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用人话布置,用方法跟进,用结果反馈
    时间:2025-09-30

高效的职场沟通,只需要做好这三件事。

我有个朋友最近特别郁闷。  
他是部门主管,今年,老板让他想办法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0%。他急啊,天天盯着加班,天天群里@所有人,把任务拆得细碎,要每个人必须完成。  结果到季度末,目标只完成不到60%。老板不满意,员工怨声载道,他也身心俱疲。  
他问我:蒋老师,我明明已经把任务分解得那么清楚,要求也提得明确,为什么就是带不动团队?  
我问他是怎么说的?  
他说:比如我让小刘“尽快优化用户注册流程,把转化率提升至少15%,这周下班前给我结果。”这还不够清楚吗?  
听完,我就明白了:问题不在执行,而在无效的职场沟通。  
实际上,高效的职场沟通,只需要做好三件事。

01用人话布置

你以为你说清楚了,但实际上别人可能根本没听懂。  
我朋友给小刘布置任务时说“优化用户注册流程,把转化率提升至少15%”,这话听起来很明确,但对小刘来说,其实是一连串的问号:  •优化具体指什么?简化步骤?减少必填项?改变页面布局? •用户注册流程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是只指首次注册,还是包括手机号验证、第三方登录等所有环节?  •转化率是指点击按钮到完成注册的比例,还是指访问网站到完成注册的比例?  •15%的提升,是以什么时间段的数据为基准?上周?上月?还是业内水平?  •“尽快”和“本周下班前”之间的优先级关系是什么?如果与其他任务冲突怎么办?  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发出指令,而是确保执行者真正理解任务。  
用人话布置任务,其实就是在回答五个问题:  1. 目标是什么?2. 为什么要做?3. 具体做什么?4. 什么时候完成?5. 做到什么程度算完成?  
这样分析下来,他要给小刘布置的任务就可以理解成:  “因为注册流程优化可以提升收入,所以小刘你需要重点简化账号验证流程,保证通过A/B测试验证,新流程注册转化率和上个月比提升大于等于15%,本周五下午3点前提交优化方案。”  
我给朋友的建议是,下次布置任务时,不要只说“做什么”,而要说“为什么做、具体怎么做、何时做完、做成什么样”。最好能让接受任务的人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确保理解一致。记住,用人话布置任务的关键,不是展示你的专业度,而是降低对方的接收门槛。
02用方法跟进
任务布置下去了,很多人接下来的做法就是:等结果,催进度。  
“小刘,注册流程优化得怎么样了?”  “快了,还在改。”  “都周三了,周五能交吗?”  “应该吧……”  
这种对话每天都在职场上演,结果是管理者焦虑,执行者压力大,但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跟进不只是催问“做了没有”,而是提供“怎么做的方法支持”。  
我朋友后来改变了做法。他没有简单地问进度如何,而是和小刘坐下来,一起梳理了优化思路:  • 共析问题:一起看数据、找瓶颈,而不是只问“卡在哪”;• 共商方案:引导思考“怎么解”,而非命令“快去做”;• 共调资源:主动协调跨部门支持,清除执行障碍。  
用方法跟进的核心,是在执行过程中为团队成员提供必要的资源、信息和指导,帮助他们跨越障碍,而不是站在终点线简单地催促“快点跑”。  
员工不是不想做好工作,而是常常不知道如何做好工作。你的经验和方法,是你作为管理者最宝贵的赋能工具。
03用结果反馈
任务完成了,很多人做的反馈就是:好或不好,行或不行。  
“小刘,你这个方案不错,转化率提升了16%,达到要求。”  或者“小刘,你这个方案不行,转化率不够,没达到目标。”
这种反馈,本质上只是对结果的评价,对执行者的能力提升帮助有限。  
高质量反馈 = 肯定价值 + 复盘逻辑 + 规划成长  
结果反馈,不只是评价对错,更是帮助团队成员从经验中学习,实现能力的持续成长。  
我朋友这次做了一个不一样的尝试。在季度总结会上,他没有直接评价小刘的表现,而是引导大家一起做了一次深度复盘:  1.肯定贡献,说得具体。不说“做得好”,说“你在XX环节的XX做法很有效”:  “小刘通过深度数据分析,实现16%转化提升,直接贡献约20%的小组绩效。”2.复盘关键,双向参与。让员工参与复盘,共同总结得失:  “成功三点:找准瓶颈、借鉴竞品、小步验证。不足:跨部门沟通介入太晚。” 3.规划发展。把任务结果转化为能力成长路径:  “小刘在数据洞察上很有潜力,建议系统学习用户行为分析。下月培训我已帮你报名。”  
用结果反馈的最高境界,是把每一次任务完成都变成一次学习机会,把每一次评价都变成一次成长对话。  
员工需要的不只是“你做得怎么样”的评价,更是“我怎样能做得更好”的指导。你的反馈方式,决定了团队是原地踏步还是持续进步。
✎写在最后
回到开头我那个朋友的事儿。三个月后,当我再次见到他时,他的状态已经完全不同了。  
他兴奋地告诉我:蒋老师,自从按照你说的来管理团队后,效果出奇地好。上个月,我们不仅超额完成了营收目标,团队氛围也变得轻松多了。  小刘现在也已经能够独立负责复杂的项目,最近还主动提出了几个很有创意的优化想法。  
这其实就是沟通质量的差距,也就是管理水平的差距。  
管理的本质,是通过他人达成目标。而沟通,是你连接他人、影响他人的唯一桥梁。把这座桥建得稳固、畅通,你的管理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