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54645
课程价格:¥16000/天
课程时长:1 天
课程人气:294
行业类别:行业通用
专业类别:管理技能
授课讲师:严峻
一、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对人类有何影响? 1、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及其产生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2、人类有何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主要是由自然作用造成的,但水库蓄水是人类活动,也可以诱发地震,大多数滑坡、泥石流灾害都与人为改变山坡形态和覆盖状况有关,但总体来说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仍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控制。 二、能源电力以“双碳”目标为引领 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1、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坚持先立后破是能源发展的内在逻辑。坚持先立后破应立足于能源的多重属性。先立后破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具体工作中的落实。 2、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对我国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十四五”时期,各级公共机构要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的战略方向,努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奋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要围绕国家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工作规划,以重点求突破,以典型带全面,以低碳促转型,以改革激活力,不断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绿色低碳发展。各级公共机构要进一步压实目标责任、强化监督考核、发挥各方力量,健全完善协调机制和考评机制,形成机构履责、市场支撑、全员参与的共建新格局,努力为新阶段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1、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和机制。 2、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3、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的先进实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4、发展环保产业。 5、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6、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 7、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