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训课程 > 课程内容
广告1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更多 》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更多 》
相关最新下载资料

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课程编号:54645

课程价格:¥16000/天

课程时长:1 天

课程人气:294

行业类别:行业通用     

专业类别:管理技能 

授课讲师:严峻

  • 课程说明
  • 讲师介绍
  • 选择同类课
【培训对象】
电网企业员工

【培训收益】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新征程上,电网企业作为能源央企,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双碳”工作为总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当先锋作表率,为建设能源强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 2023年是实施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省各级公共机构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全会精神,以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以节能降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对人类有何影响?
1、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及其产生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2、人类有何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主要是由自然作用造成的,但水库蓄水是人类活动,也可以诱发地震,大多数滑坡、泥石流灾害都与人为改变山坡形态和覆盖状况有关,但总体来说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仍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控制。
二、能源电力以“双碳”目标为引领 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1、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坚持先立后破是能源发展的内在逻辑。坚持先立后破应立足于能源的多重属性。先立后破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具体工作中的落实。
2、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对我国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十四五”时期,各级公共机构要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的战略方向,努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奋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要围绕国家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工作规划,以重点求突破,以典型带全面,以低碳促转型,以改革激活力,不断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绿色低碳发展。各级公共机构要进一步压实目标责任、强化监督考核、发挥各方力量,健全完善协调机制和考评机制,形成机构履责、市场支撑、全员参与的共建新格局,努力为新阶段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1、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和机制。
2、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3、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的先进实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4、发展环保产业。
5、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6、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
7、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