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参加管理培训课程所得到的感悟
- 【培训心得】由课程《工作中的情商》
- 培训讲师应该善于搭建课程结构复杂问
- 培训讲师在课程演绎中常见的七大硬伤
- 华略咨询王艳河老师7月5日给盐城邮
- 企业管理培训课程的灵魂:决策者的思
- 【培训课程指南】学习项目的内容框架
- 培训课程习得的过程
- 人力资源高效主张管理培训课程的关键
- 精品培训课程开发的1-3-3-5法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心灵之旅系列:卓越心智训练营(金牌
- TTT课程大纲
- 互联网思维管理模式1.0版——中国
- 互联网思维管理模式1.0版——中国
- 保险公司全员执行力强化训练培训课程
- 市场营销与竞争情报沙盘模拟培训课程
- 市场分析与营销战略规划课程大纲
- 突发事件应对及危机公关课程大纲
- 职场感恩-心灵成长课程
-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课堂培训,大体上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分享式授课,第二种是习得型培训。
所谓分享式授课,是指培训讲师在面授时分享新知、观点和经验的授课形式,讲师要么分享学员不知道的新知和实践经验,要么是学员的已知,讲师从不同的角度分享观点。
所谓习得式培训,是指讲师引导课堂学习过程,确保学员学会课程学习目标。
分享式授课是培训讲师为中心的培训。分享内容是讲师的内容,要么是新知识、新观点,要么是新经验,所以课程与讲师是一体化的,也就是分享式的授课,课程的讲师一般就是课程的开发人。分享新知(观点)的讲师,需要好好研究某个领域的知识,读书是必须的,看文章也是必须的,博览知识是基本功,一般的分享讲师,做个知识搬运,好的分享讲师会做一些加工,整合一个逻辑主线。分享经验的讲师,需要足够的领域经验,能够形而上,挖掘最佳实践,提炼“干货”,一般的经验分享讲师,总体上来说,比分享新知的讲师强点,分享的东西有应用的价值,好的的经验分享讲师,高明的地方在于,不仅仅形而上,还结合成熟的理论方法,形而下,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功夫,价值自然不同。
分享新知的课程主题越是高端,讲师越偏向研究,到了高管培训的分享讲师,基本要学院派才行,而且是特定领域的研究大咖,因此特别稀缺,市场报价特别高,有些能到20万,但别看价高,实际上交付课程数量其实有限。分享经验的课程,主要还看讲师的资历、经验、背景,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经验也有一个保鲜期,这类讲师其实也有一个上市时期。
和分享式授课相对的,是习得式培训。
习得式培训首要目标是保证学员习得。这包括(1)清晰地定义学习对象、应用场景和学习目标,(2)按照学习目标清晰设定学习要点,(3)在课程培训中围绕学习要点展开引导和合作学习,评价学员学习结果,并通过反馈、强化、应用练习干预学员学习过程。
因为要保证习得,所以,习得型的课程的内容比分享式的课程要精炼,这个不难理解,但的确难以做到,主要还不是要很多技巧,而是聚焦的心态,聚焦学员的需要。从这一点出发,就会发现,将分享式课程改造为习得型的课程,需要做很多的内容减法,需要做很多教的活动的减法,和学习活动的加法。
另外,课堂的所有活动从讲师转向学员。分享式授课,讲师是课堂的中心,所以老师需要表演,学生进入“剧院”看电影模式,要的是学习愉悦。分享式课程结束,对学员的问题一般是,“这个课怎么样?”、“老师讲得如何?”,是学员评价老师,评价老师带来的内容。这时,我们忘记了我们的初衷是来学习的。习得型培训,学员是课堂的中心,所有的课堂设计,需要学生进入学习模式,举一个小例子,比如教学PPT如果一次呈现全部内容活呈现过多内容,很容易让学生进入“剧院”模式,正确的做法是逐步显示,显示不多(一个)的关键内容。
按我的看法,分享式授课是企业兼职讲师的主要形式,对沉淀知识内容有帮助,这些老师需要首先接受分享技能培训和经验提炼、结构化总结能力,而培训经理在这个基础上应开展标准习得型课程的设计开发,培养一部分优秀兼职讲师的习得型培训技能的训练。
对于培训机构而言,交付习得型标准课程可能更靠谱,因为这条路径既符合组织学习的需求,又不过分依赖讲师。
上一篇 : 今天你的员工“精神”放假了么
下一篇 : 培训中的互联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