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训课程 > 课程内容
广告1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更多 》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更多 》
相关最新下载资料

传统文化与领导干部修身养德

课程编号:52390

课程价格:¥21000/天

课程时长:2 天

课程人气:138

行业类别:党政机关     

专业类别:红色教育 

授课讲师:宋爽

  • 课程说明
  • 讲师介绍
  • 选择同类课
【培训对象】


【培训收益】


中华文化有自己特殊的生长、发展的条件,形成了独特的特质、功能和精神风貌。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他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一、传统文化与修身养德的内涵来源
(一)传统文化与修身养德的内涵链接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
中华传统文化起源于远古文化时期的神农氏时代以前,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到夏朝建立,发展至今,形成具有丰富多彩文化元素的灿烂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包含儒、佛、道三家主流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
(二)传统文化与修身养德的历史渊源
习近平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种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有精神财富且具有世界普遍文化意义的思想观点,在我们党历代领导人的讲话中尚属首次,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本质意义的新认识和新高度。
二、修身养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
(一)传统文化中修身养德思想的发展
(二)中西文化的优势对比
中西文明发展根源、过程和发展动力以及走向有很大差异,两者之间的对比更能表现出不同文明在不同时间段发展的契机和过程的内在肌理。课程中希望从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解释这种差异性的来源和发展。
传统文化承载了一个文明的记忆,更是精神根基的体现。传统文化对修身的深层次解读,是在于中国古人对社会和谐和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和理解,今日仍有意义。
三、传统文化中修身养德的智慧所在
习总书记认为中华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强调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中包含了许多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思想“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一)贵和持中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看重和谐,坚持中道,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中国自古以来,有着悠久的辩证思维传统。历史上,明确地对和谐理论进行理论探讨的,是西周末年的史伯和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史伯强调以不同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收到和谐的效果。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善于倾听正反之言的君王,才能造成“和乐如一”的局面。只有“和”,才能“生物”,收到“丰长而物归之”的效果。贵和持中思想,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民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由于全民族在贵和持中观念上的认同,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这些,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
(二)以道制欲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另一个方面,是以道制欲。中国社会自迈进文明的门槛后,就有一种贯穿始终的强烈的理性精神。在中国文化中,人是道德理性的人,而非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礼义廉耻是人人具备的是非之心,是主体意志的基本内容。哲学认识的主要对象是人伦规范。达到“至善”是道德上的最高境界,也是政治上的最终理想。因此,个体的情感、欲望的满足,要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统一。中国文化既反对否定感情和欲望的满足的禁欲主义,又反对无理性、无节制的纵欲主义。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也不是理知性的认识愉快,更不是神秘性的情感迷狂或心灵净化。
古代理性精神的另一重要表现,是强调个体与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统一性。一方面,充分肯定个体的感性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又强烈地主张个体感性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同他人、同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两者应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互相分裂和对抗。
(三)豁达包容
中华民族的乐观,伴生了豁达大度的胸襟。这首先表现为兼容并包的文化价值观。历史上,在中外交通过程中,中国文化往往易于与异域文化相接触、相融合,既以自己的内在特色去影响其他民族的文化,又吸纳并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佛学东渐,中土文化先是与其相安无事,继之发生冲突,最后融合为一,相互助补,共同发展。伊斯兰教、基督教在中国也有大致类似的遭遇。至于中国文化内部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融合,则更是为人们所熟知。儒墨相用相近,儒法相互合流,儒道互为补充,儒佛相互融摄,最后融铸为一。这些,经过理论上的提炼,便表现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原则。表现于社会政治生活,就是提倡“否可相济”,“和而不同”,集思广益,择善而从。表现于文化领域,就是主张“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兼容并蓄,相反相成。这种兼容并包、并行不悖的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和改铸能力,使中国人具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情怀,从而使中国文化的适应力和再生机能都很强。
(四)自强不息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自强不息。《易传》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日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反抗压迫精神,以及中华一体、国家一统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我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树立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更要弘扬优秀文化成果的超时代性和永恒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正仁和、自强不息的理念和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至今仍有重大价值。此外,天下为公、以民为本、与时俱进、知行合一、修身自省、和而不同、居安思危等思想,也具有超时代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今天的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应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内涵。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