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人与人之间,要敢于冲突,善于和解
    时间:2025-07-15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职场也一样。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冲突几乎是每一位职场人会遭遇的日常。这时候,是当个老好人息事宁人?还是撕破脸皮硬刚到底?
你要心里明白:回避冲突,就像在团队里埋下一颗定时炸弹;而不懂和解,只会把原本可以修复的关系推向绝路。冲突与和解,从来不是对立的选择题,而是每一位职场人必须修炼的管理艺术。
01
敢于冲突
冲突的本质是价值观的对撞。那些表面零冲突的团队,往往在沉默里,把问题拖成了绝症。
敢于冲突,并不意味着要成为处处找茬的人。它是一种勇气——面对问题时,不再逃避;一种担当——愿意把分歧摆面上谈清楚;更是一种智慧——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过。只有敢于 冲突,才能解决问题。
1.对上:用专业叫板,而非情绪对抗
在职场中,对上的冲突是最难的。毕竟,领导掌握着你的晋升、薪资,甚至工作稳定性。但真正优秀的职场人,不会因为怕得罪领导就盲目服从,而是懂得用专业和数据说话。
那么,如何“有理有据”地和上级冲突?这里是对上冲突的3个原则:
不情绪化,只讲事实
• 错误做法:“我觉得这个方案不行”
• 正确做法:“根据市场数据,这个方案的用户转化率可能低于预期,我认为可能需要调整。”
不挑战权威,只拆解风险
• 错误做法:“您这个决定太草率了,根本没考虑执行难度!
• 正确做法:“您提出的目标很关键,不过根据现有资源评估,可能会遇到供应链和人力两个卡点,可能需要重新评估……”
不回避问题,只提供解决方案
• 错误做法:“这个项目难度太高,目前无法完成。”
• 正确做法:“按当前进度有三个选项:一是增加 3 名技术支持,二是延后两周时间,三是优先级调整后集中攻坚,您更倾向哪种?”
向上冲突的本质,是帮上级填补信息盲区。你不是在否定他,而是在帮他做更周全的决策。
2.对下:纵容错误,就是对团队犯罪
正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对下属纵容,本质是对团队的毁灭。很多人作为管理者败就败在狠不下心,最终让整个团队染上软骨病,所以对下的冲突也是十分必要的。
某销售团队的销冠是个刺头,私藏客户资源、打压新人。前经理因为业绩不敢动他,新经理直接约人谈话:“你的业绩我认,但做事得守规矩,我不会纵容。你要么改,要么走。”刺头摔门走了,经理立刻启动交接预案。之后一家独大的现象消失,团队业绩也增长了。
团队的战斗力,永远建立在规则的公平性上。你对一个人的宽容,就是对其他人的苛刻。所以,记得这个三不妥协铁律,该出手时就出手:
触碰底线的事绝不退让:数据造假、吃回扣、泄露机密等的行为一旦纵容,就会滋生腐败的温床;
破坏协作的人绝不姑息:习惯性甩锅、搞小团体、当众拆台,这类人就像团队里的癌细胞,不切除会扩散;
敷衍了事的活绝不放过:拖延症、无效会议、“差不多就行”、“下次注意”,这些行为会让团队的专业度持续下滑。
3.对平级:用边界权责,来直面问题
平级间的冲突多因责任模糊、资源争夺而起,若一味顾面子,容易陷入踢皮球的僵局。优秀的职场人敢和同事 “撕破脸”, 主动划清权责边界,把问题摆在明面上谈清楚。
比如产品部称没时间改动时,直接点明:“我们不能总拿优先级当借口,用户反馈已经逐渐下滑了。”HR责怪用人部门反馈慢时反问:“候选人面完没下文,是你们流程卡住,别老甩锅。”
冲突的核心逻辑是:不回避问题、用事实说话、表达情绪但不失控、推动问题解决。敢于冲突的人,不是制造对立,而是把隐藏的矛盾显性化,推动真实对话的发生。
02
善于和解
冲突是为了把问题摆上台面,和解是为了把关系拉回正轨。只会吵架不会收场的职场人,还是做了情绪的奴隶。所以,冲突过后,优雅地和解,找到一个让双方都能接受、甚至更紧密的支点,才是职场人最终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处理冲突和促进团队合作,可以引入GRPI模型(Goals,Roles,Processes,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这一模型常用于帮助团队识别并解决未达成目标的原因,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角色、责任和良好的沟通流程。
1.目标(Goals):
确保所有团队成员都清楚了解共同的目标,并且这些目标是具体、可衡量的。
比如,用共同目标拴住人心。一家企业,运营想快速开店抢市场,财务坚持先盈利再扩张。老板一句话让大家聚焦于共同目标:“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三年内成为区域第一品牌。”最终,决定先开3家旗舰店打磨模型,再用盈利扩张。
当大家都意识到“我们是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分歧自然就会让位于协作。
2.角色(Roles):
明确每个成员的具体职责,避免职责重叠或空白。
比如,通过角色互换削减对立。某企业为交货期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市场总监抱怨产能不足,影响订单;生产经理则吐槽加单太频繁,忙不过来。在他们互相分享工作内容和困难后,双方进一步沟通,最终达成共识。
不懂对方的难处,再对的道理也像在耍流氓。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彼此的立场,从而找到共同的出路。
3.程序(Processes):
建立高效的工作流程,确保信息流通顺畅,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比如,凭借统一标准减少摩擦。很多看似是人际冲突的问题,其实根源在于流程不清、责任不明。流程不清晰,就会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一旦流程透明、标准统一,很多所谓的“冲突”,其实只是“误会”。
4.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成员间的信任和合作精神。
比如,用团队活动建立信任。想要打破公事公办的冰冷隔阂,可以组织一场不分层级的户外协作挑战,或是简单聚餐,让紧绷的神经松弛。在共同完成趣味任务时,曾经的对立者也许会发现彼此的另一面,让对手变回队友,为团队逐渐建立信任。
写在最后
作为管理者,不能做和事佬,也不能当愣头青。敢于冲突,是为了扫清障碍;善于和解,是为了凝聚力量。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那些在冲突中学会处理分歧,在和解中懂得包容的管理者,终将明白:团队的战斗力,来自“吵得明白、合得彻底”的默契。这种默契,能让团队在面对任何挑战时,都能团结一致,勇往直前。
 

上一篇 : 这4个征兆,暗示你可能要升职

下一篇 : 没有了!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