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当了中层才知道,领导为啥总给能力不强的人升职
    时间:2025-10-23

当了中层才知道,领导为啥总给能力不强的人升职
导语:领导喜欢提拔什么样的人?

前两天,和一个读者聊天,他说自己最近特别郁闷。在公司兢兢业业干了三年,自认能力、业绩都不差,可一到提拔的时候,领导却选了一个能力明显不如他的人。他想不通:“明明我业绩更好,凭什么是他不是我?”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可能都会碰到类似的情况。
我们总以为,能力强=升职快。但现实狠狠打了我们一记耳光——那些被提拔的,往往不是业务能力最牛的那个。做实事的比不上会来事的,能力强的拼不过关系硬的...
那么问题来了,领导为什么总不按能力高低发晋升卡?
根本原因就在于,很多人误把领导的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划上了等号。

01领导利益等于公司利益吗?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点,领导利益等于公司利益吗?这得分两种情况来看:
第一种,领导就是老板。这时候,领导利益确实等于公司利益。他提拔的人,大概率是真正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毕竟公司亏了,亏的是他自己的钱。
第二种,也是最常见的情况,领导也是个打工的。这时候,领导利益≠公司利益!他的考量会复杂得多:首要任务是保住自己的位置,其次是争取更多资源,最后才是把业务做好。在这些考量面前,他提拔人看的根本不是谁最能干,而是谁最能帮他实现个人利益。
话说回来,领导的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一个好的领导心里很清楚,只有团队发展好了,公司整体效益上去了,自己的职业道路才能走得更远。所以他们在选人时,虽然会考虑管理起来顺不顺手、团队稳不稳定这些现实因素,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尽量选择那些既能维持团队和谐,又能给公司带来实际价值的人。毕竟,如果团队只会拍马屁却做不出成绩,最后受损的还是领导自己的职业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觉得领导“眼瞎”。他根本没瞎,他心里明镜似的。只是你所以为的能力,在他眼中可能不值一提。
这些话很难听,但这就是现实。很多能力强的人想不通为什么升不上去,就是因为误以为领导的利益和公司利益是一回事。

02领导提拔人的真实逻辑
说到“能力强”这个标准,员工和领导的看法往往大相径庭。
员工眼中的“能力强”,通常体现在专业层面:技术过硬、解决问题快、代码写得好、设计做得棒。而领导眼中的“能力强”,则更侧重于综合能力:能否带领团队、协调资源、搞定跨部门合作、清晰汇报工作、有效控制风险——总之,能不能让领导放心。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领导提拔人的真实逻辑。本质上,这是一次投资决策,他投资的不是你的专业能力,而是你未来能给他带来的回报。说白了,看你是否对他有用。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每个领导心里都有一座“需求金字塔”,看懂它,你就看懂了职场的晋升法则。大致分为三类:
1、安全需求:用着放心最重要
领导最先考虑的,永远是自己的安全。一个能力再强但总给领导“惹事”的下属,不如一个能力平平但让领导安心的下属。
《韩非子》说:“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领导的第一个需求,就是找到不会给他捅娄子的人。那个能力不强但很“忠诚”的人,至少能保证不给领导添乱。
2、业绩需求:能让领导脸上有光
活要干得好,更要让领导的领导觉得好。
领导需要政绩,需要向上展示自己的能力。这时候,他需要的是能帮他打硬仗的人。但关键不在于你真的多能打,而在于你打的仗能不能算作他的功劳。
你吭哧吭哧把活干到100分,但汇报时磕磕巴巴;他可能只干了80分,但PPT做得像200分,汇报时句句都说是“在领导的英明指导下”。你说,谁的功劳在老板眼里更突出?
3、权力需求:能成为自己人
领导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他需要有人提供情绪价值,需要有心腹帮他巩固权力,需要有“自己人”帮他处理一些不便亲自出面的事。
那个你觉得能力“不强”的人,可能是某位高管的亲戚,可能是特别擅长拍马屁,也可能是掌握了领导的某些秘密。他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给予了领导极高的隐性回报。

03如何成为领导“值得提拔”的人?​
看清这些后,想要升职我们该如何做呢。
关键就在于转变思维,你要把领导当作你最重要的“VIP客户”。你的工作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让客户满意。
以下是一些实际建议,可以对照自身情况参考
1、新人期(建立信任):少说多做,但要说的恰到好处
初入团队,少说多做是基础,但关键是要“事事有回响,件件有着落”。让领导觉得你可靠、省心。
信任的建立往往始于细节,比如,领导交代一件事,你不只是埋头苦干,而是及时汇报进展:“领导,您交代的事我已经在跟进,目前进展到XX阶段,预计XX时间完成。”这种及时的反馈,比能力更重要。领导会觉得把任务交给你省心,认为你是个可靠的人。
2、成长期(创造价值):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包装成果。
每一次汇报都是为领导搭建舞台,功劳永远是领导的,因为你的功劳就是领导的功劳。记住: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演的。
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展示领导的英明决策,比你自己埋头苦干重要得多。日常工作中可以定期进行工作汇报,不要等到领导来问;主动分享成功经验,让领导看到你的思考;在团队中积极贡献想法,展现你的参与度。这些都有助于领导更好地了解你的贡献。
3、成熟期(绑定利益):从执行者转变为“战略合伙人”​
当你成为业务骨干后,要思考如何从执行者转变为“战略合伙人”。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当他发现离开你,他的工作会很难开展时,你的位置就稳了。那个能力“不强”的人,可能早就深谙此道,成为了领导不可或缺的“自己人”。
特别提醒:切忌“恃才傲物”!
能力是利器,也是毒药
让我最痛心的,是看到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因为“恃才傲物”而自毁前程。他们以为能力就是一切,看不起那些能力不强却获得提拔的人。
殊不知,在领导眼中,一个不听话的天才,远比一个忠诚的庸才更危险。
《庄子》有言:“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能力越强,越要懂得藏锋。在领导位置不稳时,表忠心比秀肌肉重要一万倍。
你以为领导不知道那个被提拔的人能力不强?他知道,但他更知道这个人好用、听话、不会威胁到我的位置。

写在最后:
通过这些年的管理经历,我深深体会到:职场晋升不是简单的比赛,而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那些获得提拔的人,可能在某些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着独特的价值。
与其质疑别人的晋升,不如把焦点放在自我提升上。在打磨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软实力的培养,建立自己在职场中的信誉和影响力。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