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相关热门文章
- 银行支行和网点的发展定位
- 浅谈培训效果评估中的“4R模式”
- 浅谈中小型企业是否有必要外请培训讲
- 12月3日蒋小华老师《角色定位与管
- 浅谈房地产销售的目标管理
- 家电企业营销战略定位
- 浅谈企业班组建设
- 家居行业:浅谈橱柜衣柜行业发展的“
- 浅谈建筑企业的发展战略
- 培训讲师养成篇:浅谈如何选拔和培养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品牌定位、品牌战略与品牌管理
- 客户经理的角色定位及技能修炼
- 渠道管理者“八员”角色定位与技能训
- 销售经理自我管理与角色定位
- 品牌定位与多品牌管理
- 零售卖场竞争市场分析与战略定位
- 角色定位与认知
- 通用管理课程教授—新晋管理者角色定
- 差异化的盈利模型设计:价值定位
- 超市商品定位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浅谈职业培训师的错误定位
时间:2015-04-07
培训师给大众的印象是个体面多金、令人羡慕的高尚职业,在台上侃侃而谈、满腹经纶,收入往往也颇丰,多少人因此梦想成为一名职业培训师。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中,培训师又该如何脱颖而出,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呢 ?
大部分职业培训机构给讲师的定位:
1、 你不要什么课都讲,什么课都讲代表你什么课都不精,如果可能最好你只讲一门课。
2、 你不要什么行业都去讲,什么行业都去讲代表你对行业不够精通,最好是你只讲一个行业。
3、 同一个行业你不要所有领域都去讲,最好是你只讲一个领域。
4、 同一个领域,你也不要什么都讲,最好是你只讲一个领域的一个业务环节。
照大部分培训机构的定位来做,把培训这个市场变的细分又细分,那么这个超细分的结果是什么呢?你所面对的市场可能狭窄得如针尖一般大小,如此而来,职位培训师的课量又从哪里来提升呢?
举例来说:一个老师本来是讲物流管理的,近些年来由于讲物流管理的老师越来越多,所以他被迫对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细分,路线如下:
物流管理---国内物流管理---国内电器行业物流管理---国内高压电器行业物流管理---à国内高压电器行业物流管理之仓储管理---国内高压电器行业物流管理之仓储先进先出管理
首先我们来看这种细分让职业培训师所面临的市场的变化:
物流管理---面向全行业,所有的公司都适用,针对性无法做到最强,与其他讲师的区隔无法实现。
国内物流管理---面向国内企业,好吧,从此以后你和外企市场就无缘了,只能做未国际化的民企。
国内电器行业物流管理---只能做电器行业了,其他行业统统与你没关系了。
国内高压电器行业物流管理---去找国内屈指可数的几家做高压电器的吧。
国内高压电器行业物流管理之仓储管理---再去向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讲仓储管理吧,挑战一下他们物流总监的权威。
国内高压电器行业物流管理之仓储先进先出管理---好吧,你连仓管的活儿也抢了。
你会发现随着你细分的程度越细,你在该细分领域可能专业性越强,但是市场越来越小。细分到最后,实际上对于这个企业来说,对于实际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可能是该岗位的部门负责人,或者是该部门的业务专家,你作为外部讲师的指导意义其实已经不大了。
所以,我认为提出这套方法论的人对于职业讲师自身的市场选择无疑是挥刀自宫。
有个讲师所讲的课程是“思维方法”,该定位“专家”上来就问对方的细分市场,这个讲师回答是面向所有人,该“专家”马上就说人家不对,应该定位某细分市场……好吧,这个讲师马上大摇其头,结果下课后就离开了会场再没有回来。
有些面向普罗大众的课程是不能把自己局限在某行业某领域的,比如说:
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有效沟通---九型人格---课程设计---商务演讲……
这些课程的通用性太强,几乎是各个行业可以运用,所以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你自己还进行行业限定的话,无疑是自断经脉。
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在市面上难寻的课程:
XX公司国际市场开发 (这个课题往往要是对某某公司行业做过国际市场实操开发的人才能讲,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应该是做得比XX公司还要好的竞争对手公司的高管吧?)
店铺商品规划与商品结构确定 (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商品规划与商品结构都不一样吧,这是不是咨询才能够做的事情,而不是靠培训?)
美容院店长营销策略与管理思维 (你难道要求讲师是你竞争对手那里出来的,然后到处培养对手来攻击自己的老东家?)
房地产行业团队管理 (管理要落地,你为何不直接在房地产行业里挖一个现成的经理过来呢?)
这些课程都是细分领域的课程,如果你瞄准这块,确实是没有几个人能讲。但是如果是这样做细分的讲师,你觉得你在这家企业上完课之后,你下次同样的课程在哪里上呢?
即使是在同行业,往往需求此类课程的都是行业中流企业以下的企业,期望从行业上流企业当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行业上流企业会让自己内部的人这么做吗?
你说他上流企业离职出来的就会这么做,他都离开企业了,原先的企业没有变化吗?他讲的东西都是过去的东西,对现在的指导意义有多少呢?
所以说,讲师对于自己所讲的课程盲目地去做细分是不妥的。
那么职业培训师应该如何去做定位呢?
核心的问题是占领心智。
就是指培训师的课程及其个人品牌,基于企业的实际问题和心理需求,寻找其独特的个性和良好的形象,从而凝固于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个有价值的位置。
在思考如何定位,有以下三不做、三做供参考。
三不做:
1、 不做跟大学课程内容相一致的课程(几天的培训和几年的教育是没有办法比的)
2、 不做企业内部讲师能做的课程(内部的人能讲干嘛要请外部的呢?)
3、 不做市面上绝大多数人能讲的课程(大家都会讲凭什么请你来讲呢?)
三做:
1、 打造讲师个人品牌而非课程品牌(同样的课程因为讲的人不一样而收获不一样现象比比皆是)
2、 开发系列课程而不是单一课程(单一课程让客户无法重复购买,系列课程才能让客户有重复购买的动力)
3、 在不损害市场覆盖面的情况下对课程只做恰当细分(完全不细分你的课程会完全无针对性)
上一篇 : 以“礼治”为中心的教育式管理
下一篇 : 企业内训不可不知的几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