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训课程 > 课程内容
广告1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更多 》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更多 》
相关最新下载资料

立足讲授 面向效果 模块化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课程编号:55487

课程价格:¥17000/天

课程时长:5 天

课程人气:248

行业类别:行业通用     

专业类别:管理技能 

授课讲师:曹甄俊

  • 课程说明
  • 讲师介绍
  • 选择同类课
【培训对象】
企业内部兼职内训师、中高级内训师、业务骨干、技术专家、部门经理等。不适合于完全没有教学经验的学员。(学员数量以25人内为佳)

【培训收益】
抓要领:训练进程推进模型 懂配置:主辅明暗四线配置 善呈现:优化课程内容呈现 具能力:课堂呈现六大能力 有风范:讲师专业风范塑造 会表达:概念表述语感结论

第一章 以终为始,课程开发核心技法
解决痛点
不清楚课程开发底层逻辑和落地方法,无法做到规范、高效的产出高质量课程的结果,更不能满足企业业务期待。
解决方案
基于问题解决的理念,对课程架构(训练推进进程模型)进行整体剖析,并给出具体知识要点讲授模型(单元讲解模型)。同时,针对具体场景给出对应落地方法和工具,让学员能够快速实现课程设计高效整合。
教学内容
1.开发原则
(1)开发方式原则
(2)开发内容取向
(3)内容形式规划
(4)区分主辅明暗
(5)假定已知反应
(案例研讨,课程定位表)
2.课程结构
(1)内容组织架构——段落层次要点
(2)内容呈现架构——N+2
(3)PG——群组技术
(课程结构案例分析)
3.训练进程推进模型
(1)开场四任务
(2)铺垫三类型
(3)单元讲解五模块
(4)过渡四方法
(5)收场三件事
(开场设计与演练,收场工具表单,内容讲授落地方法)
4.课堂讲授配置原则
(1)主明线缺不得
(2)主暗线有更好
(3)辅明线求充分
(4)辅暗线保丰富
(培训行为配置表)
5.话语再造视觉重建
(1)课程标题重建
(2)提炼核心理念
(3)课程目录重建
(4)课程内容重建
(内容打磨,话语影响塑造)
6.素材整合演绎
(1)类型和呈现形式
(2)多面体:素材主题化
(3)信息球:主题素材化
(4)探究本源:素材深度挖掘
7.标准教案导向
(1)组织:灵活开合
(2)对象:针对选择
(3)时间:弹性配置
(4)使用:标准简便
(5)内容:充分准备
8.标准教案组成
(1)训练目标与授课计划
(2)学员手册(预训、附录、正训)
(3)课堂演示文件
(4)PG配置表/典型课程配置表
(5)讲师讲解手册
(6)资源库(备用素材及使用说明)
(7)学员练习手册(自训手册)
(8)考试题库
(9)全讲解文稿(自学教材)

第二章 提炼优化,演示稿本高效制作
解决痛点
Word搬家、逻辑混乱、重点不清
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员掌握PPT制作的底层逻辑与核心原则,并结合练习进一步提升思维层面的理解力和具体应用能力。此外,从不同维度对文字素材提炼能力进行重点讲解,就提炼方法、文字关系、呈现技巧进行讲授。
教学内容
1.底层逻辑
(1)整体性思维
(2)结构性思维
(3)可视化思维
2.核心原则
(1)重点原则
(2)利他原则
(3)先想后做原则
构思→结构→制作
3.四步文字处理
(1)文章断句
(2)提取关键
(3)判断关系
(4)制作调整
(案例讲解+实战演练)
4.快速排版四原则
(1)对比
(2)对齐
(3)亲密
(4)重复
(实操讲解+案例分析)
5.母版与版式的高效应用
(1)母版三大用途
1)添加LOGO
2)添加页码
3)添加占位符
(2)四种版式设计
1)封面
2)节标题
3)仅标题
4)空白
6.典型页面快速设计
(1)封面页
(2)目录页
(3)过渡页
(4)封底页
(综合性实操演练)

第三章 立足讲授,现场授课精彩演绎
解决痛点
学员上台怯场,缺乏应有的讲师风范,无法将已设计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呈现。在课程演绎方面存在较大短板,无法做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缺少与学员进行知识共创和有效互动。
解决方案
围绕风范塑造,解决紧张怯场、控场不足、风范不佳等问题。通过理性表达和感性表达的结合,解决课程生硬、内容无法消化的问题。基于现场呈现讲评,实现学员授课效果原地提升。
教学内容
1.上得了台:自我管理 风范塑造
(1)接纳紧张
(2)化解怯场
(3)压力分散
1)内容:设计好
2)时间:演练熟
3)对象:提问题
4)环境:换主体
(4)形象管理
1)仪容:发型妆容
2)仪表:职业服饰
3)仪式:上场下场
4)仪态:讲台风范
(5)训练禁忌
1)关系禁忌
2)行为禁忌
3)态度禁忌
4)话题禁忌
2.开得了口:情绪语言 表达基础
(1)气息运用
(2)发声控制
(3)情绪拿捏
(4)情绪语言要领
1)理性表达
2)感性表达
3.控得了场:现场掌控 互动技巧
(1)眼勾手抓 话打声拉
(2)成人学习特点
1)好面子:尊重学员
2)求实效:关注需求
3)重经验:反思常识
4)强思辨:点到为止
5)易疲劳:启动注意
6)常遗忘:总结回顾
(3)场控技巧
(4)深度调动
1)提问:明知故问
2)应答:答非所问
3)促动:深度互动
4.讲得了课:课程讲授 专业辅导
(1)整体技术性讲评
(2)内容与形式匹配
(3)讲授逻辑优化设计
(4)口诀提炼与模型设计
(5)课程收场优化设计
(6)反馈和修订

第四章 用以致学,情景微课敏捷开发
解决痛点
传统课程到底与微课有什么区别?如何让微课实现“学以致用、拿来就用、随学随用”?哪些内容适合开发成微课,让微课更具有价值?微课设计与制作有没有标准流程,然过程可控、轻松,且成果有效?
解决方案
围绕企业情景类微课的特点,提供微课敏捷设计的思路及标准化脚本模板,并提供一套快速落地使用的微课制作工具,让学员能够快速、轻松的学会制作微课。
教学内容
1.企业微课体系
(1)干:岗位
(2)枝:任务
(3)条:步骤/要素
(4)叶:微课主题区(概念、标准、技能等)
2.微课特点
(1)短:匹配形式,长度合宜
(2)简:选题独立,内容简明
(3)用:针对应用,解决问题
(4)新:引用新知,凝练干货
3.好微课六标准
(1)正确
(2)具体
(3)相关
(4)精炼
(5)完整
(6)有趣
4.“新关痛”三场景
(1)新:开发新路
(2)关:寻找关键
(3)痛:直击痛点
5.微课制作七步流程
(1)需求分析
(2)选取主题
(3)确定目标
(4)梳理内容
(5)撰写脚本
(6)视觉呈现
(7)评审优化
6.微课制作落地开发工具
(1)配音类软件:字幕说
(2)视频剪辑软件:剪映
(3)录屏类软件:PPT、EV录屏

 


【课程问答】
(1)这门课与一般的内训师课程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培训底层逻辑出发,打通课程架构、单元结构、内容演示、呈现演绎等不同维度,使得课程开发与授课技巧进行有机融合,让学员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2)老师,什么叫模块化课程开发?
答:一堂课的整个结构,可以分为开场→铺垫→单元讲解→过渡→收场。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一个单元讲解就是解决一个问题。而每一个单元讲解的结构设计是一样的,都包含导入、纲要、演绎、资源、收结。因此,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基本模块。老师认为,课堂上只要真正掌握了一个模块的设计和演绎方法,那课后学员完全有能力用这套方法设计十个、二十个甚至更多的模块,组合成课。
另外,模块化课程开发的思路,也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整合内容。围绕一个业务领域,将该领域的问题梳理形成一个个的模块单元,这个工作可以放在日常进行,而后到了具体授课阶段则可根据课程需求和学员层级进行模块组合。简单来说,前面加一个开场,后面加一个收场,中间模块通过铺垫和过渡进行串联,这样一门课就成型了。因此,这个思路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高效和务实的。

(3)您提到的PPT思维,这个与市面上常见围绕PPT操作讲解的课有什么不同?
答:本课程在课件制作环节最大的特点就是直击PPT思维,只有厘清思维层面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技术层面的难题。打个比方,单纯学PPT操作技术,就好比是练书法,把每个字都写的很漂亮。但这不代表把这么多漂亮的字连在一起就是一篇优秀的作文。而PPT思维层面的训练,就相当于训练写作的立意、架构、方法,这时候哪怕字写的很难看,只要这篇作文立意切题、结构完整、内容详实,也是一篇不错的作文。这时候,再提升字的美观度,就显得事半功倍。

(4)老师有没有相关竞赛的评分标准供参考?
答:老师辅导过多家央企内训师竞赛及行业青年讲师竞赛,可以参考这些评分标准。当然,也可以定制企业个性化评分标准。

(5)该课程能否根据企业情况进行定制,如前期进行种子选手的筛选,后期再对种子选手进行深度辅导?
答: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课程本质上就是定制化的咨询项目。种子选手的筛选和后期的深度辅导,两者在课程上有较大的区别,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在种子选手筛选阶段,不建议单纯通过测试进行筛选,而是在讲师完成基础内容授课之后,至少通过2-3轮测试,再进行筛选。该阶段重点考察学员的成长速度,核心在于能否有效规避之前的问题和错误。
2)在后期深度辅导阶段,核心在于逐步打通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这个阶段重点在于训练学员根据素材快速构思课程结构、设计演绎方式、提炼核心内容等方面的能力,并结合课程开发实战训练和老师的讲评,不断进行总结和提炼,最终形成一套规范的课程包。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