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好的管理,是反人性的
    时间:2025-08-18


为什么员工常觉得被逼着做事?为什么管理者总是分配给团队一项又一项任务?当我们吐槽管理太严格、制度太死板、任务太艰巨时,或许忽略了一件事:
这些折腾团队、折磨团队的反人性行为,正是让人们突破舒适区、创造高价值,对抗惰性、激发潜能的底层逻辑。
有效的管理,不该是顺应人性中的惰性与短视,而是在尊重人的基础上,用规则与引导让个体突破局限,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
管理和人性天然存在冲突
先说说人性这东西。
咱们普通人,骨子里都有点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本能,喜欢轻松、讨厌压力、逃避责任。
比如活儿能少干点就少干点(懒惰),好处能多占点就多占点(自利),遇到麻烦想躲远点(逃避)。
可成长和结果,恰恰来自压力、挑战和承担。所以说,管理这事儿,是偏要和这些本能对着干。
管理的核心是啥?是让一群人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使劲。这就要求大家不能只想着自己那点事儿,得反自利;不能遇到困难就撂挑子,得反逃避;不能满足于差不多就行,得反懒惰……
你看,从根上,管理和人性就存在天然的冲突。
反人性管理是为对抗弱点
管理不是放任大家待在舒适区,它的反人性,需要通过规则与引导,约束这些本能冲动,让个体行为与组织目标同频。
1.平衡私利
人都想多捞点好处,这很正常,但团队要活下去,大家就得互相帮衬。管理不是不让人占便宜,而是得设计个规矩,让大家知道,只有在帮团队做事的时候,自己才能拿到比单打独斗更多的好处。
这规矩得设计得巧妙点,不能光喊着“要奉献”,把人逼得没动力;也不能任由大家各顾各,最后没人协作。得把利益分清楚,这样大家才会主动收敛那些只顾自己的念头。
管理不是盲目迎合个体情绪,而是在满足员工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让大家清醒认识到,组织活不下去,个人的安稳都是空谈。
2.拒绝逃避
三国时街亭之战,马谡托大,逃避责任,违反诸葛亮部署,舍弃水源、屯兵山上。
魏军断其水源后发起了猛攻,结果就是马谡军大败。诸葛亮虽然爱惜马谡才华,但为了严肃军纪,还是含泪将马谡斩首示众。
这一举动让全军将士明白,战场纪律不可以践踏,任何临阵失职都要付出代价。从此蜀军军令越来越严明,将士作战更加恪尽职守。
遇到自己不想干的事儿就想躲,这是人的本能,但团队要正常运转,就必须有人对各个环节负责。
管理必须立下规矩,干啥事、出啥结果、谁来担责,一环扣一环,让每个人都清楚躲责任的代价,会比老老实实承担要大得多。
关键是要让人逃避不了,把活儿拆成一个个小步骤,谁干了啥清清楚楚;出了问题能顺着线索查到人。
当知道躲不过去,清楚了自己的责任边界,大家才会主动想着提前预防问题、出了岔子赶紧补救,形成好习惯。
3.约束惰性
人待在安稳的环境里,就容易变懒,这是大脑想省点劲。在舒适圈待久了,还会对未知和不确定性产生恐惧。
但团队要在竞争中活下去,就得不断进步,所以管理者得会给大家找点茬,定些有点难度的目标,逼着人跳出舒适圈。就像学游泳必须先呛几口水,成长从来都是在和恐惧的拉扯中发生的。
目标得定得靠谱,不能高到让人绝望,也不能低到让人躺着就能完成。可以分个保底目标和冲刺目标,完成保底的能安心,超额完成的多拿钱。同时得盯着进度,发现有人偷懒就赶紧提醒,养成持续干活的习惯。
还可以列弱点清单,每周让团队成员自己写这周想偷懒/想逃避的3件事,汇总后找出高频出现的共性问题。
然后,设计替代行为。针对高频弱点,制定具体的替代动作。比如怕做客户回访,就把回访20个客户拆成每天打4个电话,每次3分钟,话术模板提前备好,用简单动作对抗畏难情绪。
4.克制短视
人都喜欢现在就拿到好处,容易为了眼前这点利益,把以后的路堵死。管理得立下规矩,优先考虑长远好处,在眼下的业绩和以后的发展之间,得拎得清孰轻孰重。
具体来说,就是敢为以后花钱,哪怕现在看不到回报;平时多念叨念叨“别急着占便宜,以后有大的”,让大家慢慢习惯放长线钓大鱼。
5.允许冲突
丰田公司有个安灯系统,,主要用于实现车间现场的目视管理,如果发现问题,生产线任何员工发现问题都能将灯打开。有次组装车间因为一个部件吵了半小时,虽然耽误了生产,但最后想出的改进方案让后续故障率降了80%。
人都怕翻脸,总想着大家和和气气的,但这样很容易没人敢说真话,最后团队脑子一热办错事。
有个团队负责人就和我说过:“我最怕的不是吵架,是没人敢吵架。当所有人都顺着你说的时候,团队离死就不远了。”
管理得反着来,给大家创造个敢吵架的环境,让不同意见帮着把事做好。
但吵架得有规矩,只说事儿别骂人,目的是解决问题不是争输赢;意见不统一时,拿数据、讲道理,别靠谁官大谁说了算;得让人敢提不同想法,不会因为说了真话被穿小鞋。
反人性并非反员工
看到这儿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给管理者找借口整员工吗?
还真不是。
反人性管理的前提,是先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工资不能少、尊重不能缺、安全不能忘,这些是底线。就像开头说的,要让员工在帮团队做事的时候,拿到比单打独斗更多的好处。
我说的的反人性,反的是人性中的弱点,而不是人性本身。
就像健身,你得对抗懒惰才能练出好身材;管理也是一样,对抗那些阻碍成长的本能,最终是为了让团队和个人都变得更强。
要做到反人性管理,管理者自己得先过一关。
比如克服逞能心理:别总觉得自己最厉害,要允许员工用不同的方法做事,哪怕比你做得好。
再比如克服面子情结:员工指出你的问题时,别想着维护权威,该认错就认错。
还有克服完美主义:别指望所有人都和你一样拼,接受有人暂时跟不上,耐心带他们成长。
说到底,管理者的修行,就是不断对抗自己的人性弱点,才能带领团队走得更远。
写在最后
其实想想,不管是管理还是自我成长,本质上都是反人性的。
因为舒服的路,往往都是下坡路。好的管理,不是迎合大家的惰性,而是用看似不近人情的规则,逼着每个人突破局限,最终收获成长的红利。
就像那句话说的:“严厉是最深沉的爱,纵容是最残忍的害。”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