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学透工匠精神,这6本书就够了!
- 商务礼仪培训之领导对下属的礼仪
- 打造“高潜人才”培养路径,这五步就
- 中层管理:能力很强的下属工作越来越
- 团队管理中最不应该对下属员工说的1
- 【企业管理培训】11个企业BOSS
- 上级领导现在变成了我的下属,应该怎
- 如何合理地给下属分配工作?这三个原
- 管理者,请停止做下属的保姆!!!
- 管理者,请警惕下属的请示!!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如何培养与辅导下属
- 管理者有效的追随与辅佐上级、带领与
- 下属培育与激励
- 让下属完成工作的艺术
- 管理者如何激励下属
- 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下属
- 直指人心—发展与保留下属
- 下属培养与有效激励
- 辅佐之道——向上管理之成为上司信赖
- 如何与下属沟通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职场里遇到下属不尊重,发火会显得自己失控,反复讲道理又可能被当成说教,反而让对方更抵触。
其实不用纠结,记住这 3 句话,比任何情绪对抗都管用。
01先看他是对事不满,还是对人不满
下属的不尊重,有时不是针对你这个人,而是对工作安排、结果反馈有意见,只是用了冲、不耐烦的语气。
先分清事和人,才不会搞错应对方向。
我朋友是互联网公司部门经理,前段时间遇上下属小杨唱反调。开会定推广方案时,他刚说重点做短视频投放,小杨就当场打断:“短视频流量成本高,投了未必有转化,这方案没考虑实际情况”,其他同事都看过来,他当场脸热,差点怼回去。
他没当场发作,只说会后聊。后来私下问小杨,才知道小杨之前做短视频投放时,因为没做用户分层,十万块只带来几十个转化,还被老板骂过,这次是怕再踩坑才急着反对。
朋友这才明白,小杨不是不尊重他,只是用错了表达。后来两人调整方案,小杨也主动配合,他说幸好没当场吵,不然会推远一个肯担责的下属。
其实很多时候,下属的不尊重都是表达方式出了问题。
他可能怕工作出问题,却不知道怎么委婉提建议;
可能觉得任务分配不合理,却不敢直接说自己扛不动;
甚至可能只是当天心情差,说话没控制住语气。
这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先给对方扣上不尊重的帽子,你一急着反驳,就等于把解决问题的路堵死了,变成争对错。
你可以试试这样:当下属说话冲、不配合时,先在心里问自己一句 “他这么说,是不是有什么没说出口的顾虑?”
不用急着回应,也不用当场给态度,等双方都冷静下来,找个单独的机会聊一句 “你之前对这件事有想法,是不是觉得哪里有问题?”
大多数时候,下属会愿意把没说出口的担心讲出来。你能看透下属的抵触不是针对你,就不会被情绪牵着走;你能帮他把没说出口的顾虑讲清楚,他自然会收起对抗的姿态。
02我的底线不妥协,但你的合理需求我能听
如果下属是故意挑衅,比如公开反驳你的决定时带嘲讽,或者故意拖延你安排的工作还找借口,这时候不用跟他纠结 “你得尊重我”,直接亮明底线就行;
但要是他有合理需求,也别因为语气差就全盘否定。
《亮剑》里李云龙带独立团时,有个新兵刚入伍,觉得李云龙的训练方法太老土,跟战友说 “团长就会喊冲,根本不懂战术”,训练时还故意慢半拍,甚至在队列里跟李云龙顶嘴:“这样练根本没用,还不如学新战术!”
谁都能看出来,这是故意不服管,想挑战权威。
李云龙没跟他讲军人要服从命令的大道理,也没罚他跑圈,只说了两句话:“你觉得我方法没用,行,三天后你跟老兵比射击、拼刺,赢了我就按你的来;输了,就按我的规矩练,别再废话。”
后来新兵真的比了,输得明明白白,之后训练再也没敢偷懒。
更有意思的是,后来新兵提了个建议:“团长,咱们的步枪装瞄准镜,精度能提高不少”,李云龙觉得靠谱,真向上级申请了一批瞄准镜,从那以后,新兵对李云龙服服帖帖,再也没说过一句不尊重的话。
不跟下属纠结 “你得尊重我”,而是先划清底线,“你可以提想法,但不能违反基本规矩”;
同时也不堵死下属提想法的路。这样一来,下属既不会觉得你软弱可欺,也不会觉得你独断专行,反而会慢慢认可你的处事方式。
好的管理,是让下属知道什么不能做,也知道怎么做能更好。
你的底线,是告诉下属什么不能做;你对合理需求的回应,是告诉下属怎么做能更好。把这两点说清楚,比反复说教尊重要管用得多。
03纠结尊重与否没用,先把该做的事落地
我见过很多管理者,遇到下属不尊重时,会陷入自我内耗,反复琢磨 “他为什么不尊重我”“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要不要找他再谈谈”,结果越想越焦虑,反而耽误了正经工作。
其实职场里最没用的事,就是纠结下属尊不尊重我,比起在意态度,不如先聚焦结果。
《令人心动的 offer》里,带教律师徐灵菱曾带过一个实习生,因为觉得自己学历高,对徐灵菱的指导有点不服气,汇报工作时语气敷衍,甚至私下跟同事说 “律师的建议也就那样”。但徐灵菱没纠结他不尊重自己,而是盯着工作:“你这个案件分析报告,明天下班前必须改好,逻辑要通,证据要对应。”
实习生一开始还想敷衍,后来发现自己改的报告确实有漏洞,徐灵菱指出来的问题都很关键,慢慢就收起了傲气,不仅按时改好了报告,之后汇报时也变得认真。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纠结尊重,是把领导的权威和下属的态度绑在一起,觉得 “他不尊重我,就是不认可我的权威”。
但其实,职场权威从来不是靠态度建立的,而是靠能力和结果。
把焦点放在做事上,有两个好处:
一是不会让你陷入情绪内耗,毕竟做事是可控的,而态度是不可控的;
二是能让下属明白,你关注的是把事做好,不是跟他较劲,他也就没了对抗的理由。慢慢的,他会在做事的过程中发现你的专业和靠谱,尊重也就随之而来了。
就像有人说的:“职场里没有必须要有的尊重,只有值得被尊重的价值。” 你不用求着下属尊重你,也不用逼着下属尊重你,只要你能持续创造价值,能帮下属一起把事做好,尊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写在最后
其实这三句话,本质上是帮你跳出情绪对抗的误区:
第一句教你透过态度看本质,别被表面的抵触带偏;
第二句教你守住底线、看见需求,别在权威和妥协间纠结;
第三句教你聚焦结果、放下内耗,别把精力浪费在没用的纠结上。
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不妨在心里过一遍这三句话,或许你会发现,原来不用大动干戈,问题也能慢慢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