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曾国藩传》:一个人成事的关键,不是学习能力,不是人脉背景,也不是智商情商,而是这个字
    时间:2025-11-10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觉得自己资质平平,考学要比别人多熬几年,工作要比同事多试几次,连社交都显得笨拙。
       看着那些出身好、脑子灵的人顺风顺水,忍不住怀疑:我这样的普通人,真的能出头吗?
       读完《曾国藩传》时,我发现,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从不是学历背景或智商情商,而是把一个 “熬” 字刻进骨子里。
       但这绝不是躺平摆烂,而是三个关键动作的死磕到底。这一点我身有体会,相比同龄人,我不够聪明,也没特殊的背景,但我有曾国藩身上那股韧劲。
       今天和大家聊聊曾国藩,顺便谈点我的体会。

01厚积薄发,熬出底气

民间总传曾国藩少年背书的故事:小偷躲在房梁上等着他睡熟,可他一篇古文背了半夜还磕磕绊绊。小偷忍无可忍跳下来,把文章背得滚瓜烂熟,骂他 “这么笨还读书”,甩门而去。
他考秀才考了七次,父亲考了十七次才如愿,连皇帝都知道他家 “天资平庸”。可他偏不着急,定下 “不读懂上一句,绝不读下一句” 的规矩,别人看一遍书,他啃十遍。
30 岁进翰林院后,他更是给自己立了日课十二条:早起、静坐、读书、写字、反省…… 一天都不能断。当时周围全是下笔千言的聪明人,没人把这个 “笨人” 放在眼里。
可三十年过去,那些找捷径的聪明人早已泯然众人,他却靠着这日复一日的笨办法,成了朝廷重臣。
从他身上,我总结了三个方法:
1、专注法:意思是就按曾国藩 “一本书没读完,绝不碰别的书” 的规矩来,每天固定啃几页,比如他每天必圈点十页,别东翻一本西翻一本。
2、积累法:准备个小本子,每天记点新东西,哪怕是个陌生词、一句有用的话,或者自己没想通的问题。目前我常用印象笔记,在出差坐车的路上,我随读随记。
3、量化法:把长远目标掰成每天能完成的小任务,就像你每天雷打不动背 20 个单词,熬到年底就是 6000 词汇量;坚持每天写 500 字,一年后就能轻松写出万字长文。别贪多,每天坚持做。
生活里最不缺想走捷径的人,背单词嫌麻烦只记高频词,结果考试全是陌生词;学技能报速成班,学完连基础操作都不会;工作想走捷径,最后漏洞百出要返工。
但曾国藩早就用一生证明:那些看似慢的笨办法,其实是最快的路。
所谓的厚积薄发,不过是把笨功夫熬成了真底气。那你得有一条道走到黑的简单,有咬紧牙关不放的坚定,有十年磨一剑的气派。


       02忍辱负重,熬转乾坤

如果说早年的熬是和自己较劲,那中年的曾国藩,熬的是把屈辱嚼碎了再拼起来的韧性。
1854 年的靖港之战,是曾国藩这辈子最狼狈的时刻。刚组建的湘军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战船损失三分之一,炮械丢了四分之一。
他站在江边,听着皇帝的斥责、同僚的嘲笑,还有部下的窃窃私语。换作旁人,或许早就收拾行李回老家了。
可曾国藩在船上写下 “打落牙齿和血吞”,把所有屈辱咽进肚子里。
几个月后,他重整旗鼓,在湘潭打了场大胜仗,一战扭转战局。后来攻打安庆,他更是用 “结硬寨,打呆仗” 的笨办法,花十六个月筑营垒、断补给,硬生生把城熬到失守。
有人说他打法太笨,他却在日记里写:“打仗不贪巧,求稳便是求快。” 
谁的人生没摔过跤?
你可能试过创业失败,欠了一屁股债;可能在面试中屡屡碰壁,怀疑自己一无是处;可能付出全部心血的项目被否决,整夜整夜失眠。
可曾国藩用经历告诉我们:成事的人从不是不会摔跟头,而是摔得越惨,越能熬出韧性。就像烧瓷器,不经过千度烈火的灼烧,永远成不了坚不可摧的青花瓷。
你现在熬的夜、吃的苦、受的委屈,其实都是在给人生添韧性。别人摔一跤就退场,你摔十跤还在熬,这道坎就是你的护城河。
这不免让想起最近当红的企业家,无论是字节跳动的张一鸣,小米的雷军,还是比亚迪的王传福,农夫山泉的钟睒睒,他们哪一个不是长期主义者?


       03省身磨心,熬出境界

曾国藩从 30 岁到去世,他写了三十年日记,把自己的言行扒开揉碎了分析,连一点虚荣心都不放过。有次和朋友聊天,他不自觉炫耀学问,当晚就在日记里骂自己 “自矜学问,妄念也,当痛改”。
这种自我剖析有多狠?他会记下 “今日对下属不耐烦,是修身不足”“见人富贵心生羡慕,非君子所为”,甚至连戒烟反复失败都要痛加批判。
更难得的是,他的反省从不是自我否定,而是针对性改。发现自己说话太直,就练 “谨言”,和人聊天前先在心里过三遍;知道自己急躁,就练 “静坐”,每天雷打不动坐一小时平复心绪
可就是这日复一日的反省,把当年那个骄傲自负、爱与人争执的愣头青,磨成了后人评价 “仁,人不忍欺” 的圣贤。
我去年也学着他的样子,也建议大家睡前在备忘录写三个问题:
—— 今天哪件事做得蠢?—— 重来会怎么选?—— 明天要避免什么?
当然,刚开始会特别煎熬,承认自己犯错比吃败仗还难受。但坚持三个月你后发现,同样的错不再犯第二次,省出的精力全用在了正事上。
其实我们都容易陷入自我满足:写篇不错的文章就沾沾自喜,签个小单就觉得了不起,却忘了抬头看看更高的地方。
自我反省,就像给人生磨快刀刃,今天削掉一点浮躁,明天磨掉一些自负,熬到最后,钝性子也能变成通透人。就像他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写在最后
回到开头的问题:普通人的努力真的有用吗?曾国藩用一生给出了答案。他没有状元的智商,没有贵族的背景,甚至没有圆滑的情商,却靠着 “熬” 字,成了一代名臣。
就像他告诫儿子的:“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其实,很多成功的人都是这样的,前面提到一些知名企业家,还有我们业内的罗振宇,樊登老师等,他们就是靠死磕,最终走上事业巅峰。
今天我和我的小团队,日更公众号,也是秉持这种精神,死磕极致,也是靠那个“熬”字。
今天也说说看,你正在哪件事上熬?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下一个传来好消息的,就是你。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