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训课程 > 课程内容
广告1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更多 》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更多 》
相关最新下载资料

职场人士健康养生

课程编号:63016

课程价格:¥16900/天

课程时长:2 天

课程人气:8

行业类别:行业通用     

专业类别:健康养生 

授课讲师:许燕

  • 课程说明
  • 讲师介绍
  • 选择同类课
【培训对象】
广大职场人士,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创业者等

【培训收益】
1. 掌握职场健康养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 ● 学会应对职场压力,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应对方法,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危害 ● 通过科学运动和合理饮食,提高身体机能和免疫力 ● 减少因长时间坐姿引发的颈椎、腰椎问题 ● 学会有效管理压力和情绪,提升工作效率和幸福感 ● 改善睡眠质量,减少焦虑与抑郁情绪

导入:职场特殊环境
1. 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
2. 经常熬夜加班
3.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第一讲:职场健康饮食
一、职场养生从“吃”开始
1. 平衡膳食,营养搭配
2. 控制总热量,保持适宜体重
3.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4. 限制盐、油、糖的摄入
5.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6. 健康零食与饮品选择
7. 应对加班、应酬的饮食建议
二、职场营养需求与饮食搭配
1. 职场人士的营养需求
1)能量需求:高效工作与合理能量摄入
2)蛋白质需求:维持肌肉与组织健康
3)矿物质与维生素需求:维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
4)抗氧化物质需求:抵抗压力与疲劳
5)特殊营养素需求:如Omega-3脂肪酸、纤维等
2. 职场饮食搭配技巧
1)平衡营养摄入:根据营养特点和作用合理搭配
2)多样化食物选择:根据季节、地域等因素选择多样化的食物
3)控制热量摄入:计算个人每日所需热量,通过食物选择和分量控制来调节
4)注重蛋白质补充:根据自身需求适量原则
5)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不同类型的碳水化合物及其对身体的影响
6)适量摄取健康脂肪:不同类型的脂肪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7)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
8)注意水分补充
3. 职场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及推荐摄入量
1)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
推荐摄入量:每日至少3份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
2)全谷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推荐:每日摄入半杯至1杯全谷物
3)豆类和坚果——高质量蛋白质、健康脂肪、维生素E和其他营养素
推荐:每日一小把坚果或半杯煮熟的豆类
4)畜肉和海鲜——提供优质蛋白质、铁、锌和其他微量元素
推荐:每日适量,优先选择禽类、瘦肉和深海鱼类
5)奶蛋类——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D和其他营养素
推荐:每日2-3份低脂或脱脂奶制品,每周3-4个鸡蛋
6)加工食品和饮料——通常含有高糖、高盐和不健康脂肪
推荐:应限制摄入,选择更健康的替代品
4. 职场常见饮食误区与调整
1)常见饮食误区
a过度依赖快餐和加工食品
调整:选择新鲜食材,自己动手做饭,确保营养均衡
b不规律的饮食习惯
调整:定时定量进餐,保持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c过度摄入咖啡因
调整:适量饮用咖啡因饮料,多喝水,保持充足睡眠
d忽视蔬菜水果摄入
调整: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确保每天至少三份
e高糖高脂饮食
调整:减少糖分和油脂的摄入,选择低糖低脂的健康食品
2)饮食调整建议
a职场人士的特殊营养需求:能量需求、微量营养素
b健康饮食建议: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健康烹饪、均衡膳食、健康零食、适量饮水、减少外食、营养教育
课堂讨论:学员讨论日常工作饮食状态及调整意见
三、职场常见慢病与饮食调养
1. 胃肠道疾病的饮食调养
1)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
2)增加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3)饮食规律与分量:定时定量,
4)分餐制与少食多餐
5)饮食卫生与安全:新鲜、清洁食材
2. 心血管疾病的饮食调养(美国心脏协会)
1)保持健康体重
2)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优先选择深色蔬果
3)选择含51%及以上全谷物食品:如全麦面包、燕麦等
4)优选健康来源的蛋白质:如豆类、豆制品、坚果等
5)增加鱼类和海产品的摄入:每周至少摄入2-3份鱼类或海产品,优选清蒸或烤制
6)选择低脂或脱脂乳制品
7)降低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8)使用植物油代替不健康脂肪:如橄榄油、菜籽油
9)控制钠盐摄入
10)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一杯
3. 糖尿病的饮食调养
1)总能量控制:根据个人的体重、身体活动水平和血糖控制目标来确定
2)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和大部分蔬菜
3)避免高GI食物,如白面包、甜点和含糖饮料
4)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
5)选择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坚果和深海鱼类中的ω-3脂肪酸,
6)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7)建议:减少食盐摄入,选择低钠食品,避免加工食品和高盐零食
8)限制酒精摄入,如果饮酒,应咨询医生并注意监测血糖水平。
9)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长时间空腹或暴饮暴食
4. 其他常见疾病的饮食调养
1)高血压饮食调养:低钠饮食、钾盐替代、控制体重、限制酒精、DASH饮食
2)肥胖饮食调养:能量控制、均衡饮食、定时定量、健康零食、增加运动
3)饮食调养的通用原则:个性化饮食计划、持续监测、专业指导、教育与支持、社会环境
课堂互动与分享:分组自报日常食谱

第二讲:科学规划“动”起来
一、职场人士的活动
1.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2. 增加肌肉力量练习: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3. 保持日常活动量:如步行、爬楼梯等
二、科学活动规划与执行
维度一:运动项目的选择与组合
维度二:运动强度的设定与调整
维度三:运动频率与时间规划
Tips:外出差旅的运动建议
三、职场常见运动损伤与预防
1. 肌肉骨骼损伤:颈部和肩部疼痛、腰背痛、腕管综合征
建议:定期休息和做伸展运动,保持正确的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家具
2. 重复性劳损:腱鞘炎、肌腱损伤
建议:避免长时间重复性动作,适当调整工作流程,进行手部和腕部定期休息和冷热敷
3. 滑囊炎(常见于膝盖、肩膀、肘部等关节处)
建议:避免过度使用关节,进行适当的关节保护和加强肌肉力量训练
4. 软组织损伤:拉伤、扭伤
建议:体育活动前做好热身,避免突然剧烈运动,伤后及时休息、冰敷、压迫、抬高
5. 慢性疲劳综合症
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预防措施:定期伸展、正确姿势、适度运动、工作环境调整
处理方法:初步处理→专业治疗→康复训练
四、运动与心理健康
1. 通过运动调整工作状态与情绪
2. 团体运动促进团队合作与沟通
课堂互动:办公室手指操(预防老年痴呆)

第三讲:心理调适与职场压力管理
一、心理调适技巧
技巧一:认知重构:积极面对压力与挑战
技巧二:情绪管理:合理调节情绪,保持平衡心态
技巧三:自我激励:激发内在动力,提升自信心
技巧四:放松训练:掌握有效放松方法,缓解身心紧张
二、职场压力管理
1. 时间管理: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沟通技巧:提升沟通能力,减少误解与冲突
3. 目标设定:明确职业目标,保持工作动力
4. 自我关怀:关注个人需求,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三、心理健康维护
1. 保持乐观态度: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
2. 学会情绪管理:识别并调节负面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3.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满足感
课堂互动与分享:心理健康自测量表与放松音乐

第四讲:生活习惯优化
一、个人生活习惯自查
1. 自我反思:个人现有生活习惯
2. 识别问题与挑战:找出需要优化的生活习惯
3. 设定优化目标:明确想要达到的生活习惯状态
二、优化日常作息
1. 规划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保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时间
2. 提高工作效率:设定清晰的工作目标与计划
3. 培养专注力:减少干扰,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第五讲:工作环境与健康保护
一、办公室环境改善建议
1. 优化办公布局
2. 升级办公设施
3. 改善空气质量
4. 合理照明设计
5. 噪音控制管理
6. 营造文化氛围
二、电脑使用技巧与护眼方法
1. 合理摆放电脑,减少眼睛和身体的疲劳感。
2. 设置蓝光过滤,减少对眼睛的影响
3. 定期维护保养
三、长时间坐姿的改善措施
1. 工作环境调整
1)办公椅:选择有良好支撑性和可调节功能的办公椅
2)桌子高度:调整桌子高度,使前臂与桌面平行,减少肩部和颈部的压力
3)显示器位置:将显示器调整至眼睛水平线稍下方,减少颈部前倾
4)键盘和鼠标: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键盘和鼠标,使用垫腕垫减少手腕压力
2. 定时休息与活动
1)站立工作:每隔一小时站立几分钟,或使用站立式办公桌
2)走动:定时起身走动,如去洗手间、茶水间或简单的散步
3)伸展运动:定期进行颈部、肩部、背部和腿部的伸展运动
3. 增加日常活动量
1)使用楼梯: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选择楼梯以增加日常活动量
2)户外活动:利用午休时间进行短暂的户外活动或散步
3)运动习惯: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如晨练、瑜伽或健身房锻炼
4. 坐姿改善
1)正确坐姿:保持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膝盖与臀部成90度角
2)避免交叉腿:避免长时间交叉腿坐,以减少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3)使用脚凳:如果脚不能平放在地上,使用脚凳来支撑双脚
5. 健康生活方式
1)饮食管理:均衡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保持水分:定时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3)睡眠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帮助身体恢复和修复
课堂互动:根据以上建议调整坐姿体态
课堂回顾与总结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