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面对爱邀功的人,如何见招拆招?
- 【职业素养培训】与领导沟通的几点技
- 任正非的灰度领导力
- 领导力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 领导加你微信,你会同意吗?
- 领导力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 成功领导力具备的五要素
- 领导力培训:盖子法则,领导力决定一
- 互联网时代下的领导力
- 马蔚华:执着创新的银行领导家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领导力修炼
- 8E领导力模型构建
- 浙江大学党政领导干部管理提升研修班
- 变革领导力
-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 领导力培训:九大领导力的锤炼
- 领导力培训:卓越领导力修炼-赢在汽
- 银行中高层领导能力提升——中高层管
- 银行中高层领导能力提升——中高层管
- 项目领导、团队建设与沟通技巧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 导语
领导会喜欢能力强的员工,但往往最喜欢的,并非只有能力。
我们常常认为,在职场上能力就是硬道理,领导最喜欢的就是有能力且努力的员工。
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完全如此。
能力强固然重要,但这仅仅是你的下限,它决定了你不会太差,却无法保证你能走到多远。
但其实,比起努力和能力,领导往往更看重这3点。
如果你能做到,绝对比只会傻干更受领导的赏识。
01
眼光与格局
决定你的高度
俗话说:“身在兵位,胸为帅谋。”
一个优秀的想要得到晋升的员工,不能只盯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应该要拔高自己,从大局出发,站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做事有担当,这就是眼光和格局。
1.眼光放长远
一个人看待事物的眼光,决定了他的层次和高度。
有眼光的人,能够跳出自己的身份,站在领导的立场看待问题,清楚领导的目标期待,以及领导关注什么,然后去做领导关注的事情,抓住重点,做好关键工作。
在职场中,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却一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
其实是因为你一直在穷忙,你觉得你做了很多工作,但在领导看来你只是在做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
因此,你一定要多请示多汇报,在精确理解领导意图之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这样你才能获得领导的认可。
2.做事有格局
做人做事,最怕格局小。
格局小的员工,只顾眼前利益,只考虑自己一亩三分地,难免故步自封,难成大器。
而有格局的员工,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经营,而不仅仅是一份差事。
他会在工作大局中统筹安排自己的时间,尽心尽力去完成每一项任务,不敷衍、不糊弄。
一个有格局的员工,既是将军又是士兵,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领导的重视和青睐。
这样的员工,早晚也会成为真正的将军。
正如电影《一代宗师》中所说的:“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世界。”
02
善于沟通
比埋头苦干更重要
如果说在职场中有什么技能是必备的,那么有效沟通一定榜上有名。
美国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后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沟通。
由此可见,有效沟通在职场中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沟通呢?
1.真诚是第一要义
任何的沟通技巧,都抵不过“真诚”二字。
职场沟通中,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真诚,没有了信任,任何沟通都是无效的。
有一次,公司要做一个线上活动,领导安排小赵作为此次活动的总策划。
小赵领到任务后,很快就出具了一份策划方案,并拿给领导看。
领导看完后,觉得想法都特别好,但是在一些细节方面需要调整。
于是,他就叫来小赵说:
“小赵,你这个方案做得特别好,但是在某些方面如果调整一下,我相信效果会更好。”
然后,他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建议。
小赵听后,感觉领导说得很对,他立马根据领导的建议修改了方案。
方案再次提交上去之后,领导非常满意,并在全员会议上点名表扬了小赵,还给他发了一个大红包。
在职场中,只有真诚沟通地与人沟通,才能获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进而顺畅地推动工作进程。
2.换位思考是沟通法宝
要想沟通顺畅,换位思考极其重要。
当你懂得换位思考时,就会明白对方的需求,沟通起来就会更加顺畅,也更容易达到沟通的目的。
公司要做一个大型宣传活动,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李。
小李接到任务后,很快就联系了设计公司做了一批物料。
物料做出来后,她第一时间拿给了领导。
领导一看,直接否定了物料的设计。
小李很是不解,她觉得设计得很好,为什么会被否决呢?
于是,她主动找领导沟通。
领导说:“我看这个物料设计得太过花哨,虽然看上去很美观,但是却不实用。
我们的活动主题是‘简约生活’,如果物料设计得太过复杂,就会与主题相悖。”
小李听后,瞬间明白了领导的用意。
她立马联系设计公司,重新出了一套简约风格的物料,领导审核后非常满意。
在工作中,当我们学会换位思考时,就能更准确地把握领导的想法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俗话说:“有效的沟通,是以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感受,并做出合适的回应。”
当你学会换位思考后,就能更好地感受他人的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回应他人。
这样的沟通方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3
态度
比能力更重要
能力,决定了你能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而态度,决定了你有没有能力解决未来的问题。
稻盛和夫曾说过一句话:“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稻盛和夫看来,态度比能力更加重要,因为热情可以引发奇迹。
1.做事的态度
遇到事情时,不逃避,能主动举手说“我来”,敢于扛事。
把事情应下来后,你要想尽办法去完成。
这样“眼里有活”的员工在工作中往往能够独当一面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
但很多人都是安排任务的时候,答应得好好的。
到最后根本不做,或者敷衍地做,领导问起时,又找一大堆理由。
如果是这样,不如当时就直接隐身不要当没有金刚钻的出头鸟。
毕竟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职业高度。
2.做人的态度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一个人的人品底色如果很差,那么无论他的能力有多强,都是不能任用的。
因为他的能力越强,在组织里的影响力就会越大,崇拜他的人也就越多,他的不好的行为就会传染给其他人,这样的人所带来的危害是极其巨大的。
因此,在做人的态度上,一定要保持正直、善良、真诚等品质。
这些品质不仅会影响你的职业发展,还会影响你的人生轨迹。
古往今来,但凡能成就大业者,无不深谙做人之道。
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做人准则,让他失去了陈宫,也让他失去了吕布,最后只能孤军奋战;
刘备则因他忠厚仁义的做人态度,赢得了五虎上将的辅佐,最终成就一代霸业。
由此可见,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如果不懂得做人的态度,那么他的事业也终将受到阻碍。
而领导也一定不会重用品行有问题的员工。
✎ 写在最后
俗话说:“决定你人生上限的,往往不是能力,而是做人做事的格局。”
一个人拥有大格局,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当你学会拔高自己、放大自己的格局时,就会发现,那些之前困扰你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上一篇 : 高手搞管理,狠抓4件事!
下一篇 : 被提拔为管理层,不要怂,干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