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2017,蒋小华邀您去德国汉诺威工
- 不一样的美国工匠精神/为什么需要新
- 学透工匠精神,这6本书就够了!
- 总理说“厚植工匠文化”,你读懂了么
- 中国制造与工匠精神
- 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土壤
- 蒋小华:你误读了“工匠精神”?
- 医院:学会从“心”沟通
- 工匠精神培训:比才华更珍贵的,是“
- “工匠精神”应该是墓志铭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工匠精神的培育与缔造
- 大国工匠-工匠精神培育与再造
- 工匠精神与执行力修炼培训
- 互联网+工匠精神培训
- 工匠精神
- 新工匠精神与工匠文化培育
- 新工匠精神培育与缔造
- 阳明心学——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的修
- 用企业文化经营“人心”
- 用企业文化经营“人心”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前几天遇到了大学的一个学弟。我对这个学弟印象深刻,因为他本人极聪明,成绩一也直在系里拔尖,加之他运动、才艺样样精通,在当年颇受同学欢迎,素有“才华一哥”的美名。
时隔好几年再见面,寒暄不到几句,他却迫不及待向我倒起了苦水,这着实出乎我的意料。几杯酒下肚,他露出了“怀才不遇“的神情,说:“学长,这个社会还是不公平啊,能力平庸之辈升职加薪,能力强的往往不得志。”
原来他毕业后来到当地一家建筑公司上班,凭着他的专业和聪明,在工作上很快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同样一项工作,同部门的小陈要花三个小时才完工,在他手里只要一个小时就搞定了。因此在工作上他也多了一分随意和洒脱,不再按时上下班,有时甚至一整天不见人影。
结果两年之后,小陈被升为部门总监,而他还是部门小弟。
这让他疑惑,甚至有点愤慨。
他自觉能力远在小陈之上,结果被升职的却是小陈。
他说:“当才华撑不起野心的时候,我以为可以慢慢来,终有一天会出头。而如今,才华居然连现实都撑不起,这让我无法接受。能力和才华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
我对他说:“学弟啊,坦白说,你所谓的才华反而害了你。”
在职场中,能力不重要吗?
能力很重要。特别是在当今的自由度高,竞争前所未有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对员工能力的渴求也越来越大。员工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素养,创造性,人际交往,沟通效率这些方面。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战场上,这些能力都是稀缺而宝贵的。企业对有能力人才的追逐也是不遗余力。
然而有一样素质却是比能力更稀缺,因而也更重要。那就是代表认真与执著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这个词原本是形容手工业制造者们对他们手艺的钻研,对他们作品的打磨,达到一种极致的程度。“工匠精神”在当代企业中,无比重要却又普遍匮乏。因为这种认真与执著,并不是只要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才华横溢就能培养起来。它需要员工的热爱和走心。
上面说的那个学弟,就恰恰缺乏了这种“工匠精神”。后来据他的上司说,学弟虽然为人聪明,学东西又快,但是在工作态度上始终有点“发飘”,不够踏实。
反观同部门的小陈,资质才华远不如学弟,但是投入的热情和精力,却是学弟无法比拟的。虽然同一件工作,小陈要用的时间比学弟更多,可久而久之,小陈对这个工作的理解慢慢比学弟更深刻了。所以后来,这个上司做出判断,让小陈担任部门总监。
比起能力出众,企业更喜欢认真踏实的人。当然,踏实并不是说按部就班,上级怎么安排,就埋头照做。踏实的“工匠精神”包含一种坚韧的学习欲,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正在进行的工作中去。伴随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员工对怎样把工作做好的问题也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
那么如何培养企业人的“工匠精神”呢?
首先的大前提就是“热爱”
先确定你是真的热爱自己的行业。与“干一行爱一行”的传统观念不同,真正发自内心的热爱,是没有办法让人爱每一行的。只有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里,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
学习欲和钻研心
不妨扪心自问一下,在你的领域内,除了完成上级的任务和创造更多的业绩,你花了多少时间去学习自己行业的知识?你还能不能做得更好呢?
谦卑踏实的工作态度
在一个行业里越久,对这个行业的理解越深,越会产生一种“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正是你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学得更多的原动力。
对学弟来说,才华在他那里反而牵累了他。因为过于追求办事速度,急于解决问题,才华让他没有机会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磨练更多。
所以最后我建议我的学弟:暂时忘记你的才华,先确定你热爱自己的行业,然后,去打磨你自己的“工匠心”。
上一篇 : 马太效应:请不要停止你的脚步!
下一篇 : “打屁股培训”,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