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相关热门文章
- 浅谈中小型企业是否有必要外请培训讲
- 销售人员向客户提问需换位思考
- 烟草行业——关于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
- 企业危机公关管理:椰树广告事件引发
- 为什么中小企业对品牌建设都存在欠缺
-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需“有的放矢”
- 企业“蝴蝶效应”引发的危机管理思考
- 中小企业如何有效维持6s培训成效?
- 互联网思维——关于“互联网+培训”
-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弊端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通信行业_针对大客户销售与维护的战
- 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 新形势下餐饮经营策略四大思考
- 中小企业上市
- 网络营销实战——中小型企业如何借网
- 中小企业生存之道
- 中小企业如何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 中小企业管理概述及制度设立方法实训
- 成本管理思考和成本控制
- 家电生产管理问题思考与冲突解决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思考
时间:2012-03-07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客观和主观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偏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率为导向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商业银行开始加强对风险的控制,更愿意把风险当成首要因素,带给那些风险低还款能力强的企业或个人。商业银行对信贷客户的信用分析主要是从借款者的品格,还款能力,担保条件,经营环境条件等因素分析。但是那些中小企业以及更小的微型企业,他们通常资金实力非常弱小,没有什么积累,内部管理薄弱,财务信息很不透明,与商业银行所需求的融资条件差距很大,而银行贷款时中小企业的首要融资选择,这样就直接导致目前所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二、从企业、银行、政府三方面的思考
(1)中小企业自身
想要从银行赢得信贷融资,提高信贷机会,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主动配合银行审查,监督工作,消除银企信息不对称中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加强信用建设,维护良好的银企关系。
2.强化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加强企业人事制度建设,建立起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队伍,同时注重研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引入信用担保。我国的担保公司作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主要作用是增加中小企业的资信度,帮助银行分担风险,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担保公司可以通过优化贷中管理流程,向银行推荐资质较高的客户,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成功率。
5.将满足一定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建立优质中小企业联盟,还可以主动建立起企业的诚信档案,以方便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调查。
(2)银行方面
1.改变信贷产品的销售观念。一般目前的银行信贷产品设计部都是总部设计好产品之后,直接由下属支行或营业部进行推广。尽管这样的产品是专家经过精心设计的,适用性也很强,但是对于具体的中小企业来说,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条件不契合等等。这时候,就需要打破卖成品的观念,在原产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条件,在风险适度范围内,为中小型企业量身定做属于自己特色的信贷产品。
2.推广担保模式。担保是指在经济和金融活动中,债务人为了防范债务人违约而产生的风险,由债务人或第三人以财务或信用提供履约保证或承担相应责任,保障债权实现的一种经济行为。当债权人与债务人及其担保人签订融资担保协议后,如果债务人到期不能如约偿还债务,担保人负有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责任,即担保责任。目前,日本中小企业信用补全机制包括信用担保和信用保险两方面。信用担保工作由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的信用保证协会承担,信用保险工作由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的信用保险公库完成。日本政府的信用担保体系,极大地增强了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能力。
3.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风险计量模型,不能直接照搬大企业的评估标准。小企业融资额度小、频率高,要求速度快、效率高,这与大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矛盾和冲突。因此,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应把大企业小企业分开,单独设置一套适应小企业特性的信贷风险管理办法。其主要特征应体现在:流程更优化、区域差异更显著、贷款用途更灵活。在贷款方式上也可以实行整贷零偿,分散还贷。
4.单独设立专门的小企业贷款营销队伍,因为其成本高,责任重,风险大,银行必须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分理出一只专门的营销队伍。同时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率的激励机制,鼓励贷款营销人员主动追求小企业。从事小企业贷款业务要比做大企业,大项目难得多,因为信息难掌握,收益小,人员素质要求高。因此应从业务总量,业务收益额,操作过程质量等方面来评价和激励,特别是在收入分配上要有所倾斜。营销人员在营销信贷产品时,可以经过市场调研,将分散,零星的信贷需求进行整合设计,实现规模化,批量化的信贷产品营销。
(3)政府方面
1.完善信贷法律体系。制度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最显著的因素之一,中小企业从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中所获的好处比大企业更大。商法等相关法律及其执行力度影响银行运用特定合约要素(包括期限、抵押和保证等)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能力。企业破产制度的效率和成本也与银行中小企贷款有关,研究证实,低效率的破产制度常常伴随着中小企业贷款规模的下降。
2.设立政策性中小企业专门金融机构,健全信用担保机制。政府应对中小企业实施专门的贷款援助,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担保要求较松。同时,按照中小企业初创、技改和出口等最需要资金的环节,采取贷款担保、政府优惠贷款、贴息贷款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3.加强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财务指标等短期之间很难达到大企业的标准,这时候银行就不能只从财务报表等硬性的硬指标来评估,如果政府、银行、其他龙头企业等都有对该公司的信用记录,则银行就可以针对这些信息来做出整体的信用评估,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规范整个市场经济的规范化与诚信化。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偏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率为导向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商业银行开始加强对风险的控制,更愿意把风险当成首要因素,带给那些风险低还款能力强的企业或个人。商业银行对信贷客户的信用分析主要是从借款者的品格,还款能力,担保条件,经营环境条件等因素分析。但是那些中小企业以及更小的微型企业,他们通常资金实力非常弱小,没有什么积累,内部管理薄弱,财务信息很不透明,与商业银行所需求的融资条件差距很大,而银行贷款时中小企业的首要融资选择,这样就直接导致目前所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二、从企业、银行、政府三方面的思考
(1)中小企业自身
想要从银行赢得信贷融资,提高信贷机会,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主动配合银行审查,监督工作,消除银企信息不对称中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加强信用建设,维护良好的银企关系。
2.强化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加强企业人事制度建设,建立起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队伍,同时注重研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引入信用担保。我国的担保公司作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主要作用是增加中小企业的资信度,帮助银行分担风险,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担保公司可以通过优化贷中管理流程,向银行推荐资质较高的客户,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成功率。
5.将满足一定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建立优质中小企业联盟,还可以主动建立起企业的诚信档案,以方便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调查。
(2)银行方面
1.改变信贷产品的销售观念。一般目前的银行信贷产品设计部都是总部设计好产品之后,直接由下属支行或营业部进行推广。尽管这样的产品是专家经过精心设计的,适用性也很强,但是对于具体的中小企业来说,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条件不契合等等。这时候,就需要打破卖成品的观念,在原产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条件,在风险适度范围内,为中小型企业量身定做属于自己特色的信贷产品。
2.推广担保模式。担保是指在经济和金融活动中,债务人为了防范债务人违约而产生的风险,由债务人或第三人以财务或信用提供履约保证或承担相应责任,保障债权实现的一种经济行为。当债权人与债务人及其担保人签订融资担保协议后,如果债务人到期不能如约偿还债务,担保人负有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责任,即担保责任。目前,日本中小企业信用补全机制包括信用担保和信用保险两方面。信用担保工作由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的信用保证协会承担,信用保险工作由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的信用保险公库完成。日本政府的信用担保体系,极大地增强了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能力。
3.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风险计量模型,不能直接照搬大企业的评估标准。小企业融资额度小、频率高,要求速度快、效率高,这与大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矛盾和冲突。因此,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应把大企业小企业分开,单独设置一套适应小企业特性的信贷风险管理办法。其主要特征应体现在:流程更优化、区域差异更显著、贷款用途更灵活。在贷款方式上也可以实行整贷零偿,分散还贷。
4.单独设立专门的小企业贷款营销队伍,因为其成本高,责任重,风险大,银行必须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分理出一只专门的营销队伍。同时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率的激励机制,鼓励贷款营销人员主动追求小企业。从事小企业贷款业务要比做大企业,大项目难得多,因为信息难掌握,收益小,人员素质要求高。因此应从业务总量,业务收益额,操作过程质量等方面来评价和激励,特别是在收入分配上要有所倾斜。营销人员在营销信贷产品时,可以经过市场调研,将分散,零星的信贷需求进行整合设计,实现规模化,批量化的信贷产品营销。
(3)政府方面
1.完善信贷法律体系。制度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最显著的因素之一,中小企业从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中所获的好处比大企业更大。商法等相关法律及其执行力度影响银行运用特定合约要素(包括期限、抵押和保证等)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能力。企业破产制度的效率和成本也与银行中小企贷款有关,研究证实,低效率的破产制度常常伴随着中小企业贷款规模的下降。
2.设立政策性中小企业专门金融机构,健全信用担保机制。政府应对中小企业实施专门的贷款援助,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担保要求较松。同时,按照中小企业初创、技改和出口等最需要资金的环节,采取贷款担保、政府优惠贷款、贴息贷款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3.加强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财务指标等短期之间很难达到大企业的标准,这时候银行就不能只从财务报表等硬性的硬指标来评估,如果政府、银行、其他龙头企业等都有对该公司的信用记录,则银行就可以针对这些信息来做出整体的信用评估,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规范整个市场经济的规范化与诚信化。
上一篇 : 产品管理:用机制降低风险
下一篇 : 营销也该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