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当上领导后,很多事就别自己干了
    时间:2025-04-14

 当上领导后,很多事就别自己干了
导语:别再傻傻地埋头苦干了,有些事你越干,团队越废!

当了领导还拼命干活,你这是在害团队
职场上有一种悲剧,叫“勤奋的领导,无能的团队”。
如果你当领导后,还是忙得脚不沾地
那我告诉你,你这不是在当领导,你是在当团队的"高级打杂工"!
今天这篇,专治“领导病”——干得太多,管得太细,护得太紧。

一、这5件事你越干,团队越废
1、“我来改一下”——亲手干下属的活
你为了一个重要项目的 PPT,加班到深夜,逐字逐句地修改,眼睛熬得通红。
而你的下属呢,到点准时下班,第二天还满脸不乐意,觉得你爱挑刺。
你满心委屈,自己这么辛苦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团队好。
可你有没有想过,你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其实是在抢下属的饭碗。
你以为自己是在追求完美,是在对工作负责,可实际上,你这一伸手,下属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没了价值,反正有领导兜底,那干脆躺平算了。
很多时候,不是团队做不好,而是团队不需要做好。
你越能干,他们越心安理得地摆烂。
2、“先问我再说”——卡死所有决策
买支笔都要你签字,团队是不是变成了“等命令的机器人”?
你把自己当成了人肉盖章机,却忘了团队最需要的不是你的签字,而是你的信任和授权。
这种领导还认为自己是在把控大局,其实就是在享受权力的快感。
卡死所有决策,看似是在掌控一切,实则是在扼杀团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记住,团队需要的是你的方向指引,而不是你的步步紧逼。
真正的领导力,是让团队敢做决定,而不是等你盖章。
3、“按我的来”——死抠执行细节
员工辛辛苦苦做的配色方案,你非要改8遍。这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在刷存在感。
你把精力都放在了这些细枝末节上,却忽略了团队的整体战略和目标。
导致下属们被你的完美主义折磨得苦不堪言,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热情也逐渐消退。
管理者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细节决定成败,但细节不是由你一个人来抠。
一个优秀的领导,应该懂得抓大放小,把握整体方向,而不是被细节牵着鼻子走。
所以应该重点把精力放在战略规划、团队激励和资源协调上。
4、”我教你”——全程当保姆
下属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立刻找你,这就像一个孩子永远依赖父母一样。
而你呢,就像个保姆,有求必应,事无巨细地帮他们解决问题。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下去,下属永远学不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一旦你不在身边,他们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所措。
领导不是保姆,而是教练;你传授的是方法,而非答案。
培养下属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领导真正的价值所在。
5、“放着我来”——替下属背锅
员工搞砸了事情,你立刻站出来道歉,看似是在维护团队,实则是在纵容下属的懒惰和不负责任。
你护得越紧,他们越不长记性,因为错误没有成本。
他们会觉得,反正有领导顶着,自己不用承担责任,那下次还会继续犯错。
背锅是情分,不背是本分。
真正的负责,是让下属学会负责。

二、3个狠招,让团队自己跑起来
领导的核心能力不是“自己多能干”,而是“让团队能干”。今天教你3个狠招,让团队自己跑起来,你只管喝茶!
1、学会“偷懒”——该放就放
领导不是保姆,别啥事都自己干。你越能干,下属越懒。适当放手,团队才能成长。
具体怎么做、
(1)小事直接放权:
小事上给下属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去决策、去执行。
别让下属连买支笔都找你签字,可以设定个权限范围,比如:“500块以内的开销,你自己决定。”
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又能让你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团队的发展战略。
(2)大事只抓关键:
重要项目你盯结果,别插手过程。你要相信下属有能力处理好这些事情,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挥。
当然,放权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你要在关键节点上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记住这个管理口诀:
能不管的别管,能少管的少管,必须管的简化管!

2、让下属“上瘾”——主动干活
下属不积极?不是他们懒,是你没调动他们的动力。让他们觉得干活有成就感”,自然就主动了。
具体怎么做?
(1)“选择题”代替“问答题”:
很多领导只会提问,出了问题就是:“客户投诉了,怎么办?”这时候下属肯定会直接把锅甩给你。
而高水平的管理者会给下属提供选择“A方案退款,B方案送优惠券,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从而逼他们自己动脑,让他们在思考中成长,在决策中成熟。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又能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
(2)“功劳归他,锅归流程”:
当任务干成了,公开表扬:“这次方案是小王的点子,效果很棒!”让下属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从而更有动力去工作。
事搞砸了,不骂人,改流程:“咱们怎么避免下次再出这事?”引导下属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改进工作流程,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其实第二招的 核心心法就是:
让下属觉得"干得好=有好处”
让错误变成学习机会,而不是你的负担
3、打造“自动运行”的团队
最好的团队是你不在,他们照样转。要做到这点,必须让下属减少对你的依赖,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具体怎么做?
(1)定规则:
晨会只讲3件事:今天干啥?卡点在哪?要谁帮忙?
10分钟搞定,让团队成员明确当天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协调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2)建模板:
让工作标准化,常用报告、方案、邮件,全部做成“填空式”模板。
这样可以让团队成员在处理重复性工作时更加高效、准确,减少出错率。,新人也能快速上手
(3)搞备份:
重点岗位必须有个“替补”,你不在也能转
当某个关键人员因故不能工作时,替补人员可以迅速顶上,保证团队的正常运转。

写在最后:
领导者的天花板,就是团队的天花板。当你停止"埋头苦干",团队才能开始"抬头巧干"。
学会放手,团队才能成长;学会授权,效率才会翻倍。
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在你成为领导前,成功是让自己成长;成为领导后,成功是让别人成长。”
少干,多管;少做,多教——这才是聪明领导该有的样子。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