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解读:“营改增”
    时间:2013-01-08

一、在税率改革的安排上,有如下几个变化:

1. 现行增值税 在17%和13%的基础上新增加了11%和6%两档税率;

2. 租赁有形动产使用 17%的税率;

3. 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使用11%的税率;

4. 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使用6%的税率。

将来进行税制改革的时候建筑业也是11%,现在使用11%的税率只有这两个行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使用17&的税率只有租赁的有形动产,其他行业都是用6%的税率。

二、另外在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服务业采取的是税率简易征收的办法。

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服务业因其行业特殊性质跟生产领域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有人反对在这两个行业征收增值税。

比如说金融保险业因其经营业务比较特殊,就不能按照一般增值税来对待,在这点上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先例。

从计税的方式上看,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体育业、销售部资产和转让无形资产,在原则上都使用增值税一般计税办法。

现在营业率的征税的税目,在这个基础文件中已经规定:以上这些行业还是按照增值税的征收方法进行。举例而言在金融保险业,生活服务业中原则上使用的是增值税建议方法,这样就做了简化处理,没有引起企业现在的营业额征收上太大的变化,但在税基上就与之前便不太相同。简易征收办法不是按照企业的营业额而是销售额进行征税,企业要在扣除税含蓄金以后再进行征税。因此对金融保险业,生活服务业这两个行业来讲是有好处的。

在计税依据上和生产企业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一些存在大量代收转付的代垫资金的行业允许其将此部分资金扣除后再进行计税征收。

三、而第三产业和直接的产品生产不一样,有其行业特殊性。

比如说在服务贸易出口领域和生产领域中两者就不一样,服务贸易出口进口征税入口采取的是零税率或者是免税,针对它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一些免费的措施。而对我们的生产领域中的企业目前是有规定了5档不同的退税率。

在过渡性的政策安排上税收收入的归属及优惠政策的过渡上都贯彻了中国改革一贯的思想,就是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原有的一些营业税政策现在继续实行,到期以后再看怎么办。

比如说原有的一些政策是为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由于改了增值税以后这个问题就已经解决了,既然解决了就不能再重复优惠了,所以就会取消类似政策。将来的改革也是这样,中国的改革讲守信誉即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原有的政策会执行到期,然后再实行新的办法。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有一个统计,即外商投资企业,去年的企业所得税税负和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税负基本持平,差两个百分点。随着优惠政策的过渡期逐渐到期,内外资企业差别税收政策基本上将不存在。

在过渡性的方法上采取的是跨地区的税种协调。抵扣政策的衔接非常重要。举例而言现在的增值税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按现行抵扣进项税额。

这样它就有了一个内在的扩张机制,这种抵扣的机制对于上海的企业是有利的,对上海企业提供服务也是有利的。而其他省市的企业到上海购买服务可以得到抵扣,但在其他省市就不能得到抵扣,这导致很多企业愿意到上海来注册公司,然后可以扩大经营业务。

四、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税收中信”,即指不因为税收而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选择。

而现在结果是这个政策影响到了企业投资决策的选择,因此要尽快扩大试点的范围,这是一个自动扩张的机制。而这一项政策也使得地方政府陷于矛盾,若实施这个“营改增”政策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会减少,而落后地区省市无良好的负担能力;若不实行这个政策对地方的企业发展不利,长期下去企业发展也将越来越落后。

因此在2012年71号文件中,8个省市进一步扩大征收的范围,大部分都是发达地区的省市:北京、天津、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安徽、湖北是中部省份除外,其他都是沿海的发达省市。

这些省市看出了长远的发展所在,因而为长远利益损失一点近期利益没有关系,但是落后省份就会在实施此项政策中感到一点困难。所以中央也有政策,将来减收的税收由中央政府承担,不再让地方政府承担,但目前在实行试点的时候没有采取这个政策。

因试点的成功,国家在半年时间内将“营改增”政策扩大到了包括直辖市在内的10个省市。8月1日开始做改革的相关准备,9月1日在两个省实行,10月1日在两个省实行,11月1日在两个省实行,12月1日在三个省实行。

不能一次性地在新增九个省市全部实施展开的原因在于,税务机关在执行上不能立刻做到相关设备软件的转化。而每个省的经济情况不尽相同,有的省份多达有十几万的纳税户,少的也有几万元纳税户。

而国税局一时间增加征收这么多的纳税户,就需要软件的转换及服务器容量增加,涉及到很多技术操作上的问题,所以“营改增”的省市范围扩展要逐步实施。到今年我们已经实现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3进行扩围,这个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