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相关热门文章
- 曾鸣的“团队赋能”到底是什么鬼
- 自我赋能
- 赋能的层次
- 企业为什么要赋能
- 怎么赋能团队
- 未来组织最重要职能的是赋能,而不再
- 赋能,个人怎么赋能给自己
- 赋能——把患有“深井病”的组织慢慢
- 自我赋能的路径(上篇)
- 赋能就是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再到文化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团队赋能工作法
- 团队赋能培训
- 985赋能新零售H2期
- 团队赋能工作法(音频课程线上学习)
- 团队赋能——让员工自我驱动
- OKR—绩效赋能
- 人力资源转型:HRBP赋能与实践特
- 赋能演讲-管理者的商务演讲与表达
- 人才管理(赋能)特训班
- 降本增效管理:HR赋能企业的实用方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去中心化的赋能
时间:2019-09-23
最近几年,赋能说兴起,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曾鸣应该是最早提及的:“未来组织最重要职能的是赋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励”。
说文解字,赋能是赋予某个个人或者某个主体某种能力和能量。但赋予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却众说纷纭。有技能培训赋能的,有企业文化赋能的,有放开政策赋能的,有迭代制度赋能的,有注入资本赋能的……
用通俗的比喻来解释赋能,在中国古代就有之,比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说法。
罗振宇对具有“赋能”特质的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则有一个通俗的比喻:
“传统公司组织,每一个员工都是网球运动员——和上级球来球往,公司和员工是博弈关系。未来公司组织,每一个员工都是高尔夫运动员——球、球杆、18个洞就在那里,各显神通;公司和员工是“场地”和“玩家”的关系,动作自己选,成绩自己算。”
最近看到一篇马化腾谈赋能的文章,他强调了赋能的格局:
“最终格局是要看被赋能者的安全程度”,他解释说,在一个中心化的生态中,被赋能者的渠道、利润都被中心所掌控,也就是说,被赋能者的命运百分百的掌握在中心手上。
马化腾针对性地提出了“去中心化”赋能,同样是建设平台,
“我们不会把柜台出租给你做生意,而是你自己建房子,建完之后就是你的了,你的粉丝、你的客户就是你的,不需要再交月租,不用说每年涨价,这就是去中心化的赋能。”
在各种赋能说中,我认为去中心化赋能更为重要。平台方,或者投资方,或者未来公司,对接受赋能的个人和主体,有没有一种公平竞争和安全保护?它表现在用户流量(包括渠道和流量池的建设)的拥有不设置外力的干预,以及拥有的权限。
目前在小程序的建设上,腾讯没有人为的力量去干预小程序的影响力和排名,这种无为之治,正体现了赋能的格局。
只有去中心化,才会有能人辈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