想找接班人的管理者,这部分都值得好好看看。
对想晋升的员工:3 个可复制的行动指南
第一,发现问题,方案清单。别再只记领导交代的事,要养成发现问题就附解决方案的习惯。比如看到方案有漏洞,别只在心里嘀咕,而是写下问题在哪、有哪两种解决思路。久而久之,你在贵人眼里就是能省心的人。
第二,培养危局第一反应。遇到问题别先说这不是我的错,而是先想我能做什么。就像孙亚芳面对华为资金危机时,不想着推诿,而是主动找资源、提方案。这种主动性,比任何能力标签都管用。
第三,打造成长可视化。受贵人指点后,别只说谢谢,要定期同步结果。比如领导教你做客户管理,你可以在一个月后说:您上次教我的方法,我用在工作里,客户反馈好了很多。这样贵人能清晰看到他的投资回报,自然愿意继续给你机会。
对管理者:3 个快速识别潜力股的方法
唐太宗有个选人标准:看他是否敢在关键时刻说真话、给办法。具体可以从三个场景判断:
一是看反对的方式。不说您错了,而说如果加上这个考量会不会更完善的人,有分寸且专业;只会说我觉得不对却拿不出办法的人,趁早放弃。
二是看危机的表现。不说这没办法,而说我试试这样解决的人,有担当且有能力;只会抱怨早知道会这样的人,不堪大用。
三是看回报的动作。不说空泛的感谢栽培,而用实际成果反馈的人,懂感恩更懂价值;只会送礼奉承的人,难以长久。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总结一句:职场里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贵人,只有值得被帮的自己。
那些被破格提携的人,从来不是因为听话懂事,而是因为他们让贵人看到了投资价值:帮你,就是帮我自己。
下次再羡慕别人有贵人相助时,不妨问问自己:我能给贵人提供什么?是一句无用的奉承,还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方案?是遇事就躲的逃避,还是主动兜底的担当?想清楚这些,你离被贵人看见,就不远了。
上一篇 : 用人话布置,用方法跟进,用结果反馈
下一篇 : 高情商催进度,这样催你就稳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