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训课程 > 课程内容
广告1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更多 》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更多 》
相关最新下载资料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课程编号:59737

课程价格:¥16000/天

课程时长:2 天

课程人气:111

行业类别:不限行业     

专业类别:职业素养 

授课讲师:陈海艇

  • 课程说明
  • 讲师介绍
  • 选择同类课
【培训对象】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部门经理、基层主管、新晋管理者、职场精英员工等。

【培训收益】
实践证明,七个习惯的确对个人人生、事业乃至团体绩效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经过七个习惯的培训之后,学员的为人处世和工作都有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对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负责并承担责任,而不是抱怨别人或找借口推卸责任;  在工作和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并保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  能够协调和平衡对工作的关心及对他人关心、帮助,为他人着想;  学会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领导,在人际关系中有效的运用双赢思维;  团队的使命感、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增加;  学会如何有效完成跨部门、多任务的工作目标。

故事:《佛在哪里?》
开场互动:搭建信息帐篷
前言:为什么要重新探索自我?(1.5课时)
我们先形成习惯,然后习惯支配我们
1、自我反思:追求成功
 思维转换
 基本改变模式—思维地图
 转变的基础—原则、价值观、思维模式
故事:《吵闹的小孩》
2、习惯是如何产生的?
 知识、技能、意愿,三者缺一不可
3、七个习惯的简要定义
4、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 习惯的培养
 持续成熟的模式 -- 成熟的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 什么是高效能人士?
故事:《下金蛋的鹅》
互动:智力和情感小测验
5、效能的原则
 效能的定义
 产能与产出的平衡
互动:列举生活中符合效能原则的事情
一、如何做到积极主动?(1课时)
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选择的回应决定着我们
1、积极主动的涵义
 积极主动的涵义
 四种人类天赋潜能:自觉、良知、想象力、自我意志
 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 积极主动的人具有的三种特质
 积极主动 VS 消极被动
 聆听自己的语言
故事:《活出生命的意义》、《狮子与猎狗》
2、关注圈与影响圈
 关注圈与影响圈的不同影响
 将注意力放在影响圈
 人生碰到的三类问题
 用影响圈工作
故事:《积极主动的经理》
小组互动:如何才能成为主动积极的人?
二、为什么要以终为始?(1.5课时)
对于没有航向的船来讲,任何风都不是顺风
1、“以终为始 ”的涵义
 人的一生
 人生的感叹……
故事:《李四的葬礼》
2、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
 事物的两次创造
 改写人生剧本:成为自己的第一次创造者
 识别自己的生活中心
 互动研讨:不同的人会如何回应
 以原则为中心
 撰写个人使命宣言
 为不同角色领域,订立目标
 为什么要有目标?
 以终为始”的广泛应用
案例:《IBM三大原则:个人尊严、卓越、服务》
小组互动:为自己在不同的角色领域,订立目标
三、如何做到要事第一?(1课时)
不是时间的主人,就是时间的奴隶
 第一代的时间管理模型: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
 80/20法则(帕累托原则)
 预防胜于治疗—应努力避免紧急事情
 第二代时间管理理论:“物来则现,物去不留”
 第三代时间管理理论:均衡发展—高效率,慢生活
故事:《装石子》、《明太祖朱元璋的时间管理》
小组互动:写出三件“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
四、如何培养双赢思维?(2.5课时)
世界之大,人人都有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所失。
1、从独立到互赖:追求公众的成功
 生命中最漫长的一公里
 四、五、六习惯的比喻
 情感帐户:存款与提款
2、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
 利人利己(双赢)
 两败俱伤(输/输)
 损人利己(赢/输)
 独善其身(赢)
 舍己为人(输/赢)
 好聚好散(无交易)
3、双赢的五个要领
 双赢品德
 双赢关系
 双赢协议
 双赢体系(结构 )
 双赢过程
故事:《分粥原则》
小组互动:如何运用“双赢思维”实现互惠
游戏:《红与黑》
五、如何做到知彼解己?(1.5课时)
你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
 人际沟通中的自传式回应(无效沟通)
 同理心沟通:移情沟通,先诊断后开方
 同理心沟通要诀
 理解是倾听的产物
 听比说难上百倍
 学会倾听,创建良性的交流通道
 你会倾听吗?
 倾听传递的是尊敬和信任
 在沟通中需要“听”什么?
 学会倾听三步法
故事:《三个小金人》
案例:《汉高祖刘邦的倾听》、《如何处理好员工的加薪要求》
游戏:《撕纸》、《倾听能力自我问卷 》
小组互动:列举工作和生活需要换位思考的事情
六、如何实现统合综效?(1.5课时)
我们都是一只翅膀的天使,抱在一起才能飞翔。
 统合综效的精髓是1+1>2
 如何看待差异?
 对待差异的态度
 寻求第三变通方案
互动:休闲度假引发的纠结
七、为什么要不断更新?(1课时)
磨刀不误砍柴工
故事:《伐木工的斧头》
 我们在什么时代?
 这个时代的准则
 良性循环使人成长:学习-坚持-实践-学习
 最佳的“自我投资策略”
 从四个方面磨炼自己: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 企业同样须均衡发展
小组互动:如何才能过上身心平衡的生活
七大习惯相辅相成
不断更新
螺旋式上升
八、课程回顾与总结(0.5课时)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