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38273
课程价格:¥17000/天
课程时长:2 天
课程人气:407
行业类别:行业通用
专业类别:政府智库
授课讲师:李雪梅
第一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十四五规划出台的意义 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三大意义 1. 明确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战略自信 2. 明确新征程的战略筹划,增强战略指导 3. 深化新征程的战略部署,促进战略展开 视频分享:五年规划演变 二、十四五发展规划出台的意义 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第一次五年规划 2. 十四五规划展开的重要依据: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较大的体量基础 3. 科技将成为最关键的变量:十四五规划正处于第四轮科技产业革命的边缘 4. 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问题:中国当前经济结构中比较明显的结构性问题与矛盾 5. 提出“新时代思想”后:第一个完全五年规划 头脑风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二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十四五规划出台的背景 一、中央对发展新成就的三大总结 总结一:综合国力上新台阶 总结二:发展开新局 总结三:民生增福祉 视频分享: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成就之民生福祉 二、中央对发展新环境的五大分析 分析一: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分析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的变局 分析三: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分析四: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分析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五个显著优势 头脑风暴: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成就之综合国力变化
第三讲:中央对发展新目标的定位 一、“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 1. 推动“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3.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4. 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5.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视频分享:“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十四五”时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 1.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的前进方向、道路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3. 坚持新发展理念:保障实现高质量发展 4.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伟大复兴的强劲动力 5. 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实现又好又快的重大问题
第四讲: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一、2035年远景目标(9类) 1.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2.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3.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 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5. 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6.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7.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9. 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案例分享: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战略演变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6个新) 1.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2.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3.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4.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5.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6.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第五讲:“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坚持新发展理念并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2. 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促进增长潜力充分发挥 3.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4. 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1.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2.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战略科技力量 3.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 4.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5.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 6.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7. 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视频分享:“两弹一星升空”与大国重器 三、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1.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2. 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3. 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4. 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案例分析:“中国市场”变化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1.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2.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种源安全 3.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4.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5. 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6.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 8. 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视频分享:“民众生活三大件”变化 五、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3. 构建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3. 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视频分享:“区域经济发展”70年变化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1.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3.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3. 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 4. 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视频分享: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变化) 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1. 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 3.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4.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5.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九、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2. 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 3. 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第六讲:聚焦新目标、新变化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牢牢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实施双循环) 1. 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四大考量 2. 科学认识新发展格局 二、牢牢把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 着力点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着力点二: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大力加强科研基础研究 着力点三: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提高产业战略掌控能力 着力点四:坚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通两个市场两个循环 着力点五:构建新发展格局亟待解决的六个问题 案例分享:“发达国家”崛起之秘密 三、聚焦新目标、新变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六大突破点 突破点一:打通“有钱不想消费”的堵点 突破点二: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突破点三:新基建:赋能内循环 突破点四:新型城镇化:带动内循环 突破点五: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突破点六:扩大开放:畅通国际大循环 四、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发展保证 1. 做到“两个维护” 2. 推进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 3. 提高领导能力 4. 提高驾驭风险能力 5. 奋进态度: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结束语:重任在肩,更须砥砺奋进。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
解决三个问题:提出为什么、要求是什么、我们做什么。一是背景动因解读。当今世界,文化的4个 “越来越成为”。用什么文化引领方向?用什么文化维护安全?用什么文化满足需求?用什么文化走向世界?既有迫切需求,也有尖锐对立。二是使命要点解读。确立了一个目标,一条道路,五个坚持,六项任务。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信仰缺失,道德滑坡,价值颠..
¥ 元/ 天
人气: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